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作者:慕容锦轩      更新:2021-01-04 12:12      字数:2080
  哈哈,这才是真正的“天桥”!后世里的走江湖卖艺为生,在一九八○年代,还能在一些中小城镇见着;北京的天桥,只是偶尔会有一两个违规者撩摊儿,还要时刻防着警察的巡视;后来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试图恢复传统,但也与传统的相声形式——露天卖艺,有了天壤之别。
  崇祯自小就爱听说书,《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一本本全不错过,是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的忠实听众。
  崇祯不顾形象,自人堆儿中挤进,守护的侍卫也忙分zhan有利地形。崇祯一身儒衫书生打扮,可衣料质地绝不同于周边的平民百姓,卖艺的哪能不识人,早有个小姑娘拿了个小马扎过来,在前面几排坐着的人旁再添一位,崇祯被请过去坐下。
  崇祯可不知,凡坐在那里的,一会儿收钱时,多少也要掏几个的。在皇宫中住惯了的他,也忘了出门要身上揣些零钱;已经享受惯别人服侍的他,没觉出坐下会有什么不同来。
  这里说的这部书正是《水浒传》,说到“三打祝家庄”这一回,崇祯是曾经听过的,但在这古代听说书,抑扬顿挫,又别有一番风味。
  听了约有一刻钟时,说书人一拍惊堂木,暂告一段落;刚才那个小姑娘已是端着拖盘,转圈收钱来了。崇祯知道,这个钱可给可不给,想想也没带钱,干脆厚脸皮扛过去就是了;哪知小姑娘走到他这里时,停住了没走,弄得他有些脸红,手下意识地上下掏摸。小姑娘见多了“听白书”的,可没见过坐在这里“听白书”的,给他搬马扎时,可坐得心安理得。
  崇祯的尴尬,几米外的锦衣卫使吴孟明,也看出来了,这才想起皇上没带现钱出来,忙从身上摸了块散碎银子,挤过来替崇祯给上。
  小姑娘可不管是谁给的,见是块碎银,足有一两来重,向两人感谢不迭;别人多是给三五个铜钱,难得能碰见掏银子出来的主顾;吴孟明是知道行情的,可他哪好意思替皇上打赏,才给仨俩大子的,只得狠心下血本了。
  虽有吴孟明的及时救场,崇祯也不好意思再听下去了,过会儿还会再收钱的,他也不好总让别人代付。
  崇祯再围观时,再也不使劲往前挤着,前排就坐了。
  这番贪玩,很快就到了晚膳时间,吴孟明上前提醒;崇祯虽想在外面尝尝老北京的小吃,但这次是偷着出来的,回晚了不定要闹出什么事儿来呢。反正想看的,都看得差不多了,以后机会多的是,不差这一回。
  崇祯走得有些累了,作皇帝月余,人也变得懒了,命人雇了顶轿子,往正阳门行去。
  这次微服私访,传说中的“美女卖身葬父、恶霸混混调戏民女”,都没让崇祯碰见,让他的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困扰于那些经常的小说情结;倒不是崇祯还想收藏美女,后宫女人现在多得已令他顾不过来。
  崇祯那次乾清宫前的开幕讲话后,他估算过:到场的宫女足有七八千人,在他具备能力的有生之年,也至多能达到两轮而已;而不等他轮回一遍,那些女子就已经过了最美好的年龄阶段,这让崇祯感觉自己真是在造孽。
  微服私访,崇祯还是很有收获的,对于明朝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了最直观的印象;尽管这是在京城,是大明最富有繁华的都市,还不能代替全部。
  到现在为止,崇祯一直不敢对民生方面有所动作,就是担心自己不了解实情。明朝的商业、娱乐业如此发达,尤其这种娱乐业是由平民消费为支撑主体,至少表明了多数人是并不发愁吃穿的。
  崇祯问起锦衣卫使吴孟明,京城集市的分布:除了京城各处分布的各类专门产品市场,如米市、缎子市、皮货市、帽子市、鹅鸭市、柴炭市、铁器市等;更还有出售便宜货的穷汉市,这看起来,倒与后世的小商品市场有些相似。
  看来,如何繁荣商业,基本是用不着他来操心了,需要操心的,就是税收如何改革了。
  如此发达的商业贸易,也让崇祯对于内宫减员的去路,有了一定的信心。以皇家的雄厚资本实力,许多可研发的后世新产品,可借鉴的商业模式,只有在这样庞大的市场规模下,才有更好效果。
  坐在轿子中的崇祯,思考着心中的改革方案,通过这次私访的直观印象,方案有了更进一步的丰满,也有了支撑其的社会基础。
  崇祯自微服私访后,就一个人闷在乾清宫里不出来了;即使朝会,也是草草了事,又急着回去忙他的事情了。
  御案上放着的,是吏部奉命呈上的“六部机构、职责”;机构改革必须提前进行了,崇祯有些后悔,放权内阁有些早了。可是,不放权予内阁,他又腾不出更多时间去思考;崇祯是个比较认真的人,他做不到天启皇帝那样,能把政事真正地放开。
  放权内阁,应与机构改革同时进行,否则再从内阁分权出来,就很麻烦了;趁现在内阁职权还未理顺,只有机构改革提前进行,至少要将兵权、司法、监察等权分离出来。
  崇祯在后世,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什么政府高官,这就使他难以清楚国家各部门间的运作,各部委机构设置的利弊;外国政府的机构设置,他就更是道听途说了。
  新中国自成立后,经历了多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可以说“机构越精简,人员越臃肿”,公务员比例甚至达到了“26:1”,是古代官员比例的十几倍。
  六部设置,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不管它是否适合于崇祯心目中的改革,但“六部”绝对有它存在的理由。这种政府机构设置的稳定,是千年以来,官员比例变化不大的主要因素;如果他擅自按照后世的标准去改变,恐怕千年惯例一被打破,后面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将更甚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