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重建莱县
作者:遇塘而居      更新:2021-09-07 04:14      字数:4266
  新年过后王洋开始考虑在废墟上重建莱县县城。好在这次俘虏了一千多伪军,挑出三百名的兵痞和军官加上18名的日军去煤矿挖煤之后,其他全部编成劳工队进行县城的重建工作。由警察局的警察负责监管劳工队的工作,原县城的居民暂时迁居附近各镇村。王洋把这个重建工作全部交给李清河李县长负责。并且拨款三万块大洋用于重建。李清河的本意是恢复原样,这样重建工作就能快一些。以政府和师部为起点开始修建。他做了一个修建计划报告,并且呈报给王洋。王洋看过报告后认为可行,他给李清河指示半年之内莱县居民必须住进去,一年之内基本完工。李清河表示要重建一个县城这三万块大洋和这些劳工队是远远不够的。王洋也知道这些远远不够,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好在劳工队不需要工钱,工兵营也可以调上去。建筑材料也可以从莱县就地征调,免去这些人工费和一些材料费,细算算三万块还是勉强可以的。
  重建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王洋有时间就会去巡查一下。就在王洋巡查的时候,有个人跑过来向王洋推荐自己的重建意见。王洋看见有人对这次的莱县重建有想法,还是很感兴趣的。他让卫队把来人放过了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来人自报家门的说道:“师座,原学生连一排二班士兵董大宝。现县政府建设科科长。我有些重建建议想请示一下师座。”王洋问道:“你有建议为什么不向你们李县长报告而是向我报告。”董大宝回答道:“师座,我之前向李县长汇报了这个方案,但是他认为现在是战争时期,我的方案太过于庞大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王洋知道李清河的考虑是有道理的,眼下一切都是为了战争服务,不应该在其他无关紧要的地方投入太多。王洋回答道:“李县长考虑的很好,我看你就按他的执行吧。”董大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意见他继续说道:“师座,以现在的莱县的规模不足以容纳现有的人,也不利于莱县今后的发展。既然现在县城是废墟,为何不趁机扩大修建以更加适应莱县的发展。与其你以后再花费巨资去扩建,还不如现在好好规划一下,一步到位。”王洋觉得董大宝这话有点道理,莱县是自己的根基。以后发展是必须的。他现在倒是想知道他是如何规划新莱县的重建工作的。之后王洋对董大宝说道:“好吧,你把你的方案交给我,我先看看。”董大宝知道这是可行啦,赶紧把随身带着的方案交给王洋。王洋说了一声:“你这是有备而来啊。我有空就会看一看,你去工作吧。”董大宝笑了笑。
  王洋巡查完县城重建工作回到师部,晚上拿着董大宝的方案翻了翻。这个董大宝不愧是学建筑出身的,把城市的建造跟城市的发展与守卫相结合,并阐述对县城居民的生活影响、城市治安管理的各方各面写的很详细。方案指出以目前的建造方案重建莱县并不适合现在莱县的情况。现在的莱县已经是后方的抗日根据地,它已经集经济、军事、政治于一身,吸引和很多的人来这。这中间包括后方来参加抗战的学生、沦陷区的老百姓和商人。这样就不再是一个山中小县城啦。他就必须有相应的设施来承载。从而吸引着更多的人来这。之前县城的街道和建筑的设计也妨碍这治安的管理。
