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作者:慕容锦轩      更新:2021-01-04 12:17      字数:5082
  一个小手炉,虽然并不起眼,但这是皇帝御用贴身之物,御史杨鹤还未及推辞,崇祯已经转身走了。
  入朝为官三十年,一生中起起伏伏,也看淡了世间万物,只是一朝受皇帝重用,又激起他一些雄心壮志。现在皇帝这样关怀倍至,让杨鹤的激荡之心,全都转化为忠心报效之志。
  “臣,谢恩!”杨鹤深深一躬到地。
  “爱卿对盐粮期市有何看法?”崇祯说完后,身形一停,又说道:“有什么意见,尽管说,不要有顾虑。”
  刚才文华殿朝会的时候,崇祯并没吩咐让他退出,事情又没有谈完,杨鹤也不知该走还是该留,就这么旁听了一回。
  都察院御史,虽然什么官都可以弹劾,可总归品级不高,人微言轻,虽然有些看法,但在朝会上还是没什么说话余地的。
  皇帝召见,政见备受重视,又连番圣意恩宠,做是那么亲切自然,让“满腔报国志、身怀百姓心”的杨鹤,不再有什么顾忌;他也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如果无所表现的话,皇帝将会看轻自己。
  “陛下,那臣就直说了……”杨鹤不再谦恭。
  “依臣看,这盐粮期市还需慎重才是!”杨鹤重重地说道,假意未注意到崇祯有些微沉的脸色,继续说道:“无论再有何商贾加入,以现在的盐市情形,只要是盐引竞价,这盐价必将为某些巨贾所左右。即使朝廷多收些税,但盐价再涨,必会夺民之利,将会民不聊生;假如朝廷有意降低盐引价格,欲让利于民,但有巨贾的操纵左右,这盐价怕也难真正降下来。……”
  崇祯听着,忠言逆耳,尽管与他的圣意有差距,但说话在理:在垄断的市场环境下,不可能有真正地竞争,任何政策必将会变形扭曲,失去朝廷的本意。
  然而,在明末极不平等的社会危机潜伏之下,破除特权垄断动作过大,又可能引起的政治危机的不确定性,为崇祯变法增添不必要的阻力,这又让他有些犹豫。
  崇祯与杨鹤就在这紫禁城中散着步,边走边说,崇祯并未就“平息陕甘民乱”的话题继续深入,而是了解这时的民情、民意。
  从御史杨鹤的话语中间,透着对普通民众疾苦的担忧,三十年的宦途沉浮,更让他对社会痼疾有着独特的理解。
  崇祯毕竟才只经过三个月奢华生活的腐蚀,糖衣炮弹还未侵蚀了他的本色,尽管他不时地有着放纵自己的冲动。
  与杨鹤的一番谈话,让崇祯在民生方面找到了知音:在官场里,还能时刻惦念百姓之人不多了;就是有理想抱负的官场人,在施政时,也不见得会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更多地讲求效率与政绩。
  但更惊喜的人,是杨鹤。
  他原来只知道,这个崇祯皇帝勤勉政事,力图中兴大明;能够中兴大明,就已经是了不起的丰功伟业了,历史上又有哪个王朝能真正实现中兴的。
  现在,这个崇祯皇帝又体现出了另一面,话语中透着对民众的亲切,对“朝廷与官府”称呼“那些……”,对“百姓”则称谓“我们……、咱……”,自然而然地将皇帝与百姓放在了一起,这让杨鹤为之惊喜,“崇祯帝颇有太祖遗风”。
  对杨鹤来说,即使是中兴了大明,百姓的日子也不过是略好一些而已。杨鹤理想中的大明,是太祖时期的大明,真是安居乐业、物富民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个时候,做官是提心吊胆的,必须兢兢业业为民办事;民若要去告官,官还必须为其准备食宿。民是这个国家的元气,太祖正是得民心之大道,方为大明打下这几百年的基业。如今的大明,社会风气败坏,贪污腐化严重,大家都忙着作官与经商,读书人中没有几个能心怀百姓了。
  杨鹤心中暗自想道:有“太祖遗风”的崇祯皇帝,也许真能中兴大明!
