第302章 随笔:武侠小说到底是什么
作者:我吼兴奋啊      更新:2021-01-08 02:25      字数:4226
  (这篇和后记一样,都是不吐不快的废话和牢骚,设置vip,怕有人不小心点进来,坏了好心情)
  还在写武侠小说的作者,90%都没弄清楚,自己写的到底是什么。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因为多年前萌发的念头动笔,直到写了一半,才真正思考这个问题。
  我觉得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就不会把时间,再浪费在这上面了。
  很可惜多年之前,我已经决定要把它写完了,所以也只能尽快写完它。
  那么,武侠小说,到底是什么呢?
  很简单,不过是一种最低级的爽文罢了。
  有人认为,武侠的没落,网文的崛起,是因为读者欣赏水平在下降,沉不下心来阅读,娱乐庸俗化,“曲高和寡”,甚至还有说“侠义精神丧失”的。
  这些观点,真的很滑稽。
  国民的教育水平是在上升的,不可能读个通篇大白话的武侠小说还会吃力。曲高和寡?事实上,任何曲高和寡的文化形式,都是有小圈子的,并且是能够传承的。不过,武侠小说现在不是和“寡”,是和“无”,不是因为“曲高”,而是因为“曲低”,跟真正流行的爽文相比,它引人愉悦的技巧,既墨迹又过时。至于“侠义精神丧失”,你见过几本武侠小说的内核是“侠义”?侠,不过是一块便于武侠小说宣传的遮羞布,读者不爱看,作者也不爱写。
  几十年前,武侠小说本来就视为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满满充斥着不健康的元素,有那么几位“武侠大家”,力挽狂澜,拉高了武侠小说的格调,使得到20世纪初,这个题材已经被世人承认。
  什么“弘扬侠义”、“侠之大者”、“宁可无武不可无侠”、“讴歌历史讴歌国学讴歌传统文化”......提出这些观点的武侠作者,没准儿有几位,还真怀着这样“天真善良”的愿望。
  但这不过是一种替武侠小说正名的宣传方式,只有这样,武侠小说才能名正言顺,传播得更广,赚到更多人的钱,作者和出版商乐于看到这一幕,甚至整个华人圈,都乐于看到它带来的经济效益。
  是的,最初的武侠作者,大都是因为钱才写的。我们敬爱的金庸大师、梁羽生大师,也是为了报纸销量,奋笔疾书。甚至有一位叫白羽的小说作者,迫于生计写武侠小说,羞愧万分,无颜再见鲁迅。也许他很懂得,武侠小说不是他热爱的文学,文学创作的内涵是美,而武侠小说的内涵是爽。
  确实,像金庸这样的小说大师,可以兼顾美和爽,在创作武侠小说的时候,在娱乐性外,还赋予小说很多其他的“文化意义”。号称凡有华人处,上至学者教授,下至商贩脚夫,所有人都读金庸。
  但是只要想一想,这些学者教授,商贩脚夫,所有人,热爱的都是“文化意义”?那么到了这个时代,热爱“文化意义”的人都去哪儿了?很显然,他们热爱根本不是此物。过去人也好,现代人也好,热爱的东西始终没变,是爽。
  侠以武犯禁,这就是武侠小说的爽点,跟“侠”没有任何关系,重点是“以武犯禁”。
  武,就不用多说了,武侠小说,被讨论的最多的,吵的最多的,永远是谁武力值高低的问题,被武侠迷称为“论武”,可以超过其他方面加在一起的讨论量。其实,这不是武侠小说独有,我看个吹奏题材的动画片,都会有人因为里面谁谁的水平更高,吵得面红耳赤,更逞论是以“武”为核心的武侠小说。应该上至学者教授,下至商贩脚夫,最关心的问题,都是谁的武功最高,看金庸的访谈,他每次出席各种场合,朋友和书迷肯定会问他这个问题。慕强,是人类的天性,是对自身愿望的一种反映,武侠小说的爽点,一大半来自于此,真要“宁可无武”,作者们只好去喝西北风了。
