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作者:慕容锦轩      更新:2021-01-04 12:16      字数:5184
  刑部升格为刑院后,就以这个“紧急状态法”来个开门红吧!紧急事态达到什么标准,经地方三司、巡抚等共同商议确定后,就可按照相应的规定行事,动用更广泛的资源;这样,地方政府就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反应。
  历史上,明末时期可是天灾不断,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如若没有有力的措施应对,星星之火可就真成燎原之势了!
  还有一份折子,崇祯也多少有些满意,砸出百多万两银子,总算听着响了!
  总督贵、湖、云、川、广五省军务,前四川巡抚朱燮元,在前后两次五十万两内帑银的支持下,终于粮草准备妥当,兵丁训练得总算是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已经开始四面合围,先清剿叛军的周边势力,以利检验这一时期的练兵效果。
  内帑先后砸出百万两白银,再另计户部拨银,已是近一百五十万两,这许多的银子拿出来,可是让崇祯心疼不已,早就想下旨催朱燮元统兵进剿了,可又想想远在万里之外的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前方情况如何,如果瞎指挥一番,真是损兵折将,可就得不偿失了。可是眼看着银子哗哗地往外流,崇祯也是急得挠心抓肺,那个回复的旨意里,还是难免暗含了催促进兵的意思。
  崇祯并不知道这时还有什么“奢安之乱”,只是当此重要时刻给自己添乱,让崇祯对这些叛乱分子,很是厌恶烦燥,权衡再三,延续了崇祯原来的政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全力扑灭这股叛乱,才能腾出手来对付关外的后金,与关内的天灾人祸。
  崇祯能耐得住性子,任由总督五省军务的朱燮元自由发挥,不作任何干预,也是因为他未听说过明末崇祯时期还有个“奢安之乱”,这就说明朱燮元应该是个有能力的大将,定是在短时间内,将此次叛乱平定,未引出更大的祸乱。
  崇祯希望,这一次仍能按历史中的那样,能够迅速平定叛乱,这就是崇祯能全力支持,不作任何干预的根本原因。当然,新研制的火器,批量生产后,运过去装备当地的部队,加快一些进程的事情,崇祯还是要做的。
  进入九月上旬,秋风送爽,北京的香山红叶已是漫山红遍。
  经过多日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崇祯的大明朝廷机构改革,终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大明的新版宝钞,也试制出了样品,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这两件的圣旨下发,崇祯终于舒出了一口气,这段时间太累了。
  崇祯为了这两件事能顺利通过,真是费尽唇舌,更没少施用威权,以清除阉党余孽为名,实有杀鸡警猴之意;又极尽利诱之能事,选六部入内阁;真是胡萝卜与大棒都用上了,这才争取到多数大臣的支持。
  然而,崇祯也是得到了不少的骂名,尤其是当他表明了态度之后的庭辩,被指“有违祖制、扰乱朝纲”,那还是轻的;甚至被一些大臣,直指为“昏君无道,祸国殃民”。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自己这可都是为了大明天下,被人误解成这样,实在是气闷于胸:与下面的大臣对骂,似乎有失皇帝的身份,实在是骂不出口;真怀念那个庭杖啊,没事儿取消了干嘛,真想着揍几下出出气,现在只剩下丢官罢职一个方法了,可要因为庭辩而被皇帝解职,这舆论影响还是要注意的。
  如今,总算都过去了,一切已有定论!
  这段时间,还有许多事情发生,但崇祯忙于庭辩、清除阉党、接见郑芝龙等事,已经是顾及不上,现在总算是有些个时间了,需要将这时积累的事情有个处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皇宫大内用餐制度的改革,开始实行食堂制。
  自从崇祯将后宫改革的重任,交与周皇后之后,节流开源,真是没少殚精竭虑,日夜操劳。食堂制,这是周皇后与懿安张皇后商量的结果。
  既然皇帝、皇后、妃嫔都是聚在一起用餐了,以节省消耗;那么太监、宫女就没理由还各自开灶了,当然也须聚餐了。某日膳后,将这一想法说与崇祯后,甚是赞同,更提议开食堂算了,干脆每人发张饭卡,官位高的多加个肉菜就是。