  杨鹤又怎可能知道,这个“崇祯皇帝”的来历,是其真正“百姓本质”的自然流露。真不知道,崇祯的百姓本色,能否经得起皇宫奢华的洗礼。
  崇祯与杨鹤散步聊天,不知不觉间就来到紫禁城东侧的东苑,走了有半个时辰,原本身体里积聚的热量已消散,感到有些冷了。
  这时,两人正好走到东苑内的那片菜园,两月前还是生机盎然,如今已是一片萧瑟。刚才落叶于地,踏着沙沙声响,满眼还是无尽的秋意,落叶的金黄,映衬着皇家园林的辉煌,处处都有一番别样景观。
  这处菜园子,虽是被人收拾得整齐利落,但这一片片光秃秃的菜地,让崇祯想起了京师震后的灾民,也想起了陕甘大旱后的灾民,同时也让他想起了后世的温室大棚蔬菜。
  温室大棚,用得多是塑料薄膜,拿玻璃建造成本就高太多了,农民们是用不起的。但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塑料薄膜是想都别想,没有化工基础,没有乙烯工程,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就是这个玻璃,尽管不能说是没有,在这个皇宫里,他是见过镜子的,只可惜都是进口货,但至少这是个希望。
  崇祯又想起,自己设想中的那个“科学研究院”,看来是到了该组建的时候了。这段时间,忙于朝廷的组织结构改组,却把这件最重要的事情给耽误了。
  御史杨鹤看着崇祯皇帝,眼睛呆呆地盯着那片菜地,年轻的脸庞上锁紧了眉头,看去象是又在为何事担忧。
  荒秃的菜地上,散着几片被风刮过来的落叶,显得有此颓败气息。刚才谈论的都是民生的话题,看来皇帝又在担心灾民们如何过冬,来年的春耕是否能有保障。
  国事操劳,这个比自己儿子还要年轻得多的皇帝,远远看去,那份成熟睿智,要远超过同龄之人。看得这位花甲老人,心中不由涌起一丝怜悯,正是读书风liu之时,只因生为皇家子孙,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就不得不支撑起国事的重担。
  “对这科举考试,爱卿有何看法?”崇祯突然问道。
  崇祯皇帝的这番思维跳跃,弄得杨鹤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唉……”崇祯想到要领先世界来实现工业化,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该如何培养,任重而道远,让崇祯有种艰难与挫折感。
  “朕需要的人才,这科举是提供不了的!”崇祯的眼神似要穿透历史,紧紧地向远方望去。
  皇帝求贤若渴,但却认为科举出不了皇帝认可的“人才”,让科举进士出身的杨鹤有些怅然若失,心中也泛起了一丝不甘,只是不知该如何回答皇帝。
  在大明天下,正经历着风云变化的崇祯变法;在朝廷,君臣正处理着桩桩件件的国家大事;在皇宫大内,崇祯帝虽然劳于国事,却也享受着世所难及的奢华;在民间,悲欢离合在不停地上演。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似乎遭受苦难的,更多的仍是老百姓。
  北直隶省内,北京城外某县乡村,一场地震,夺去了一普通庄户人家仅有的财产——房屋,但皇帝仁政,派发大军抗震救灾,组织义演捐助赈灾,百姓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但是一些偶然与必然的事件,却差点破坏了这份和谐。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救灾的某营军士,领头的与皇亲国戚沾亲带故的一纨绔子弟,平时也就有些嚣张,哪把普通百姓看在眼里。这次救灾,皇帝诏命与统领兵院的孙承宗的军令,屡次颁布强调,“不得扰民”;有军令逼迫着,让纨绔弟子去给老百姓干活,自是浑身不自在。
  这一天,纨绔子弟救灾完毕后,顺手牵猪,回去打了个牙祭;但失猪的老百姓就不干了,父子二人来军营理论,自然是这二人被揍了一顿,老父亲气不过,就一病不起。儿子要告状,本村一秀才看不过眼,就给写了份状纸。
  只是事涉京师五军营,地方一小小县官哪管得了,就想不了了之。如放在以前,也许这事儿就过去了,百姓们咽了这口气就是了。但崇祯皇帝大发布告,又允许跟贴回馈,启发了百姓的智慧。
  儿子与秀才,就将状纸抄一遍,贴到了布告栏上;但头天晚上贴的,第二天上午再去看,状纸就被撕没了。于是再写,再撕……,两人知道这肯定是五军营士兵干的;而且接受免费治疗的老父亲,这几天也被人无缘无故地停了药。
  穷苦人家,哪有什么钱能治病,头两副药也是皇恩浩荡,老父亲的病情日渐恶化,终不治而亡。儿子去官府告状无门,布告栏贴状纸又被撕,父仇不共戴天,离京师又近,总会找到诉冤的地方。
  去京师官府告状,儿子知道自己不识字,没能力告赢人家;就将抄好的多份状纸,贴遍了京师布告栏。毕竟是天子脚下,布告栏上的内容,内阁与锦衣卫不断地向上汇报,事情似乎很容易地就捅到了天;崇祯虽然忙于变法革新的大事,但人命关天的案子,他还是督促刑院查办。
  有了皇帝的签署,案情又比较简单,虽然死了人,毕竟不是直接打死,主要还是因为憋气于胸,又无好的治疗才死的。而无故停止医治,这时已经查不到真实原因,相关人等早被买通。
  那纨绔子弟的家里有钱,又有些皇亲国戚的背景,好在肯甩出大把的银子,刑院就判了高额赔偿了事。