  犯禁,也是人的原始欲望:区别自己和别人的愿望。不少人说,热爱武侠文化,就是钟情于那种来去自由的江湖感。剖析一下,是什么意思呢?不外乎,仗着一身本领,可以破坏规则,挣脱束缚,获得普通人没有的特权。
  武侠小说的作者,为了使这种“犯禁”正当化,往往把规则的制定方,设置成反派角色,比如朝廷啊,武林盟主啊,这样主角破坏规则,就可以心安理得,读者读起来,也可以心安理得。
  这就是武侠小说的另一大爽点——代入感。没人想代入面对强权,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都想代入来去如风,惩治恶人的大侠。而大部分读者,现实里面不可能这样潇洒,所以武侠小说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东西,这就叫成人的童话。当这样的套路越来越多,审美疲劳的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反创新就出来了,给英雄加点障碍,增加了代入真实感。
  以武犯禁,才是读者趋之如骛的缘故。
  不过在现在,娱乐全方位解禁,人们都更加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描写“以武犯禁”,不再需要遮遮掩掩、当婊子又立牌坊的武侠小说,直白的爽文,黑暗的爽文,没有道德说教的爽文,更受读者欢迎。
  毕竟,内核都是一样的,干嘛要看慢吞吞、矫情来矫情去的武侠?
  不知道在哪看过一个武侠作者的话:武侠小说不是升级打怪,不是意淫,不是装逼打脸,不是后宫。
  我觉得他全部说反了,武侠小说就是升级打怪,或者说是其弱化版本。等级、排位本来就是读者乐于看到的,因为清晰直接,现今的爽文非常直面这一点,而传统的武侠那种隐晦的描写,读者早就不耐烦,所以只好亲自去问作者了。
  不意淫?都成人的童话了,还不意淫?只是武侠作者,自作多情,喜欢给意淫加个合理化的背景,然而读者并不需要。
  不装逼打脸?很遗憾,武侠小说和新时代爽文的高潮情节,基本都是装逼打脸。
  不开后宫?有金庸大师的《鹿鼎记》作为理论柱石,珠玉在前,才有了后宫文一说。
  其实嘛,现在的网文世界,或者说爽文世界,就是武侠小说这种旧爽文的延续。
  仙侠,玄幻题材里面的门派,功法,法宝,奇遇,装逼打脸,这些元素都来自于武侠;对于喜欢历史的同学,穿越历史文,比起四不像的历史武侠,更能让人获得搬弄历史,与名人接触,左右朝代走向的快感;甚至都市、后宫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题材,也都包含着武侠的影子。
  因为武侠小说,本来就是个错误的命名,它和它的晚辈一样,都应该叫爽文。然而,它已经年老色衰了,还喜欢拿遮羞布盖住自己。而它的晚辈们,能更加直奔主题,毫不掩饰,发扬着它真正的内涵,
  想起高中追《沧海》,买武侠版杂志的时候,在搞什么“大陆新武侠”,好像无疾而终,其实,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就像《守望者》里,夜枭问,美国梦怎么了?笑匠回答,你看到的就是美国梦,它实现了。
  套在“大陆新武侠”上也一样,它也实现了,打开任何一个网文网站,都能见证它的繁荣。
  过去的读者,不是更爱旧爽文,而是那个时代,没有新爽文,甚至没有多少娱乐手段。他们只能被迫接受“武侠小说”,被迫为这份爽感买单,不然从别的地方获得的更加稀少。
  但不代表他们,喜欢武侠小说里面那些与“爽”无关紧要的东西。所以新爽文,抛弃了所谓的“侠”、“义”、“文化”、“人性”、“深度”......这些讨厌的遮羞布,更加受到人民的欢迎,才能赚到市场。
  就像有读者在我书底下留言,说我笔下人物,终于有点主角的样子了。我很纳闷,什么叫主角的样子?难道每本小说的主角,都应该是一样的,还是说,主角怎么写,有模板可套?