  然而,皇宫大内所有人员加在一起,约十万上下,如想改变旧有制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级别最低的宫女、宦官,平时吃饭本就是聚在一起吃大锅饭;只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女官、太监等,才能享受送餐小灶的服务。但这一回,有皇后、妃嫔在前的示范效应,这些宫内位高权重的太监们,自也不好明面上反对。
  经与尚膳监的太监商议过后,周皇后决定在宫在建立“甲、乙、丙、丁……”等十二字食堂,无论何人都须去食堂用餐,不得再另开小灶。这十二个食堂分布于宫城、皇城各处,每人发有饭卡,可去任意食堂用餐,用餐时穿孔打卡。
  这十二字食堂,经过旬日的选址、改造,现在已经开始使用。由于食堂用餐的变革,皇城在近段时间很是热闹,此一制度打破了原来阶级分明的现象,大太监与小宦官都在同一处用餐,大太监也就比其他人多上那么一个肉菜而已,原来的那种优越性荡然无存。
  占宫中绝大多数宦官、宫女,多是只为糊口生活而入宫做着最卑贱、繁重的劳役,这一次让他们都有种“翻身作主人”的感觉,似乎搬掉了压在心上的一座大山,豁然敞亮。他们原来如稍有差错或违逆,小则不给饭吃,大则棍棒侍候,甚至……;而现在不同了,饭卡在自己的手上,到时自去食堂吃饭,不需再看他人的白眼,即使是因故不能在正餐时间过去,有的食堂十二时辰开门,再不会有被人饿肚子了。
  仅管大家都知道,皇帝这是要对后宫节流俭用,但吃食方面的均衡配置,让多数人的生活条件反而改善了;皇帝更是以身作则,与妃嫔共膳,名为后宫和睦,实为缩衣节食;这让心怀不满之人,也只能听命。
  现在紫禁城,仍是百年如一日,并未有什么变化,但居住在这里面的人的心情却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食堂制的出现,不仅仅是各阶层间鸿沟的变浅,更是满足了多数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前可是经常出现被饿死的宫女、宦官;西苑女会,八月底已是第二次了,参与竞赛的宫女变多了,观看助威的宦官也可以去加油喝彩了,日渐丰富的业余生活,让这座威严庄重的皇宫变得有些欢笑活力了。
  皇宫中的变化,崇祯虽是身为皇帝,不能亲身体会,但他从身边服侍的人的脸上,从西苑女会中人们的情绪,都感觉得到这种深刻的变化。崇祯甚至风闻,太监们也想组织个什么“监会”,也如同宫女般有个娱乐。
  皇宫食堂制的改革,还是有些成效的,虽然实行起来不及半月,但在御膳、食用方面的花费节省约有三成,已是有了明显的减少。对于普通人来说,伙食标准虽是略有提高并得到保障,但这方面增加有限;真正减少的大头,还是那些山珍海味、生猛海鲜的减少,原来的特权人物,有了用餐标准的限制,在公众食堂更难特殊化。至于,尚膳监管理各方面的贪腐现象,由于变革伊始,万众焦点,一时间竟也有所收敛。
  前朝外庭,崇祯也同样感觉到了,改革的春风在吹拂。
  四院、六部、六科皆已挂牌成立,按照皇帝的建议,各部门机构内策划着变革重组的新方案,一切已经是有条不紊的在开展。
  大明宝钞正式筹备发行,归属于新成立商部,平调过来的原户部尚书毕自严,驾轻就熟,已经将最初的方案细化,正在火热的钱庄招商中。
  全面开放海禁,在沿海各主要城市建立市舶司,加强进出口关税的征收,这同样归属于商部。可以说,商部是此次各部门中最为繁忙的。毕自严正根据崇祯的要求,对广州市舶司进行调研,重新评估其市舶司的成绩;并派员去广州及沿海各城市,进行市场调研,为开海设司作准备。
  四川、京津周边的移民开发,农部尚书徐光启由于更早的开始策划,如今已经拿出了一个方案,但由于农部完全是全新组建,一时间移民开发还无法正常启动。工部、户部原相关农政的官员,已经全部调整过来,更充实了徐光启以前成立的农政书院毕业的弟子,农部才终有了个雏形。
  蓟镇练兵,兵将的选拔招收,孙元化已经进行完毕,已经开赴蓟镇操练。其装备虽然未能完全到位,但提供了半数以上,已经不耽误练兵了。
  火器研发人员的架子,也已初步组建,掌心雷、火龙炮的产品研发定型工作,现在接近完成。崇祯更闻听,有个研究人员受火龙炮启发,正在对以前的火炮进行改进,待成功后再请皇帝检阅。
  教导员的操训,第一期学员已经招收完毕,周延儒在京东通州选了一处兵营,正训练得如火如荼。崇祯正在考虑,是否需要去通州实地考察一番,这些学员的政治教育方向,他有些担心是否正确?
  至于辽东袁崇焕,宁远兵变已经平息,奏章上云,其已开始整军经武,筹备粮草,整顿关宁锦防线;奢安平叛,朱燮元那里刚传来开始进击围剿的好消息;秋收已经到来,陕西虽遭受了旱灾,但眼前的收成还是缓解了危机的爆发;江浙海啸的赈灾,已经进入后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恢复,这时还不是对政府的要求,钱谦益已在做回程的准备。
  眼前的一切,似乎还算是顺利,崇祯前后思索,细细地琢磨每一件事,看来是能够缓口气的了,下一阶段的崇祯变法还在等着他呢!
  崇祯似乎真的放下心来,可以回后宫好好享受几日了,西苑女会的选拔,还真让他发现一些美女的潜质。
  然而,事情真会这么顺利么?
