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8、
作者:
七海魔盗 更新:2021-09-23 19:45 字数:3096
0018、
《明朝那些事儿》在明报已经连载超过一周了,第一篇洪武大帝已经进入后半段了,根据明报的反馈,小说广受读者们的好评,特别是很多学校已经将这篇文章指定为了课外读物,平常许多特别反感读报的学生这次却没有什么抱怨,以为《明朝那些事儿》给他们的感觉像小说多过像历史,所以大家读的很感兴趣,而且这小说语句幽默,即便是对历史没兴趣的女生也能看的进去。
当然有一件事情是明少先不知道的,如今广大明报读者大部分都把《明朝那些事儿》当成了金镛先生的作品,故此才会有这样一片倒的好评,如果不是金镛的名头压着,就《明朝那些事》这样的带有大量个人色彩的历史小说,肯定会被那些专家教授们挑出一大堆毛病来。
在经过整整一周的闭关之后,明少先终于完成了《诛仙》后半部分的魔改,剧情、文字上相较原本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功力缘故,作品始终没有完全达到上半部分的水准。不过明少先并不准备再去完善它了,他有自知自明,只不是他能够完成的。
下楼时分,明少先被黄婉贞叫住:“明先生,之前你订的那些货已经送来了,我已经都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摆在柜台上了,价格也是你之前订好的,不过这两天似乎生意不太好,我们是不是要降一下价格啊?”
明少先有些头疼,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提醒黄婉贞不要叫他明先生了,这样搞的他很不自在,一个来星期的接触,他对这个女人其实很有好感,当然并不是男女那种,完全就是喜欢对方的性格,细心勤快,话不多,最重要的是烧了一手好菜。
“贞姨,我都说过几次了,叫我明仔就好,不然我真不习惯,价格你不用去管他就按原来的卖,我们的东西全是RB和欧美进口的高级货,价格不可能和台湾那些东西一个价格的。”
“那行。”黄婉贞听了明少先的话,就不再出声了。
“那就这样,我要去中环回寄之前收到的合同,中午不回来了,贞姨你不用准备我的饭了。”说完明少先带着两个厚厚的文件袋出了们。
香港书信馆,又称邮政总局,明少先要寄国际邮件就必须到这里来。除了和美国苹果公司之间的合同需要回寄之外,明少先还寄出了好几本英文小说作品,目的地分别是美国和英国的杂志社。
这次明少先同样使用了新的笔名,并且寄出的小说作品只有开篇的几个章节,为的就是尽快的拿到这些少说的版权。这些小说都是后来的畅销小说,或者高票房高收视率的影视剧改编成的小说,明少先这样做就是为了将这些小说的版权占为己有,为以后娱乐帝国的影视板块打下基础。原本他的计划之后还有几本日语小说,但是因为他的日语水平有限,所以暂时这些作品没法弄出来,不然到时候RB那边的杂志社打电话过来,很可能露陷。
明少先的语言天赋很好,除了英语之外他还会日语,当然他的日语水平是比不上英语的,不过一般的对话读写交流都没问题,但是却没法向英语一样用来写作,所以他原先预定的一些日语小说作品就需要明珠在时光门对面帮他找人翻译好了,以便以中文版本形式在香港出版。
明少先对于做文化贩子和文化寡头的性质很高,他很想看看等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畅销小说、动漫、电影的版权全部在自己手上的时候,那些外国媒体会怎么来跪舔自己。是不是还会想时光门对面那样妖魔化中国。当然明少先也有自知自明,一个世界70亿人口,是人才总会出头的,明少先提前摘走了那些作家、名人的成果,但是对方势必会创作出出新的名作来,说不定其中还会有更加优秀的作品。但是这也正是明少先希望的,如果新出现什么名作,他就可以弄一本传给时光门对面的明珠,如此明家在时光门对面也就能打开局面,要知道2018年那会儿,一本畅销小说的版权价值远不是1978年这会儿可以比拟的。
香港的三月并不算寒冷,路上的行人脚步匆匆,显示70年代末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活力。
简单吃过中饭,明少先转道去了汇丰银行开户,事业的起步所有事情都得亲力亲为,不能有半点马虎。
