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大卖
作者:凉拌番茄      更新:2021-01-04 16:47      字数:2686
  火锅城举办的品酒大会圆满落幕,但这并不是结局,而是开始。
  品酒大会后的第二日,关于品酒大会上喝的美酒和见的美人,开始陆陆续续有传言流出。
  火锅城的东家,亮出了一款红色的美酒,味道非常好。
  紫菀当天跳了一只从未见过的舞蹈,身姿妙曼,仿如仙女。
  火锅城东家酿造的美酒,一年不过几十坛,想要喝的人可以从青山镇排到大山深处。
  这一系列的传闻,给品酒大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所有没参加的人捶胸顿足,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于是火锅城彻底火爆了,每天都会来,很多人询问美酒的售卖情况。
  李掌柜把这一现象告知江渔儿,江渔儿不禁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吧。”
  自古以来,所有的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如今青山镇里关于葡萄酒的传闻那么多,总要让这些传闻发酵一下,民间舆论达到顶点,在适时抛出一些消息,才能彻底勾住客人们的心。
  这些套路,在后世早就被人用烂了,可是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却刚刚好。
  李掌柜心思玲珑,转念一想就能猜到江渔儿的用意,不禁给江渔儿点了个赞:“东家高明,如此一来,众人对葡萄酒的追捧只会更上一层楼。”
  江渔儿淡淡的一句话,让那群千盼万盼的酒鬼们,等了一日又一日,直到半个月之后,李掌柜才大手一挥:“第一批葡萄酒终于酿成,明日便会抵达火锅城,诸位若是有心购买,明日可以再来。”
  众人几乎喜极而泣,每天来,日日来,终于看到了一个准确的消息。
  来!一定来!
  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青山镇,等到了售卖当日,爱喝酒的,看热闹的,纷纷循着消息而来,差点就把火锅城给挤爆了。
  李掌柜:“......”不就是一款酒吗?怎么来了这么多人,难不成都是好酒之人?那也不应该呀,若是好酒之人,其中怎么有一半的人,还是女子?
  不是他估计错误,只是他没有预料到舆论发酵的作用,低估了青山镇人们,对于凑热闹,这三个字的热衷。
  江渔儿保持冷静:“还愣着干什么?快把葡萄酒搬上来。”只有她一开始就料到了,今天这一副火爆的场面。
  李掌柜得了吩咐,让小二们把一早就准备好的食堂美酒搬上来,在柜台上一字排开。
  爱好杯中美酒的酒鬼们,一看眼睛都绿了。
  早就知道葡萄酒每年的产量不高,但也没想到会低到这种程度,一次才十坛,也就只够十个人买,他们这里少说也有几十人,这不是坑爹吗?
  酒太少,酒鬼们看身边的人个个都像竞争对手。
  他们刚想喊出价格,先拍走一坛,哪知李掌柜笑眯眯的开口:“这里的每一个客人都是我们火锅城的贵客,但大家也看到了,葡萄酒就这么多,卖给这个不卖给那个,我们都得罪人,不妨这样,为了公平,每个人只能一斤一斤购买。”
  和气生财,得罪客人要不得,李掌柜默默给自己的机智点赞。
  酒鬼们面面相觑,颇有些不乐意。本来可以买十斤,现在直接被砍掉那么多,一次只能买一斤,落差也实在太大了一点。
  “掌柜的,这怕是不合适吧?”谁都想多买一些,若是不拆的话,一次就能买回去十斤。可若是拆成一斤装,每个人能够买回去的数量就很有限了。
  “还请各位谅解一二。”李掌柜适时的摆出一副苦瓜脸,仿佛自己有不得不如此做的苦衷。
  好吧,酒鬼们也算是比较能理解,并没有多做纠缠:“能理解能理解,只是不知道这葡萄酒定价几何?”
  “一斤,一两。”你掌柜笑眯眯的吐出四个字,有很多人一听到这个价格便直接退缩了,当然也有更多的人跃跃欲试。
  去掉那些兜里比脸还干净的酒鬼,剩下的人几乎每个人都买了好几斤回去,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
  葡萄酒第一次售卖,就有这么多人捧场,这无疑给李掌柜增加了几分信心。
  ......
  青山村,
  村民们如今没什么事可做,最喜欢在村口榕树下坐着扯淡聊八卦,这种气氛影响了许多人,因此大榕树下格外热闹。
  “二娃,听说你爹娘给你说了一门亲事,是个手脚伶俐的姑娘?”花婶看到同村的二娃经过,眯着眼睛打趣,她自以为很有幽默细胞,却不知道二娃非常讨厌。
  他到了试婚年龄,确实应该娶媳妇了,但是只是初步跟媒婆接触了一下,媒婆说有这么个姑娘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怎么到了花婶嘴里就好像他已经跟对方姑娘定的终身一样。
  他说亲事的事情,连住在隔壁的小伙伴都不知道,这个花婶又是怎么知道的?
  “咱们青山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如今小伙子说亲事半点不会遭人为难,反而一听说咱们的小伙子来自青山村,一个个巴不得把闺女送过来。”
  “可不就是如此,现在我回娘家,大家都不会嘲笑我嫁了个穷男人,反而还会奉承巴结我。”
  “对呀对呀,咱们能有如今的舒坦日子,可真是多亏了江渔儿,赶明儿,我一定要去福安寺给她求个平安符,好保佑他平平安安活到百岁。”
  话题不知不觉就拐到了江渔儿的身上,花婶素来就不是个宽厚大方的性格,听到身旁的老姐妹一窝蜂的夸赞江渔儿,不如撇了撇嘴,说话带着一丝刻薄:“不就是出出主意,动动嘴皮子嘛,具体的事情,还不是咱们老爷们在张罗,你们也别给他脸上贴金了,如今人家是青山镇里的东家,跟我们可不是一路人。”
  “花婶,你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了,江渔儿确实发达了,但她可有忘记过咱们青山村?回回来都给我们带礼物,你上次不还拿了人家一盒蛋糕吗?”
  江渔儿为青山村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被青山村的村民记在心里,大家打心底里感激她,虽然还有些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在流传,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她的。
  如今听花婶这样说江渔儿,自然会有人替江渔儿说话。
  花婶梗着脖子:“她是什么人?如今的有钱人,用你替她说话吗?你们一个个的就想着巴结她,好从她手上再拿好处是吧?也不看看人家,看不看得上你们。”
  这话说的着实难听,就差指着鼻子骂人跪舔了,被骂的人当即拉下了脸嘲讽回去:“不管江渔儿是什么人,她为咱们青山村做的事情,大家总不能否认吧?花婶,我知道上次江渔儿在河边落了你面子,你感觉脸面上过不去,但你说话也不能这么刻薄吧。”
  那次的事情过去还没有半年呢,别以为他们忘了这件事。
  花婶被人揭了老底,自觉没面子,恼羞成怒:“大家本就是一个村的,那江渔儿若是个好的,当时为什么不把钓虾子的法子跟我们说?她一个人偷偷钓,然后拿去集市上卖的事儿,你们全忘了?”
  “忘什么?那个时候他们家快要连饭都吃不起了,这叫人之常情,你的日子都过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接连被怼,花婶再也没脸坐下去,急忙站起来往家赶,路过蒙家,气不过的她当即隔着围墙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