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作者:慕容锦轩      更新:2021-01-04 12:21      字数:4093
  三人同时摇头,崇祯将后世马斯洛提出了箸名的五种需求理论提出来:“种首先是生存需求,活着就是生存,人活著,需要呼吸、吃饭、生育、看、听以及感觉,第二种就是安全需求,百姓希望自己不受威胁不被伤害,只要朝庭能满足这两种需求,一个王朝就能延续下去,这两种需求称为基本需求。”
  孙承宗、宋困、顾君恩听是缓缓点头,这两种需求简单易懂,换而言之就是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没有兵荒马乱,吏治能够清明,作威作福之人能够受到朝庭律法的惩罚。
  能满足这些要求当然是一个朝庭能够长治久安的保证,这两种要求恐怕只要在盛世才可得到,没想到只是最基本的需求,而后面还有三种之多。
  三人都急盼着皇帝往下说,崇祯不负所望:“第三种就是社交需求,人人都要有交往,要有自己的圈子,夫妻、朋友、同僚都是社交需求的体现。”
  这种需求也好理解,孙承宗追问道:“万岁,那第四种呢。”
  “第四种就是尊重需求,被他人尊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走流,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被人尊重。”
  “第五种就是自我实现需求,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千古美谈,就是体现了第四和第五种需求。”
  听完皇帝所讲的人的五种需求,三人心头若有所悟,孙承宗问道:“皇上圣明,自古人心皆然,只是皇上所说的五种需求和天津的各种机器研发和何关朕?”
  其余二人也目光炯炯的看着皇帝,崇祯点头:“当然有关联,你们说说,有哪一个王朝能够一直满足百姓的前两个需求而灭亡的。”
  中国历代改朝换代除了宋,那一代不是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宋不亡于农民起义,却亡于外族入侵,自然也没有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三人想了想,都是摇头。
  宋应隆道:“臣明白了,有了火车,有了大炮,我朝可以打造出强大,快速的军队,有了各种农机,可以使百姓轻易吃上饱饭,满足百姓的前二个基本需求。”
  崇祯点头:“这还不够,人的欲望是向前的,满足了前面二个需求,朕还需要满足百姓后面的三个需求,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做自己想做之事,朕不期望大明能够千秋万代,只希望大明尽可能长时间的延续下来,当然后面的三个需求一时难予做到,可能也永远做不到,但我们要知道努力的方向,才不会茫然无措。”
  说到激动处,崇祯不由站了起来:“这将是一个全新的世代,三位爱卿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愿为万岁效死。”孙承宗三人对视了一眼,伏地而跪,这已远远超过圣人描给的大同世界,若真能如此,他们也必能清史留名。
  七月的京师,骄阳似火,太阳仿佛要把整个北京从烤焦一般,毫无疑问,今年整个大明北方以干旱居多,天津抽水机器厂开足了马力,全力全产各种型号的抽水机,运到各地抗旱。
  也因此大明不用担心干旱会造成原来历史中崇祯朝那样饥民四起,有了抽水机,起码能确保黄河两岸的庄稼收成,加上可以从旱灾没有那么严重的湖广、四川等地调运一部分粮食,这样程度的旱灾朝庭完全有能力承受。
  只是现如今进入小冰河时期,大明天灾不断,大家都说是天子德行有亏,也幸亏崇祯着力禁止谣言四散,并着各地官员尽办普及各处天文知识,干旱,下雨不过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完全和天子没有必然联系,但这个普及需要时间,大多数百姓还是更相信数千年积下来的传统知识,当然,天子圣明哪是没得说,换了其他年月。大伙儿早就逃荒去了,如今家里多多少少还有余粮。
  只是天灾不假,即然天子德行无亏。那就就是有其他方面没有做到,说不定天子面前有奸臣作祟,百姓地这种说法让孙承宗、钱谦益他们坐不住了。若说奸臣。除了皇帝下面三位宰辅有资格让上天示警。还有谁能够承担,再加上天津之行,给众官冲击很大,正此大明中兴之时,于是众人想到让皇帝改元,一者开创大明盛世,二者给百姓以希望,消除天灾的负面影响,更有青史留名之念。
  崇祯经不住大臣苦苦相劝,只得宣布从今年算起,改元开明,北京改为应天府。大明历和开明历共同使用。
  改元一宣布,虽然旱灾仍然没有消减地现象。百姓们却安心下来,上天示警,既然皇帝已经收到,并作了安排,明年或许就不会再有旱灾了。
  今天又是三天一次的朝会日子,明军的重臣许多人天刚蒙蒙亮就迫不及待地就来到了承运殿,等待着参加朝会。
  现在还是夏天,虽然白天已经慢慢缩短,可还是不到六点天色就已发亮了,离朝庭升朝还有二个小时,崇祯可没有起床上朝,自从去了边关大患,朝会的日子也改了,每月分四周,每周五日,夏天上朝地时间定在早上八点,冬天时干脆定到了八点半。
  刚开始时,那些明朝旧臣极不适应,往往还是按着原来的习惯天不亮就赶到了宫门,好在皇帝没有定下那种宫门一入夜就落锁的习裕,先到之后他们还可能到前面的承运殿休息,否则就得在宫门外等候了。久而久之,众人也就习惯了天亮之后再起床,漱洗之后,还可以吃饱肚子再赶到宫中参加朝会,而且每周还有休息日。
  可今天这么多大臣同时早到,就有些不寻常了,一般都会是有大事发生,大臣们才可能早到后,先在承运殿商议,商议,这样比起私下窜门交流即能有效利用时间,显得自己无私,又能统一意见。