  后来我恍然大悟,当然了,他说得没错。严格的来说,爽文不应该归于小说,而应该叫“第一人称代入式文字冒险恋爱游戏”,代入感是爽文的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作为读者的化身,主角当然得有模板,毕竟爽和快感的来源就那么多,不照着写,怎么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呢?
  大抵总结一下,主角走到哪里,都要会装逼打脸,还得有角色跳出来配合他。而且全文不能吃一点亏,哪怕实力未济,羽翼未丰,也要有一群老前辈点头旁白:“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毕竟,没有人愿意在爽文里读到挫折感。
  再加上美女投怀送抱,金手指满天飞,最后天下无敌,再给他一个名目,可以摆脱责任,带着美女远走高飞。嗯,这样,一个有主角样子的主角就呼之欲出了,一篇有武侠样子的武侠就诞生了!
  只可惜,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很少,看的时候,还因为主角大多身世凄惨,也缺乏代入感,一直没能领略到武侠小说的精髓。我曾经大言不惭,在简介里说,希望将此文献给自己,献给同好,分享共观。
  我太自作多情了,没有主角样子的武侠,不爽的爽文,怎么会有同好呢?
  我收回这句话吧,这本小说,我只敢偷偷地献给自己。
  得埋怨一句金庸,我虽然很尊敬金庸大师,也怪他,误导了很多人对武侠小说的认知。
  金庸一直想给武侠小说灌入一点文化内涵,修订小说的时候,也在试图把武侠“文学化”。
  金庸的文字实在是好,包括我在内,应该有很多年轻人,都望风而从,打心底认为,那些所谓历史地理,美景风光,琴棋书画,茶酒医卜,佛道儒学,是武侠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武侠的真谛。
  比如,我动笔之前,对历史一窍不通,连努尔哈赤、李成梁是谁都没听过,可是为了给小说带上一点历史色彩,查一堆资料,狂翻百度百科。现在回想,这么做意义何在?
  我想,也有很多武侠作者,跑题了,把精力浪费在这些自己都莫名其妙的元素上。
  这些只是武侠小说的遮羞布,易中天老师所称的“媚雅”,为了讨好文化人,让普通人“不明觉厉”。或许以前,会有人以小说里包含这些来欺骗自己看的不是纯粹的玩物,甚至获得某种优越感。但这个年代,大家很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何况,纯粹的玩物,并不会因为披上了何种外衣而改变内在。
  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读者的选择是英明的。对待爽文,只会获得了足够的爽之后,才会分出一点心思,不痛不痒地提两句。如果哪个作者本末倒置,忘了以爽为内核,对不起,他仅能收获一点自欺欺人的虚荣心。
  所以,曾经流行的“金学”,什么也没研究出来。因为研究的人,大都发现了,里面的“学”,只是一层外衣。金庸自己去大学教创作武侠小说,也变成笑话一样的新闻,毕竟实在没什么可教。
  我不敢以恶意揣度金庸大师,但他的无心之举,造就很多武侠作者,还陶醉在错误的领域,虚伪地进行创作。
  总而言之,一个作者若学会真诚,他应该就不再会碰传统武侠了。真正的笔墨,不该用在遮羞布上。而那些把武侠和穿越、系统流、重生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才是真正在为挽救武侠这个题材而拼搏努力,不然光靠那些陈旧的爽点,又有多少人愿意看呢?
  我动笔之前有个愿望,等我自己的小说写完了,就把它加进手机电子书的“武侠”分类里。然而真正的结局是,等我写完了,我删除了“武侠“这个分类。
  写一本武侠,这个中学时候萌发的念头,因为写作时间不足,和怕人知道只能偷着写的缘故,屡次不能得到满足,最终化作一股执念,强迫我非得完成它不可。这使我浪费一年的光阴和健康,所幸快刀斩乱麻,也只浪费了一年。
  其实,没有人不喜爱自己笔下的角色。我也一样,可同时我也为他们不得不存在于武侠小说这个虚伪的舞台上,感到羞愧万分。
  如果有下次,我会写一篇真诚的爽文,不要再亏待我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