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2010年3月(三) 4月
作者:YKCA      更新:2021-01-07 05:10      字数:3992
  2010-03-28
  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
  •空间
  毕竟没有读过书,很多台词并不理解。一直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是啥意思。受命回来认真查查。不过奇怪的是,居然没又找到一个真正像样的答案。以下算是个牵强的回答。
  不说问题,单单是影片,tim burton没有让我失望,梦幻一般的旅程,在imax的荧幕上展现的淋漓尽致。jonny depp的表现没有特别的突出,最多和巧克力工厂一样。真的希望alice在最后的前往中国的旅程中见到jack船长,突然发现原来他就是梦境中的疯帽子,呵呵,这样就比较搞笑了。
  很好的片子,看来imax的确成为了趋势。效果方面不如阿凡达,但是故事性和梦幻的极致性,不逊于它。有的时候在地铁里经常看到各种各样国产片的预告片,例如越光宝盒、未来警察、还有个美丽xxx的片子,不由得感叹,中国的电影其实并没有进步,只是在骗钱的路上越走越远。决定再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进影院看国产片了。
  在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中,那场不可思议的下午茶会上,帽子商说:“乌鸦为什么像一张写字台。”
  关于这个问题,故事中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按茶会上的“狡辩”——语言论的游戏规则,似乎也可以牵强地解释出来,不过这个解释最好由维特根斯坦们来解释,或者卡洛尔本人来解释——他是逻辑学家、数学家、符号学家。在此我给出的是故事之外的解释。
  在维京人的信仰中,众神住在阿斯加尔德,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这是座保垒,中央长着一棵长绿的梣树,称为“伊格德拉西尔”,它的根部一直延伸到地狱,而树枝则直到天上。在这个世界中,有三个主宰之神:奥丁、索尔、弗雷。奥丁的地位最高,在所有神之上。奥丁是知识神、战神,维京人认为他骑着有八条腿的骏马环游世界,神马的名字叫“斯莱甫尼尔”。奥丁还有两个随从,这两个顺从不是人,是两只乌鸦。
  乌鸦为什么像一张写字台呢?
  这两个乌鸦,一只叫“赫吉(hugin)”,一只叫“穆南(munin)”,赫吉代表思想,穆南代表记忆。
  作为知识之神,肯定要工作,知识性的工作一般都是在写字台前完成,思想与记忆往往也是在写字台前迸发,但思想即是乌鸦、记忆即是乌鸦,所以马马虎虎等同一下:乌鸦(思想与记忆)就是(像)一张写字台了。
  所以,乌鸦像一张写字台。
  当然这只是我的解释,有点牵强。
  另外一个解释:
  给大家一个提示,让大家懂得怎样读这个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前六章基本还像是童话,自从第七章疯狂的午茶会开始,这本童话书就注定要成为经典了。那是作者玩文字游戏的开端。其中有一句是帽匠忽然问“乌鸦为什么长得像写字台?”我每次看都觉得奇怪,我很小的时候就相信这句话绝对不是作者随便说出的病句,书中并没有给出回答。前两年我再次翻到这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该看看这句话作者的原文是怎么说的,但我的英文也不好,我查到原文是 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desk?我还是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我还是不甘心(金牛座的,爱钻牛角尖),最后终于查到了专家的解释,并且知道了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后来的读者创造出来:因为它们各有一个 b (because there is a b in both)。为何最佳?因为这是一个无聊而正确的肯定句,正好用来回覆那个无聊而正确的疑问句。恰好 raven 和 writing-desk 两个字里面都没有 b,才使得后面那个肯定句变成绝妙的回答,否则这一问一答就有了‘意义’,一旦有意义就破坏了它原本的‘无聊’旨趣,就变得无趣了。而后者之所以正确,是因为 both 里面的确有一个 b。是不是这样?这整个文字游戏的意义就在于它没有意义。
  2010-04-09
  有趣的达芬奇密码
  •空间
  很久不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来看了,一切又从这本《达芬奇密码》开始。我开始有点儿懂得畅销书是啥意思了,就是画面感很强的快餐。相比较看书而言,很少能够感到电影要更精彩一些。全书文字和逻辑并不是非常的精妙与严谨,但是并不妨碍引人入胜以及像剧本一样的展开。很久以前看过电影,所以全书并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小失望一下,最终评分:★★★☆☆
  最佩服的还是作者细微的观察力和奇思妙想的联系。这样的感觉在后来的《天使与魔鬼》中就看不到了。读完整本书之后就像同兰登和苏菲经历了一场精彩的旅程。人是喜欢旅行的。
  最近经常同朋友谈起旅游的事情。有的人想去国外,有的人在国内,有的想去看世博,有的想去布拉格……看完书之后忽然发觉自己的想法也慢慢的发生着改变。根深蒂固得东西改变起来很难,但并非不可能。哪怕是旅游,如果带着❤去看,也同样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真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够有机会写一些这样的东西。毕竟咱也算个有❤银。
  2010-04-21
  买房合适还是租房合适?