  青州衡王府,王位世袭,如今传到第六代已经是朱常庶了,这朱常庶本来家产就已经不多,去年又被当今万岁派人给分割了田产,分给周围乡民,还硬性规定了百姓的赋税,一毫也不准多收。朱常庶这个气呀,到得现在,连个巡府也不把这落魄王爷当回事了。新巡府上任至今,连门都没登过。
  万幸的是,朱常庶虽没财运,却有艳福,两年前他到秦淮河畔寻欢作乐,和几个老友世交正商量着要到哪里去玩,酒席之上,一个酸人摇头晃脑的说道:“王爷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秦淮河畔歌舞什么的您都见识过了,却不知道最近又有了新玩意。”说着,这酸人故意一停,吊吊众人的胃口。
  朱常庶不屑的笑道:“笑话了不是?这些个风尘中人能有什么花样?吹拉弹唱,本王又稀罕见识了么?你倒是说说看这新花样是什么?”
  那酸人奸笑道:“这新花样啊别人兴许也就罢了,但是王爷您保证感兴趣。否则大可对我罚酒三杯!”
  朱常庶倒是被他吊起了胃口,笑道:“好好好,你老兄的话啊..那么今日怎么着?就你老兄安排一下?”
  那酸人答应道:“没问题啊,但是尚需要借王爷您的名头去请,王爷您看.?”
  朱常庶一愣,“哟?这新花样还这么大气派啊?”话是这么说,但他还是拿出自己的名帖递给那酸人。
  待得酒过三巡,从堂外走进一位女子,朱常庶抬眼看去,只见眼前这女子,云鬟高耸,眉目娇俏,白脸蛋上红霞匀染,真是一个******!奇的又是这女子一身纯白镶金边的短靠,腰间还挂了一柄长剑,当真稀奇。
  女子请了一个安道:“小女子林四娘向各位大爷请安了。请恕小女子来得晚了,望各位大爷多多包涵。”
  那酸人在一旁眼睛放光,早等不耐烦了,等女子刚一说完便嚷道:“四娘啊,这位上坐的就是当今万岁的族叔,衡王爷。今天特地来欣赏你的绝妙武功。不可以藏拙哦。”
  林四娘嫣然一笑,也不说话,缓缓抽出了腰间宝剑,猛的小手儿一抖,身前便族出一朵闪亮的剑花,紧接着,柔韧的长剑上下翻舞,娇美的身段翩翩翻腾,如蛟龙出水,若惊鸿起舞,越舞越快,最后只见一片银光闪烁的剑影,不见了花儿一般的林四娘。
  朱常庶不仅好色,平时还喜欢谈兵弄武,自以为武功盖世,兵法更是无人匹敌。今日一见这******居然有这般身手,早顾不得吃饭饮酒,在席上大声叫好,最后还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直冲着林四娘鼓掌。
  待得龙泉回鞘,剑光收敛,酒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叫好声,朱常庶更是赶紧让开了位子,叫林四娘坐下休息。林四娘被召到衡王身边侍酒,静坐下来,她娴静轻柔,燕语莺声,与刚才的形象判若两人,使衡王更加陶醉。一次相交,衡王便对林四娘大为倾倒,离开金陵时,就带上了已赎身的林四娘,回到青州王府,林四娘摇身一变成了王妃。
  从林四娘身上,朱常庶发现女子习武别有一番风韵,二人日夜形影不离,一同饮酒论诗,一同习剑练枪,款款相依,交颈而眠。再后来,当今皇帝分割了他衡王的地产,虽不至于让他破落,但是往日的风光却是难觅了。更是****和这林四娘缠在一起,倒也逍遥快活。
  这一日,二人在家里都感觉有些烦闷,便一起跨上骏马到青州郊外游玩。时下正是夏天,天空晴朗,二人郁闷的心情也被冲淡不少,行到一荒僻之地,二人下马来观望远处的山水,却还没来得及看个清楚,身后一个声音传来:“王驾千岁。咱家杨泽这箱有礼了。”
  声音是又尖又细,二人一回身,正是凤阳守陵总管杨泽不知何时站在身后。
  朱常庶和这杨泽却是熟人了,以往参加凤阳皇陵大祭的时候见过多次。不过在他心里,也是感觉到奇怪,这杨泽怎的突然来找我?有何居心呢。朱常庶心中疑惑,便开门见山的问道:“公公找本王有何贵干哪?”
  杨泽笑道:“咱家特地来向王爷千岁请安。二嘛,咱家奉了桂王的命令,联络王爷千岁,共举大事!”
  朱常庶可不是很草包,一听就知道这杨泽所说绝对是大逆之言,当下怒道:“大胆狗奴!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成,敢在本王面前来胡言乱语?难道你不知道本王皇室之后,时刻不忘忠君之心?居然来这里煽风点火?”说着手放在了剑柄上。
  杨泽冷冷一笑道:“咱家当然知道王爷千岁您是皇室贵族,当然知道您有忠君爱国之心。想当初桂王爷还曾经扶助当今万岁呢,结果如何你也知道了。千岁,当今皇帝乃是一刻薄之人,沽名钓誉之辈,就算不说桂王的例子,您看看您现在的境况,让老奴我看的话,估计着连家丁护院都不敢多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