  最后,老父亲的葬礼,办得也较风光;好不容易告赢了权贵,儿子自然也没什么不满意的;那个激于一时气愤的秀才,对于自己给出的主意,自然是其谈论的资本,事情就这么简单地完结了。
  在崇祯元年,没有谁认为这是大事,即使有互联网信息时代洗礼的崇祯,被各种大事缠身,也无睱顾及百姓讼案,他能签署意见,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百忙中偷闲了。
  这个小小事件,在百姓坊间逐渐传开,是为崇祯新政之美谈。
  这一日,早朝完毕,崇祯与众妃嫔用罢早膳,为防着平台论辩时天冷,又添了件夹袄穿着。
  平台之上,皇帝宝座还空无一人,诸位朝臣早已站班列队。周围蟠龙旗招展,刀枪剑戟亮,锦衣卫们一个个如松般矗立在那里。
  至于今日辩论的主角,那些盐商、富商们的代表,还在外面候着,听宣。他们没想到,这次来北京探听消息,一时冲动联名上疏,可心里却在不停地打鼓。盐利之厚,那是谁都可以想见的,朝廷设立盐市,恐怕冲得就是这个利字;如果联名上疏,硬与朝廷对着干,即使这次没事儿,但不保以后做买卖时总被官府找麻烦。这新登基的崇祯皇帝,能够广开言路、广纳善言,于皇家紫禁城平台上予以辩论,即使上疏请求不能达成,只要能得见天颜,就是我光宗耀祖之时。
  盐商富贾们,虽也是生活极尽奢华,但这皇城远超想象之辉煌,朝廷天家之威严,令得他们也是有些激动紧张,小腿肚子有些不自觉地颤着,说不清是不是这天气有些寒意。
  “宣商户觐见。”
  盐市平台论辩,刚开始还是以大臣们为主,商贾们还有些放不开手脚。但见大臣们慷慨陈词着,有时言词激烈些,看皇家天颜仍如常态,这给了商贾们精神上的支持,又有着重大的切身利益,遂逐渐转入想象中的,场面激烈而白热化。
  “官盐稳定,关乎朝廷根本……”
  “盐利虽厚,但贩盐耗费实多,路途艰难,关卡林立……”
  “私盐泛滥,实应打击,不能令其裹挟以入盐市,……”
  “盐政十年变革,盐商为朝廷实耗银千万,兔死狗烹,将置朝廷威信何在?……”
  几方代表与朝廷大臣引经据典,为求论证己方观点的正确,尽管辩论的用语不同、之乎者也多了些,但在崇祯听来,似乎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崇祯不得不在中间打断,为辩论各方给出了盐市建立的根本目标与意义所在。
  “盐,是天下每个人都要用到的,对日常生活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无论富人、穷人,或是男人、女人,每个人的用盐量差别并不太大;朝廷收取盐税,可以说它是一种变相的人头税。盐税取自天朝每一臣民,自然也就要为每一臣民谋福利,因此这盐税主要用于边镇之军事,以保大明天下稳固,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盐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论调,为崇祯博了个满堂彩,深受儒家孔孟思想影响的明朝,民本思想是深入人心。
  “设立盐市,既是朝廷便于盐税的收取,能更好地为百姓造福;更是为便于官盐的交易,降低交易的各项耗费,从而降低官盐价格,为百姓带来现实的利益。”
  “朕刚才说了那许多话,是想告诉诸卿,盐市与盐税的稳定,不是在高盐价基础上的稳定,一定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崇祯顿了顿,话锋一转道:“当然,盐商的利益也要考虑。盐价与制盐成本之间,利差巨大,却都被消耗在各个交易过程中。盐商们是从中赚取了不少,这是大家都非常清楚的,可是原来的交易风险也同样不小,做得不好,一样会血本无归。”
  这句话说得那些盐商、巨贾的代表们,不住地颔首表示赞同,看来皇帝还是知道他们也有难处的;崇祯前面的言论,让他们感觉好象是要其大幅让利于民,嫌他们挣得太多了似的。
  崇祯的论调,既点出了盐税的实质,又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再有,盐市的这种交易模式,也确实让盐商感到未来的交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只是这眼看到手的银子,又要被人分走,虽是心有不甘,但这抵触情绪却是少了许多。
  “朕要设立这个盐市,就是要让朝廷盐税收得明白,你们盐商赚得也同样明白。同样是赚来的银子,它不再是烫手的,不再被人说三道四;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买卖,都可以挺直腰杆。”崇祯这句话,说得是掷地有声,说得盐商与盐运司的官员们,不自觉得挺直了腰杆。
  崇祯在这几天对盐政的了解中,发现这时的社会风气与舆论导向还是比较正统的。因为盐的暴利,与涉盐官员的贪腐极为严重,使得盐商与盐运司官吏都被世人所瞧不起。甚至有人只因要去盐运司任职,就有朋友写信于他,“今后友情不再,令其好自为之”。
  明朝的“高盐价”,令崇祯想起了后世的“高房价与高油价”,但明朝的盐商与盐运司官吏,却是备受这时主流舆论的煎熬、亲友们的另眼相看,这令崇祯感到一丝欣慰,明朝的社会风气要好得多,中兴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