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四步成诗真秀才
作者:蔡三斗      更新:2021-09-10 03:49      字数:2506
  八月桂花飘乡,院试在即。
  因为学政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又沿袭旧名学道,亦称道试。
  主考官为学政,由皇帝钦派主持,每州一人,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身份等同钦差。主要负责全州官学的一切,包括主持院试,府、县学每年的岁考,对秀才的奖惩,以及进行科考决定参加乡试者的名单。
  可以说,学政掌握着一州所有秀才的“生死”。
  此次,广阳郡能够参加院试的总共有一百二十个童生,青安县有三十二个,今年的新童生有七个。
  相比县试和府试一级高上一级的淘汰率,院试重在排名,关系到进入府学县还是学,淘汰率反而不高,平均每次大都在总人数的三成左右。
  科举强县在二成甚至一成,弱县则可能达到六成以上。青安县不上不下,院试淘汰率在四五成左右,按照以往来看,三十二个人能有一半人考过,成为新出炉的秀才。
  院试考场在各个郡的府学,由学政轮流主持。
  蔡如风此刻已经在广阳郡城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东瞧瞧西看看,闲情逸致,明显心情不错。
  可不是,少阳真解的进阶使他修炼的速度明显加快,经过三个月的修炼,尽管人参再一次耗光,可他又打通了两个窍穴,功力肉眼可见的迅速增加。
  紧接着就是院试,等到成为秀才,变成特权阶级,来钱只会更加容易。
  不但如此,哪怕灭门县令,要想收拾一个秀才都得大费周章,首先得通知学政革除秀才功名才能动手。
  到那时候,蔡如风不说能够在青安县横着走,至少不怵任何人,经营的人脉也会彻底稳固下来,加上可以扯周通的虎皮,无论官府还是江湖,他都有了一定的根基。
  “今年院试有没有把握?”
  “把握不是很大,我听说今年参加科举的童生比上次还多,而我才勉强通过府试。”
  “唉,我也听说了,每一新届的人数并不多,可加上历届的童生,人数就……”
  广阳郡现在几乎到处都是童生,类似的话题,蔡如风这几日听的够多了,他心底没有多少感觉,对院试却志在必得。
  院试一天,考试内容和府试、县试相同,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日后放榜,不出意外,蔡如风继续中了,一举成为秀才。让他无语的是依旧排名第三,鲁青第九,胡千秋二十一。
  广阳郡一共录取了八十名,青安县取十七,新一届的七人中考中五人,成绩还可以。成秀才后要入学继续读书,蔡如风、鲁青、胡千秋三人成绩优秀入府学。
  赶回客栈,报喜的人已经到了。
  “秀才相公在此。”小二见着蔡如风连忙大喊。
  敲锣打鼓的一群人正急的团团转,他们来了相公怎么跑了,总不能白跑一趟连一个铜板都捞不到吧。
  一听蔡如风回来了大喜过望,他们忙涌了过来。
  “可是青安县蔡如风蔡公子?”
  蔡如风点点头。
  当头一人赶紧一礼,赔笑道:“恭喜蔡公子上榜,得中第三名。”
  “客气,客气!”
  嘴里客套着,蔡如风从怀里拿出一袋碎银子递给来人。
  ……
  秀才可是正经功名,接下来要出席簪花宴!
  簪花宴按惯例由学政举办,再邀请当地一些乡绅名流作陪,全部秀才参加,大家一起好好庆祝一番。
  蔡如风为第三名,当然和前两位被安排在最前面,后面的依照名次先后就坐,见礼之后,周围人觥筹交错,有说有笑。
  这等喜庆的宴会哪能少得了娱乐,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活跃气氛,由名流开头,秀才们作答,谁输了罚酒。
  “上水船,风太急,帆下人,须好立。”一人出。
  “上水船,船底破,好看客,莫依柁。”案首答。
  “万瓦千砖百日修成十字庙。”又一人出。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孔桥。”第二名答。
  “此木为柴山山出。”
  这次轮到蔡如风,他有着原身的才学打底,一听就听出这句的妙处,这是一条巧妙的拆字联。“此木”构成“柴”字;“山山”构成“出”字。两字拆开用个“为”字连成一条意义明白的七字联。
  沉吟少许,他当即朗声道:“因火生烟夕夕多。”
  “因火”构成“烟”字,“夕夕”构成“多”字,也用一个“成”字连成一条完整的下联。
  众人听后不禁纷纷叫好,前三名之后,后面就自由很多,能中秀才的都有些本事,个个摩拳擦掌,对的是花团锦簇,好一派热闹景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即是雅宴,怎么能无雅诗而作?诸位何不即兴赋诗一首来?”忽然众人之中一人提出。
  蔡如风听着耳熟,这不是拿鼻孔看人的胡千秋嘛。
  “是极是极。”
  “兄台所言正合我意。”
  “好!”
  一些人叫好,一些人却无动于衷,院试刚做过诗又做,这不是折磨人怎么的,何况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做出上佳的诗作千难万难,万一在学政面前丢了人岂不成了笑话。
  “那兄台你先来一首。”
  “是啊,让大家好好瞧瞧阁下的文采。”
  “这位仁兄既然提出做出,肯定胸有成竹,不如念出来大家听听。”
  “那是,想必胡千秋胡公子定不会让明公满意的。”鲁青瞎起哄,那声音几乎全场都能听到。
  胡秋千暗骂鲁青卑鄙,他笑道:“我才疏学浅,就不献丑了,可在座的有一人绝对能胜任,那就是我青安县的蔡字长,他已经名传天下,被世人公认为一代天才大诗人。”
  “由他做一首诗出来,我们这次簪花宴绝对能千古流传,成为一段经久不衰的士林佳话。”
  学政本来就有让蔡如风献诗的意思,听此话后更是心动,要真如此,他岂不也能跟着沾光,他可是此次簪花宴的主持人。
  当即颔首同意,热切的望向蔡如风,众人也不约而同的盯过来。
  蔡如风心里虽然底气十足,但对胡千秋的恶感蹭蹭蹭的上涨,这是要害他,想千古流传必要千古名诗,一般人怎么能随随便便做出这种诗。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要达不到要求,不说别人,首先学政可能会对自己没有好感。
  狠狠的给胡千秋记上一笔,蔡如风长身而起,洒然一笑。
  “那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抛砖引玉,要做的不好,大家莫要耻笑。”
  一句话引来大家善意的笑声,人人都知道其中的难度。
  他假装深思,其实在筛选合适的作品,像有饱含沧桑之类的就不和他的年龄,弄出“老夫聊发少年狂”就是笑话中的笑话,不需要证据,别人都知道是抄袭的。
  所以一定要慎重。
  选择要合主题,主题是什么?是院试,是簪花宴,是八月,是桂花,等等,桂花。蔡如风有了选择——白居易的《东城桂》。
  外人都在耐心的等待,鲁青眼神飘忽,不知在想些什么,胡千秋心中冷笑,期盼着蔡如风出丑。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十几息后,蔡如风抬起头来,一步一句,四步踏出一首诗。
  “精彩!”学政忍不住击掌称赞。
  众人无不赞颂,满脸敬佩。
  蔡如风拱手谦虚。
  一场簪花宴就这样落下帷幕。
  胡千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蔡如风成最大赢家,不但一首诗博得满堂彩,更拜学政为师,成为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