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113
作者:
圆月一弯 更新:2020-12-05 15:23 字数:4737
张辽试探着与探马一起往许昌城门口来回奔了一圈,城内守军反应很快,围截欲拦,却不挡他快马长槊,又有军令森严,只从后追击了数里便调转折返,队列井然,进退有序,一面飞马报到荀彧案前。
许昌城门内外的百姓在来回的马蹄兵戈声中被驱散,城外护城河上的吊桥缓缓拉起,整座城池,摆出一派防御姿态。
然而只过了没多久,吊桥又吱吱嘎嘎地落下来,城门依旧大开,除了城墙上头严阵以备的兵士在墙垛后执弓箭待命,一切又似恢复到了周瑜到来之前的样子。就连方才被驱散的百姓,也挑着担,推着车逐渐又恢复了进进出出的熙攘热闹。
傍晚时分,一支十数人的队伍从城中出来,当先一人宽袖长袍,高骑于马上,没有华服高车,但所过之处,城门口的兵士尽皆伏身行礼。周遭不知情的百姓先是纷纷好奇相互询问,也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这是荀令君。”呼啦啦立刻一片人让出条路来,向这位年不及四十的尚书令施礼。
荀彧翻身下马,朝四周做了团揖:“诸位有礼。”
不等他走到周瑜的营前,周瑜早得到消息,只身迎出来。
荀彧身材高瘦,目光平和,宽袖飘摇,周身全无半点锐利锋芒。他遥遥看到周瑜便抬手施礼,面上的笑容诚挚随和。他来得突然,却仿佛一个远道来访的老友,行止沉稳,又不失亲近之意。
凭徐州下邳一战定江东之势,又袭夺寿春,平江夏,周瑜如今已是声名远扬的江东名将,然而荀彧成名更早。这位被曹操呼为“吾之子房”的尚书令素有“王佐之才”,执掌政事,总理军务,为曹操定下奉迎天子的战略,奠定其从此挟令诸侯的巨大优势,气魄宏达,谋断准确。
周瑜也没想到荀彧会亲来,论声望,论官职,论成就,论胸中才学,他都应执此晚辈礼出营相迎。
荀彧极为谦和,连道不敢,又将身后所带的兵士全部留在外面,身携幽然暗香,独自跟周瑜走入营中。
骑兵擅冲锋而不利防守护营,故而周瑜将营寨选在一片稀疏的矮林之后,砍去杂草,再用泥石隔出一道放火带,以起伏的坡度为掩护起帐列营,营中战马成群,马槽就置于营门后,如遇敌袭,只需将士跃上马背,斩断缰绳,就能立即列队成阵。
荀彧大大方方四下环顾,周瑜也大大方方任由他看,甚至军中将士正在进行的操演也没有因此停下分毫,心里不禁也佩服他独身入营的胆识。
“谁言南人独擅舟?”荀彧目露赞许感叹之色,“看都督此营,深得骑兵步寨之妙,纵曹子和在此,想也不过如此。”
曹纯曹子和是曹操麾下虎豹骑的统领,先说南方将领素有不擅马战之名,再拿最精锐的骑兵统帅与他相比,抑扬之间,实为盛誉。
周瑜却没有故作谦逊,淡然一笑,坦然道了声谢,应下这赞誉,将荀彧请进军帐中。
外面天色渐暗,帐内灯火通明,荀彧与周瑜对坐案前,也不绕圈子再多寒暄,就开门见山直言道:“都督纵为世间名将,但若要帧酢踱些人马朝夕之间攻取许都,恐力有不足。更上蒙袭都城,悖逆天子之名,下担背毁盟约无义之责。而久攻无功,于军中士气又有所不利。曹公与袁绍相持官渡,虽敌十倍之兵,却有胜局在望,到时候,都督退兵,必为追击,不退,则腹背受敌,有此三害,彧心中甚惑,明若公瑾,又怎会不辨得失,举兵来此袭城?”
因人数不多,又都是骑兵马队,周瑜的这个军帐支得随意,并不似往日的中军帐那般宽敞。四面帐幕低垂,两人两案,周身的空间就略显狭小了。而正是由于空间不大,荀彧衣袂上的熏香气息更是明显,暗幽浮动,仿似随着微颤的火光铺陈开来,衬着他腰背笔挺,肩膀瘦削,犹如寒梅风骨,傲立风霜。
明明是来游说周瑜退兵,这一番话却连捧带劝,说得极有水平,委婉谦和,又言明了厉害,可谓绵里藏针。
他所言的“三害”,周瑜心中自然知晓。
事实上,在那一段没有李睦的梦境中,孙策就欲趁曹操与袁绍官渡苦战时偷袭许昌,除了无盟约之言,他劝阻其北上的理由也差不多正如荀彧方才所言。然而,此番兵出许昌,试探曹军虚实是一方面,迷惑袁绍在阵前全力攻曹又是另一方面,而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件事,是李睦提出来,他又从来没想到过的——正着落在荀彧身上。
“瑜此来,不为许都,只为令君耳。”周瑜轻然一笑,也不管荀彧脸上露出的讶然之色是真是假,还是根本就不信他的说法,为他斟满一盏茶,做了个请的手势,“令君佐曹公,若欲为当世管子,则瑜即刻拔营继续北上,也助曹公一臂之力。而若令君志在姜尚……则瑜纵米分身碎骨,也定要拿下许昌,救天子与囹圄!”