  •空间
  自己算了一下,如果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首先说一下假设:
  1.计算期:40年,因为我估计40年之后基本上就被拆迁掉了,政府给你一笔补偿款。计算都以年为单位,因此非常细的复利我就不考虑了。与此同时,我忽略了任何随后我们自己的现金流入,仅仅是考虑一个封闭的情况。我们只有一个初始的本金投入。要么足够买房,要么需要贷款。
  2.关键假设是各种率。我总结了一下,基本上有这么几个率:投资收益率(贴现率)、通货膨胀率、房产的升值率、物业费增长率、房租增长率、房贷利率。这里我假设全部相等,都是5%,先做一个测算。后面还会进一步调整。
  3.房屋面积70平米,单价25000元。租一个同等面积的房子大概4000元。物业费(包括物业与供暖费,没有考虑未来的物业税)每年大概是房屋总价的0.3%。
  4.租房和购房的心理感受不做计算和考虑。租房固然有不稳定、不方便的劣势,但是也有想住哪里就住那里、交通方便、生活便利的优势。因此就姑且算作打平了。
  好了,我们一共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我很有钱,足以支付房屋的全款,也就是自有资产175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全款买房;要么支付房租,剩下的钱用来做5%的投资。
  好的,首先我们选择租房,那么每年的房租首先是4.8w,随后每年按照5%的速度增长,40年后就是每年32.18w,贴现这40年的租房现金流,现值是192w。而我们剩下的钱如果也用来投资的话,投资40年,贴现回来之后还是175w,因为投资率和贴现率相等。因此,租房这个项目我们的净收益是-17w。
  再看我们选择买房,具体的计算不说了,由于物业费要远远小于房租,因此买房这个项目我们的净收益是154w。因此可以看出,如果很有钱,买房合适。
  当然,如果你的投资能力很强,每年的收益率都能够跑过房产增值率,那租房就是合适的。按照这个计算,你的投资收益率需要达到7.6%以上的时候,租房才是合适的。我个人感觉,这很难。
  第二种情况(我的钱不多,只能支付房款的20%,剩下需要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有两种选择,要么租房,剩下的钱投资;要么买房,除了支付物业费,还要支付房贷。
  好的,我们仍然选择租房,具体计算不说了,租房现金流现值仍然不变,192w。投资是我们的首付52.5w。租房这个项目我们的净收益是-139.5w。
  买房呢,除了物业费所需要支付的40年现值21w之外,还要支付贷款20年现值-128.6w。因此,买房这个项目的净收益就是房价-物业现值-贷款现值=25.38w。还是买房合适。
  我们需要投资收益率提到多少才是租房合适呢?如果其他的条件都不变,投资收益率需要达到8.1%以上才是租房合适,这更困难。因为相比较租房的租金来说,我们的本金太少了。
  根据以上的计算,无论怎么样都是买房比较合适。当然其中有很多种假设支持。我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你可以选择租,而不是买:
  1.投资能力很强,能够持续战胜房价上涨;
  2.贷款利息很高,几乎超过房价上涨的3倍;
  3.房租很便宜,70平米的房子房租在550元左右;
  4.房价上涨的速率没有那么高,40年以后,政府的补偿拆迁款很低,不会按照年通货膨胀率补偿给你;
  5.房租的上涨速率(也就是通胀率)低于投资率与房价升值率,当降到3.6%以下的时候,租房合适;
  6.物业税开征,整体物业开支大幅上升,超过0.9%时,但是我很怀疑这部分成本也会同样转嫁在房租上。
  不管怎么说,40年以后,两种选择都是一样的,拿着一笔钱(甚至没有钱),没有房子。
  rain建议:在综合考虑敏感性策略、把利率/通胀/投资收益率以及贷款利率都变成随机的、把主体的动态行为也考虑进去,统一做一个测算在进行比较,这个bt。哈哈
  2010-04-23
  黑天鹅也不黑了
  •空间
  从最近的看病啊、股市和blog上就都能够体验到黑天鹅的感觉。在一些突然发生的奇异事件面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避免,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早作打算和做足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多赚些钱,总不是坏事,所谓信心、荣誉、辉煌,太脆弱了。
  渐渐的,也没什么波动,也不去做什么纠结。能走下去就走下去,尽力就好。之所以总是遇到黑天鹅,只是因为我们经历的太少、懂得太肤浅。在这目前不温不火的波动中,总是会出其不意的出现一些惊讶。耐心的等待着改变好了。学徒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短短的十几集其实就相当于自己去经历十几年一样,工作的性质也很相似,marketing、management、creation、presentation。。。。。。哪里需要注意,哪里需要坚持,让自己体会到很多有用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也许现在仅仅是处在前几集的水平与状态,哪怕是生活中出了些让自己distraction的事情,也同样提请注意些什么。嗯嗯,必须的。
  昨晚看了个越光宝盒,烂的简直是无语了。中国的电影如果继续这么造的话,过不了多久就造没了。菩提老祖的真是脑残了,没有周星星的灵气,只好剽窃。一点儿职业精神都没有,还好我没花钱去看。
  现在很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