十多万的存款在78年的香港只能算是一笔小钱,所以明少先只能在慢慢等待,不同于后世简洁的电脑操作,如今的银行手续相当复杂,等他开完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后,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办完事,明少先并没有立刻返回深水埗,而是去了九龙证券交易所,明少秋选择这里开户是因为这里开户便宜,1980年之前香港联合交易所还没有成立,香港这样的弹丸之地居然有四所证券交易所,故此如今香港证券业被称为‘四会时代’,而这四家交易所中九龙交易所是成立最晚的,1972年成立之后不久就碰到了股市暴跌,所以在九龙交易所开户的人本来就少,开户费用也便宜。
明少先去开户自然是为了投资,脑子里一堆计划的他如今急需资金,而如今香港获得资金最快的方法,明少先觉得除了楼市就要算是股市了。
1970年代后半期,得益于欧美社会的产业转移,以及冷战时期香港作为双方的贸易窗口,面积狭小的香港凭着贸易经济发展成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10%水平。而财富大部分都沉淀在了香港的房地产上。内部和外部的富余资本推动了香港房地产市场繁荣,而每年只有50公顷的土地供应量更强化了土地作为财富吸铁石的作用。
与房市的繁荣相反,1970年代末的香港股市异常低迷,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使得香港人多少年来都对股市充满了畏惧。
明少先如今进入股市,要是被学金融的黄玥蓉知道一定会说他傻了。但是明少先知道如今的股市大有作为。
由于多年来股市的低迷,如今香港上市公司中不少的股票市值都低于其账面净资产值。而其中最为有价值的就是那些名下拥有大量地产的上市公司。
在此背景下今年年初开始香港股市将马上会引发了一场房地产上市公司旷日持久的并购大战,而这场战争的核心就是九龙仓公司的股票。
开完户的明少先拿着本子,一一记录着一些他在意的股票成交价。九龙仓当前成交价13块港币每股。
明少先有些触目惊心,眼皮直跳,然后他默默的找到他的投资经理——汪明松,以五倍杠杆配资50万,全部买入了九龙仓。
明少先带着庆幸走出交易所,他彬不担心自己的投资全部打水漂。明少先大学毕业就开始四处闯荡,因为经验少曾经多次投资失败,但是每次都能重新站起来,这其中除了父母和姐姐的资金支持,让他有了本钱,更多的是因为他敏锐的金融投资为他带来了重新投资的资本。
明少先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应该感谢那个连名字都一样被忘记的美女,当年他为了追求一个浙大金融系的美女竟然跟着对方上了两年多的专业课,还愣生生的把女孩考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全套课本和资料都看完了。
明少先离开学校后有过五次创业失败,但是每次都是靠着股市和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赚取了重新开始的资本,甚至到了最后他和朋友开办特效公司后,在娱乐圈边缘闯荡也是因为他在投资市场上的名声才得来的机会。公司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在一次酒桌上,他帮一位制片人分析他手上的股票之后才得到的机会。
1978年,明少先清楚的记得当年那个金融系的‘地中海’教授说过,年后香港首富李超人旗下的长江实业以分散户头的形式从散户手上大量买入九龙仓股票,当时九龙仓的股价维持在13块左右。
如今九龙仓股价7块,说明李嘉诚还没有介入,明少先不买简直就是浪费天赐良机。
明少先不知道自己的到来是不是引起了蝴蝶效应,九龙仓是不是会如原本一般暴涨,但是即便如今李超人没有买入九龙仓的想法,明少先也不会放弃九龙仓的股票。
要知道九龙仓公司经营的码头、仓库等业务占据了尖沙咀、九龙、新界和港岛等核心地段的大量土地,这些土地按如今香港行市(每平米6000-7000港元)计算,每股平均价值高达50港元--重估价值相当于当时市价的4倍左右。也就是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这尼玛简直是价值连城啊。如果李超人没有买入的想法,明少先不建议自己慢慢赚钱,慢慢买入,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捅出九龙仓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