  最后董大宝画了一个新的县城规划图。包括政府设施、军队设施、民用设施等。具体是:南北向的一条16米宽、长10公里的主街,县政府设在主街上,它的斜对面是警察局,在警察局同一边的有电报局(靠近北面口),它的一侧是医院(靠近南门口)。王洋命名为抗日大道。东西向的一条8米宽、长8公里的街道。这条街上设置有银行、钱庄、日用百货大楼、以及王洋用来招待外宾的特意建的莱县大饭店,两条街的交界处是一家电影院、戏剧院。这条街命名为胜利大街。在警察局的后面的一条街道宽6米,命名军警路,设有八路军采办处和军统龙城站分部以及军警官员住宅区、莱县第二小学,县政府后面是一条5米宽的街道,命名为学院路设有莱县第一小学、莱县中学以及莱县政府官员的家属住宅区,在这一边的一角有个小公园。108师的师部设在东南角,旁边建有城防营的营房。
  在政府和军警官员和家属的住所设置好之外,王洋开始安置民居的设置,采用的是集中和分散两种,对于一些分重要的路段王洋采用招标的方式建设商业和民用用地。只要在不影响大的规划前提下,一切商业用地都免地税。一时间有钱的商人都开始盘算着买块地建店铺和住宅。对于那些没什么钱的县城百姓王洋是免费建民居给他们住。
  王洋想着既能都规划到这啦,那就做一回开发商。好好建一座心中的城。必要的一系列的民用军用设施都要建造。在西北角靠近地方建一个自来水公司,东北角设一个发电厂确保以后莱县的用水用电。建造排水、排污系统。修缮莱县的地道和防空洞。董大宝的设置中有建造电影这类的生活设施。王洋也知道随着这里知识分子和大城市来的人员增多,这类的娱乐设施还是要的。以前的莱县只有一个听评书的茶楼,一个露天的戏台。现在索性建一个大剧院和一个电影院,这些都是可以进行宣传抗日的好舞台。以前的莱县没有大的百货大楼,都是一些小的绸缎庄和杂货店,大一点的就是粮店。王洋建立一个百货大楼,经营大城市的日用百货。以此来吸引和留下一些大城市的人才。其他像咖啡馆、西餐厅啦,王洋本来也想建的,但是一想这个小县城还没发展到这一步。建了也会经营不好关门的。根据一些实际情况需要王洋还建了一些相应的设施。
  政府大楼采用三层的洋楼设置,警察局采用两层洋楼设置。政府官员和军警家属的住宅分平房和小洋楼两种设置。而统一建造的民用住宅都采用平房大院的设置,按每户人家的人口来分房子。为了方便管理,王洋按街道成立街道委员会,划片警员负责治安管理。在建造顺序方面王洋采用先民居,再政府设施,官员住宅,最后城墙建造。从原先制定的半年到最终完工预计三年。王洋鼓励商人参与建设。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申请用地。有些从大城市来这避难的商人更是想把大城市的一些娱乐建在这。王洋一看到是没多大的意见,不管成功与否你都的建房子。不过对于妓院、赌场、鸦片馆王洋是禁止建立的。一时间莱县开展起轰轰烈烈的重建工作。
  在这次的战争中,王府的建筑坚固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坏。只要修补一下就可以搬进去。王洋的家人都在西安,之前王洋又一直住在的师部。王府修缮完成后王洋让县政府暂时设在这里办公。而师部暂时搬到丰南镇去。为了保证进度采用多处同时施工进行。共产党的采办处和商人的店铺住宅只要不影响其他施工,允许他们先期自行进行。所以施工的进度比王洋自己预想的快很多。此次重建并不缺人手劳工队加工兵营上千人。现在还处于农闲时期。政府一号召,很多的百姓自觉进城参加建设并提出不要工钱。所以参加建设的人力多大上万人。造成的结果是建筑材料跟不上,有得时候被迫停工歇息。
  日军那边因损失惨重,不得已暂时停止对王洋进行围剿。不过他们在邺县进行重兵设防。日本人不来,西安那边却出事啦。军统很不满意王洋跟共产党的关系。为此侯静儒发电报来让王洋去西安一趟。王洋早就收到风声,这次回去。军统会对自己采取措施。他给侯静儒发报表示莱县现在百废待兴,部队损失惨重。此时不宜离开。军统本来想用王洋的家人相要挟,但是周仲乐在军政民间的影响让军统有些顾忌。王洋不肯来,西安断了108师一切的粮饷军械。现在的王洋只能一切依靠自己啦。
