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商路
作者:依何      更新:2020-05-11 21:57      字数:4521
  得卧龙者得天下最新章节!
  出征鲜卑的大军一走,昔日热闹的洛阳便沉寂了下来。考虑到我的身体日渐笨重,刘曦很体贴地给我放了长期产假,将朝中一切事务都压在了刘协和庞统的身上。
  刘协有些受宠若惊:“陛下命臣主持洛阳事宜,似有所不妥……”他是废帝,主动让贤后自知身份尴尬,虽然也上朝听政,但一心顶着王爷的头衔混吃等死,实在没有料到今生还有手握实权的一天。
  刘曦拦住他,摆手道:“你我兄弟,莫管他人言语,我只知我信你便已足够。”
  一句话,将刘协说地泪流满面。
  虽然在形势所逼之下日趋消沉,但曾几何时,刘协也是有雄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即使刘曦比他更适合当皇帝,但不能为国家的发展尽力,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现在刘曦愿意给他机会,他恨不得每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以报。
  作为曾经的天下之主,刘协对这个国家有着最深刻的感情。他在位时没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天下大统,他比任何人都希望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这是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本质上来说,刘协是一个很符合正统社会要求的皇亲贵族,他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即使被刘曦抢了皇位也毫无怨恨,对于最近盛传的皇嗣流言也毫不关心。在他看来,刘曦正处壮年,病情尚有治愈的希望,以后极有可能诞下亲子。他多次表示并不希望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刘曦,因为万一刘熙兄弟被立为太子后刘曦又恢复了生育能力,那么过继的太子与刘曦亲子之间势必会有一场恶战。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刘协并不认为他的哪个儿子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所以,当刘曦提出要将他现有的三个成年的儿子带去打北蛮的时候,刘协没有半句阻拦。他的上半生处于颠沛流离之中,满腹心思都投注在复兴汉室的雄伟目标上,对膝下的几个孩子疏于管教,待醒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刘熙三兄弟虽然野心勃勃,但既未理过政也没领过兵,对于治国之道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想主义阶段,空有抱负而无与之相配的能力。如果外出历练能让他们认清现实,又何乐而不为呢?
  刘协是当过皇帝的人,在曹操的阴影下苦心孤诣了十数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傀儡的滋味。以刘熙兄弟的能耐,是完全控制不住郭嘉、孔明、庞统、司马懿等一干能臣的,刘曦历经千辛万苦方才从各路诸侯的手中收复大汉江山,如果因为皇位交接不当导致大权旁落,刘协自觉无法面对刘家的列祖列宗。在他心中,哪个刘家人当皇帝不要紧,要紧的是平安汉不能再次重蹈诸侯乱权的覆辙。
  “娘,你不知道,二舅舅最近就跟吃了十全大补丹一样,朝议一开就是一上午,还经常留了臣子在宫中用午膳,吃完了继续议事,一月三十天从不间断。”我正处于产假中不用上朝,诸葛瞻却每天都要去金銮殿中点卯。不同于刘曦雷厉风行的早朝风格,刘协的性格较为优柔,一旦遇上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必要听取多方意见后仔细推敲,方才能做出最终决定,无形中拉长了早朝的时间。
  朝臣上朝的时候是没有座椅休息的,像诸葛瞻这种身体壮实的皮小子还好,许多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的老臣体力不及,多有抱怨。坊间甚至有名为《早朝谣》的打油诗传出,调侃刘协让文武百官“站了一上午,还有一下午。”据闻许多臣子因为担心上朝过程中憋尿,早晨出门前连茶都不敢喝一口,赚来的那点薪俸全是披星戴月换来的辛苦钱,十分不容易。
  不过,虽然朝臣们怨声载道,但刘协自己以身作则,其他人就算有再多的意见,也只能囫囵个地吞回肚子里去。
  放眼朝堂上下,只有我一个人优哉游哉地缩在公主府里躲清闲。
  “弟弟,你以后一定要乖乖地,要听我的话,这样哥哥也会待你好的。”每天晚上,诸葛瞻都会对着我的肚子念叨一遍弟弟,美其名曰“胎教”,不断挑战我的忍耐力:“什么叫他乖乖的,你就会待他好?如果他不乖,你就准备虐待他了吗?”由此可见,诸葛瞻就是个自私自利的熊孩子,哪怕是血脉兄弟,也不能妄想得到他无条件的关爱。
  最令人气愤的是,诸葛瞻还觉得理所当然:“他如果不乖,那我当然要教训他啊,熊孩子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嘛!”那理直气壮的模样,真让人手痒痒。
  到底谁才是熊孩子啊!