管仲与姜尚都是古之圣贤,但两者的区别,前者辅佐齐桓公成就一方诸侯,奉迎周天子,君臣之义,从不有逾。而姜尚则是辅佐周文王推翻殷商政权,创数百年之基业。
不论其他,一个在天子暗弱的年代依旧终身奉行君臣之道,另一个则辅佐明君另立新朝。如今汉天子正如旧时暗弱的周天子一般,周瑜的言下之意很清楚,若曹操原恪守人臣之道,不生谋篡之心,那他与曹操之间的盟约依旧作数,他立即北上攻打邺城,乱袁绍军心,相助曹操。而若荀彧要做姜子牙,那曹操自然就是最后将会称帝的周文王,他今日死战许都,无论如何都要拖垮曹操。
荀彧闻言不由微微一愣。骑兵不宜攻城,他入营又不曾见到大型的攻城器械,就算周瑜所领这支兵马骁勇更胜虎豹骑,也断不可能撼动许都城门分毫。可见其意确如他所言,不为许都。但只要许都生兵戈,远在官渡的曹操必然心中难安,军中的士气也定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以少击多,若再临军心不安,对战袁绍,焉有胜算?
但任他心生七窍,也万想不到周瑜居然会暗指曹操有不臣之心。
“曹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纵身居高位,实是退让不可守也,非有异心耳!”此事实重,荀彧直起身,敛了笑容,目色坚定,“彧虽不才,却为汉臣。愿效曹公为明主,实乃敬他行事果决,有一扫寰宇之雷霆势,为当世能臣。周都督何以以此大不韪之罪相加?”
周瑜眉梢轻轻一挑,忙道一声不敢。
说实话,刚听李睦说曹操有不臣之心时他也觉得荒唐。曹操此人,心思诡诈又极要面子,专权跋扈,铲除异己,都是必然,但若说他不臣欲反……
周瑜却觉得他权势再大,也绝不至犯下这种自毁后路的错误。
但李睦一句“他不为自己考虑,总要为曹丕考虑。他不想做皇帝,曹丕却未必不想”仿佛黑暗之中骤然点亮的一星火光,令他猛然惊觉曹操已快近半百之年。
荀彧和他一样,目光都只放在曹操身上,他以曹操为对手,而荀彧以曹操为主,他们都忘了一直躲在曹操背后的公子丕。而李睦一心等孙绍长大后交权,故而抬眼就往后再看数十年,比起曹操,她却是将目光聚焦于显然会成为孙绍最大对手的曹丕身上。
周瑜也不点破这其中的问题,起身长揖:“瑜得令君一诺,今夜便拔营北上,贸然而来,扰许都百姓心惊,兵马徒奔,劳动令君远行,实在惭愧。”
荀彧也没想到他说走就走,竟真的只是来要他一句话证明曹操无叛汉之心,真的要助曹操袭扰袁绍后方。
微微一愣之后,连忙长身站起回礼:“都督有此拥立汉室之志,彧深佩君心。”他心思缜密,心念飞转了数圈,也想不出不妥来。
周瑜原本就是佯攻许昌,实取邺城……实捡便宜……
本就是一片真心实意,当然没什么不妥。
☆、第一百三十一章
荀彧沉思片刻,他是当世智者,却不是神算。以如今曹操所占的局面及其处世的态度来看,确实看不出任何不臣的野心,所以周瑜此举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但除此之外,江东军的盘算他都能料知八九分。攻许都也好,袭邺城也罢,都是想要在相持的官渡之战中寻获最大的利益。袁绍兵多将广,但人心难聚,发现江东出兵,定遣使许以好处,避免两头作战。而对于曹操而言……他听闻周瑜领军到来,不也亲来游说,甚至准备好了不等江东充作聘礼的粮草到达,就立即将曹操之女送嫁,以示孙曹联姻的诚意。不求同抗袁绍,只要江东持中,待曹操顶过这一阵,袁绍兵力疲惫,自能出现转机。
“夜色行军终不利,都督若不以彧失礼,还请多留一夜,待彧携资物犒军。”袁绍在许都内也定有细作,今日他出城,以及稍后犒军的消息传回袁营,紧接着再有周瑜袭邺城,那就该轮到袁绍在官渡头疼,进退两难了。
周瑜朗声一笑,朝荀彧深施一礼:“瑜北上时,我主有一言令我带予令君。江东孙氏,永为汉臣,若有朝一日,曹操心中再无汉天子之尊,我江东之门,随时向令君而开。”
荀彧洒然一笑,对他而言,他素以汉臣为则,人所尽知,周瑜言指曹操不说,就变成了离间之语。况且,他主孙绍年不过七载,纵使年少早慧,也不至说出这等话来。但于此时,他自然不会反驳。只朝周瑜再行一礼,告辞欲出。
不想周瑜目光微闪,忽地又出言:“公事既毕,瑜有一桩私事,不知令君可否垂聆相助?”