  今天他们所议之事可不是什么改元之类的事,改元已成为了过去,而是上次朝会时,皇帝突然要大臣们作出一个未来的五年计划,五年计划不难理解,只是以前从没有做过,现在要拿出来,大家都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这个五年计划当然不可能由一个人单独做出来,而是牵涉到整个朝庭各个衙门,利用这三天时间,他们已经讨论了无数次,如今就要呈给皇帝,为防有失,孙承宗依然要大家在朝会之前集中再讨论一个小时。
  朝庭地五年计划包罗万象,又岂是一个三天就能做得完整,众人七嘴八舌,果然又从那份厚厚的计划书挑出了不少毛病,孙承宗连忙匆匆修改口
  “咣、咣”的钟声响了起来,再过十分钟早朝就要开始了,通往太和殿的大门正在开启,已经没有时间再容孙承宗修改,孙承宗叹了一声,只得合上了计划书,迈步向太和殿走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依次行礼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周爱卿,朕交给你的五年计划完成的如何?”皇帝一坐定,果然就急不可待的问起了计划书。
  孙承宗脸上有点郝然的表情,象一个没有完成作业的小学生面对老师的检查:“回禀万岁,臣还没有将计划最后完成。”
  刚才的一番讨论让孙承宗意识到这份计划还有许多疏漏,使他不敢如此轻易的交给皇帝。
  “没关系,爱卿做出多少,先给朕过目好了。”
  “臣遵旨。”孙承宗只好把那一叠厚厚的计划书产交给走下来的侍卫,转呈给皇帝。
  崇祯接过之后,快速翻过孙承宗的计划书,孙承宗的计划书做得很详细,里面包涵了农业、工业、教育、军队、外交、商业、税收,几乎是崇祯能够想到地里面都提到了。不由对手下文官的能力大为赞叹。
  这种五年计划以前并无先例可行,大明时,国家财政每年都入不敷出。从嘉靖时起,每年的年尾,嘉靖帝在宫内和大臣们一起拨拉着算盘。计算着当年地开支。每次都不得不挖东墙补西墙。才能做到平衡,别说是五年计划,就是下一年度的计划都无法做出。
  “不错,这份计划书能够面面俱到。周爱卿和各位臣工辛苦了。”
  “这是臣等分属应当之事。”孙承宗没想到这份涂涂改改地五年计划还能得到皇帝地赞赏,连忙谦虚。
  崇祯确实对这份计划书比较赞赏,若让他来做,恐怕一半也考虑不到,不过,这份五年计划有大问题,崇祯还是一眼可能看到。
  “爱卿要在五年内修筑六千里的铁路,东西南北全面建设,是不是太过心急?”崇祯用手指轻轻的敲着这份计划书,好家伙,这简直是******,从孙承宗的计划来看,每年都得筑路一千二百余里,所用钢材六万多吨,而人工达更是达到八十万人之多。
  孙承宗回道:“启禀皇上,臣已算过,以我军的钢材生产能力来讲,每年只增产一成,就足够应付。”
  “钢材有,那么木材呢?爱卿可算过,一千二百里路,要用多少木材,朕可是在全国下达了禁伐令,每年的木材产量有限,爱卿从哪里找到如此多地木材?”
  孙承宗啊了一声,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木材之事,在他看来,木材到处都有,直接砍伐就是,只要钢材能够跟得上,他的筑路计划就可成,五年完成后,北京就和各地四通八达,如此才能重现汉唐这时的繁华。
  “回禀万岁,朝庭可否取消各地对筑路木材的禁伐之令。”
  崇祯坚决地摇头:“禁伐令朕不会取消,朕还会下令子孙后代永远不能取消禁伐令,若是没有了森林,修再多的铁路也弥补不了水土流失的损失。”
  森林可以孕育水土,这在很早之前中国就有认识,只是森林太多,采伐的工具又有限,森林的减少不会让人们对之有切腹之疼,只是北京却是一个例外,北京作为千年的古都,以前的树木都因为营造宫室被采伐一空,使得原先山清水秀之地变成了一个个黄土高坡,孙承宗等人都感同身受,才会皇帝的禁伐令。
  “其实铁路所用的木头完全可以用钢材来代替,所以朕的禁伐令不可能取消。”
  “用钢材代替?”大殿上顿时传来了一阵嗡嗡的声音,众人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现在的钢材价格是木材的百倍还多,若用钢材代替枕木,那一条铁路的用钢量要翻上数倍。
  “其实各位爱卿也知道,朝庭的钢材产量越来越多,木材产量因为朕的禁伐令,将会越来越少,所以钢材的价格会越来越低,反之木材的价格会越来越高,到最后远不会相差如此之大,而全部用钢材来铺设轨道,远比木材经久耐用,这样算下来,未必用钢材就不合算。”
  “皇上,可现在用钢材的成本就要远大于用木材,而且铁路的修建速度不用木材,肯定要大大放缓。”孙承宗一说完,众臣都点头。
  “速度放缓并不要紧,朕以前说过,筑铁路的任务本来就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完成。”
  “是。”孙承宗只得虚心受教。
  “而且爱卿这里只列了筑路的人工,如果照爱卿所列的修筑速度,加上采伐树木的人工,运输的人工,还有各项配套人工,用工可能要突破二百万人。朕先不说这二百万人的吃、穿用度,以及工钱,一年每人至少要三十银元,加起来就是六千万银元朝庭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单是抽调二百万人力进行筑路,对各行各业会有多大的影响,朕可不愿被人指着鼻子骂暴君。”
  皇帝如此一说,孙承宗、宋坤、顾君恩等人都连忙跪了下来:“是臣等思虑不周,连忙累万岁名声受累,请万岁治罪。”
  大明现在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一亿银圆,比起天启时已翻了一番,只是如何有可能每年花上六千万银圆只修筑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