  莱县这次除县城被破坏外,其他各地基本没什么损失。一切设施都如常的进行着。王洋开始视察各地的生产情况,毕竟这才是他能真正扎下根的一个重要因素。王洋首先视察的就是陈建负责的兵工厂。兵工厂经过这一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黄炳忠回来后。兵工厂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提升。黄炳忠还根据加兰德自动步枪仿制出可以装填汉阳造弹药的自动步枪。在原料充足的条件下日产步枪达五支,冲锋枪一支,各式子弹总计一万发,木柄手榴弹一千枚。炮弹两发、炸药一百斤。不过陈建表示目前的制造火药的原料有,但是铜铁的量不足,这就会制约武器的生产。这倒是一个问题在日军的经济封锁下,很多物资都运不进来。王洋只好下令向莱县各地征集金属,除下生产生活必需外。其他一切金属都上交。还派部队外出袭击铁路扒铁轨,来满足莱县的钢铁需求。之后王洋参观酒精厂,同样是因为粮食的不足产量一直上不去。到是烟草厂一直保持着充足的产量不仅为部队提供香烟还进行了外销。这抗日牌的香烟还一度在国统区热销。
  王洋最后去了一趟煤矿,现在的煤矿有矿工达五百多人,负责管理他们矿警有五十人。但是由于缺乏机械,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人力。所以产量不高,还经常发生人员伤亡。王洋决定改善一下这里的状况,虽说矿工都是劳教犯和战俘。但是他们的伤亡会影响产量。再者就是为了提高产量。王洋决定派专业人士对矿井进行改造铺设运煤轨道,用机械代替人力背煤。同时修宽道路,把缴获的日军卡车改成运煤车。这样一来,煤矿所需矿工直接降到五十人。而矿警也相应的减到十人。建造澡堂,让矿工人也能每天洗澡。这些空出来的劳力除一部分表现良好的编入三团外,其他人暂时编入劳工队。空出的矿警全部编入三团。
  王洋采用分摊到各家各户制造鞋袜,衣服军被的任务。在老百姓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冬天生产布鞋两万双、鞋垫三万副、军被五千床、军帽军服一万多套。王洋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这么多的物资足够王洋部队的使用。对于多出来的布鞋和鞋垫王洋决定把它销售出去。反正以后有布料,自己境内的老百姓就可以生产出来。现在把它卖出去还可以赚点钱。王洋盘算着卖给谁,八路军太穷不会买,而且他们的鞋和袜也是靠人民群众帮忙制造的不需要。送到西安太远,不划算。卖到沦陷区,这倒是不错的地方。一双鞋而已也不是什么战略物资,所以王洋不在意卖给谁。日本人穿胶鞋和皮鞋,不穿布鞋。剩下的就是伪军啦。因为王洋制造鞋的成本低,售价就相对便宜一些。这让伪军中的采办收购了王洋的布鞋(当然他不知道,这些是从莱县制造的。要不然他也不敢要。)正是因为这鞋是莱县老百姓制造,所以有些鞋上就会绣着抗战到底,抗日救国等字样。
  买卖双方刚开始也不知道这些,直到伪军中有人穿着发现之后。这事就开始曝光啦。更多的伪军发现自己穿的布鞋绣着抗日救国,抗战到底的字样。很多的士兵之所以认识这几个字是因为共产党在各地刷的大标语。再加上王洋最近出台的一个新政策,只要是伪军协家人来投也给普通百姓的待遇,对于之前伪军的事情一概不纠。这让很多活不下去的伪军偷偷的带着家属投奔莱县。有了这个宣传,逃亡率就更大啦。龙啸天见自己的部队逃亡率增加,发现是这批鞋的原因。下令抓拿军需采办进行法办。同时收缴下发的布鞋。这让王洋的鞋产生了滞销。不过绣着抗日字样的鞋转卖到后方恰恰引起了热销。民众以此来表达对抗战的支持。春耕过后,老百姓又开始进城参加建设。直到秋收前,莱县的新城民居建造基本完成,只要把街面和周边的基础设施完善。老百姓就可以住进去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