荀彧看他神色有些迟疑,不觉心中一动:“都督有何为难之事?但言无妨。”江东主弱臣强,孙权和周瑜之间的争锋,他也有所耳闻。
正暗思周瑜是否要提及此事,不想却见他眼中情愫缱绻,笑意柔和:“拙妻爱香,却又道世间香料多可为药,为药者又多带三分毒性,不可胡乱混用,久闻令君擅调香,不知可有那与身体全然无害之香……”
套人情这一招,不仅仅只有李睦会用。周瑜与孙策少年相交,孙策为孙坚长子,故得继其位而领其兵,而周瑜能于一众老将之中掌重兵,立威信,只凭着战场之功和与孙策的交情自然是不够的。
荀彧这回是真的一点也没想到周瑜所谓的“私事”竟是如此,愣了好一会儿,见周瑜神情诚挚不似作伪,才哈哈大笑:“好一个周公瑾,多少人道你风流人才,乃佳婿之选,却不知你何时已暗地娶妇!”
他为曹操谋定大事,若不知人,如何度势?故天下英豪的出身来历,性格为人,他都如数家珍。周瑜少年成名,才威震于数地,又屡次在曹操手中讨得便宜,如此人物是否成婚,他怎会不记在心上?
周瑜闻言只是摇头,解释道:“不瞒令君,瑜刚下了婚书,还未成礼……只此次兵事紧急,只得暂缓……”
饶是荀彧惯有应变之才,也不觉一时无语——还没成礼,就一口一个拙妻了?
如今的年轻人……
他顿了顿,摇头失笑:“区区香料,不足挂齿。彧数年前为内子调得一香,适女子血脉调行,安神宁气之用,有助经络行畅,子嗣绵延。若都督不弃,我稍后就遣人送来。”
周瑜听前两句时还暗暗点头,想到李睦又是焦虑劳神,每月还有几天定要腹痛,他也私下里问过张仲景,得到的就是血气不畅,内机不均,只能长期调养,少寒避疲的结论。荀彧的香料,听着正适合她用。
但不想后面居然还有一句“子嗣绵延”,周瑜不由一愣,耳尖发红。
过了皖城,就遇上了甘宁派来迎的兵马。换马上船,进入江夏地界。
文聘欲袭孙权换得扭转江夏局面的机会而最终无功而返,州陵精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在荆州掀起一阵轩然巨浪,烧在州陵军身上的一把火,仿佛一直烧到了襄阳城内,主战主和吵成一片。
刘表一时难断,南郡与江夏相邻的几座城池已然率先爆发了数场小规模冲突。因而甘宁坐镇阵前,没有来迎李睦。
也正是因为如此,黄月英才得以见到李睦。
荆州几大世族里,除了一贯沉默的庞家依旧沉默以外,原一直不合的蔡瑁与蒯良此番倒是出奇意料地都站到了相同的立场上。主张对江东应以安抚为主,若轻启战端,不能速胜,必是两败俱伤。到时候,待曹袁之争分出胜负,荆州则无余力再与其周旋,甚至还极有可能引来益州刘璋的趁虚而入。
但以黄忠为首的黄氏一族却是坚定请战,夺回江夏。
黄忠与黄承彦为一族两支,平日里虽交往不多,但毕竟都姓一个黄,黄承彦不理政事,但因与刘表连襟,黄忠虽在荆州的势力影响远不及此二人,但因这一层关系在,声势不小的同时,也把襄阳城里愈演愈烈的争论引到了黄承彦身上。
州陵军一战后,李睦并没有刻意留难徐庶,任他去留。徐庶回到南郡时,恰逢黄月英与庞氏的联姻又被提了起来。
他本就不是安安碌碌之人,少年任侠的热血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沉淀,却于知道此事的一瞬间又冒起来。
因黄承彦极少参与族中事,故黄月英的教养也与寻常世族出身的女子不同。黄承彦仅此一女,从未有过用女联姻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