  我肚子里的第二胎可比诸葛瞻有福气多了,没有舅舅无故失踪这样的糟心事不说,连刘曦出征鲜卑都捷报频传,形势一片大好。孔明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关外战事顺利,他也就有了空暇给我写信,随着家信而来的除了例行的平安问候,还有行军沿途所经城镇的各种奇闻异事与珍奇特产,令我惊奇不已。
  虽然郭嘉和孔明联手将此次平安军出征包装成了“不堪北蛮各部落在边境的时不时骚扰,故怒而出兵反击”的“义战”,但刘曦此行实质上却是一场侵略战,抢夺战败方的资源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孔明的掠夺天赋早在当初的土匪窝盛阳寨就展露了头角,如今遇上了手段同样高端的刘曦和郭嘉,三人配合无间地把沿途所经过的所有地皮都搜刮了一遍,所过之处连根针都没给当地土豪们留下。
  打土豪分田地什么的,刘曦做起来实在驾轻就熟。他深谙收拢人心之道,只从指甲缝里漏出些蝇头小利,便赢得了当地大部分穷苦大众的拥护。
  鲜卑人生活条件落后,部落之间相互的吞并、整合、背叛稀松平常,贫民百姓在各部落间辗转买卖屡见不鲜,所以当地人对自己所在的部落并没有很深的归属概念。谁能够让他们吃饱饭,谁就能得到他们的追随爱戴。更何况刘曦不要求鲜卑人的完全诚服,只要他们承认受平安汉的统治、愿意接受朝廷任命的官职,鲜卑地界内的一切就与以前并无不同。
  刘曦很清楚,平安汉虽然武力强劲,但多年战乱之下综合国力远未达到强盛的程度,攻下鲜卑不难,要统治好鲜卑却极其不易。目前的情况下,“鲜卑人治鲜卑”是最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先划下地盘申明主权,一方面又有计划地派出官员、教员对鲜卑人进行汉化,让他们认同汉人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融入平安汉的大家庭。
  据说,刘曦传授给牧民的一些草原生存小技巧,十分受当地人的欢迎,而来自于北蛮的品质优良的中药材,也在洛阳掀起了一阵求购飓风。
  “公主,听闻兄长从鲜卑搜罗了不少好东西,怕是连府中库房都捉襟见肘了,妾身愿为公主分忧。”人人都知道从北蛮远道而来的奇珍异宝被源源不断地送入了盛阳公主府,但真正有胆子在孕期上门打扰我的人凤毛菱角。可是俗话说“口袋里揣了包子,就别怪被狗惦记”,公主府的门槛再高,也有几个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穷亲戚无法扯破脸。押着重车进入公主府的镖师们连屁股底下的凳子都没坐热,盯着公主府虎视眈眈了许久的林月洁就进了门。
  她来为林家的商铺求一条生路。
  虽然号称百年商号,但林家这几年的发展并不好。她家的根基在南阳,可是林月洁跟着诸葛均长住岚山,南阳的店铺已经很久未回去巡视过了。早年他自恃与皇家联了姻野心勃勃,对洛阳、开封、许都等几个大城市势在必得,林氏分店扩张迅速却没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控制,出了几桩掌柜捐款私逃的案子后造成了巨大亏空,大伤元气。后来,她又想走孔明的路子将林家包装成平安汉的第一大皇商,可惜孔明不愿为了她背负上徇私的名声,也看出她并没有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头脑,因此婉言相拒。因为这件事,诸葛均与林月洁的关系愈加疏远,林月洁认为诸葛均只顾兄弟情不管枕边人的死活,而诸葛均又觉得林月洁不知天高地厚只会给亲戚们添乱,两人口角不断。
  几年前林月洁越过诸葛均私自将诸葛绢定给大商户关家的少爷做媳妇,以换取关氏的百万五铢钱注资,已经触及诸葛均的底线。其实平心而论,关小少爷家财万贯,样貌课业在同龄人中都十分出众,与诸葛绢也年纪相仿,两人结亲称地上是一段男才女貌的佳缘。可惜林月洁看不起商户,虽然说定了女儿的亲事,内心里却自觉是低嫁了诸葛娟,一直瞒着诸葛均暗箱操作,唯恐走漏消息被丈夫搅黄了婚事。
  若非当时林家周转困难,林月洁急等钱用,她也不会甘心将嫡女嫁为商人妇。
  看在关小少爷出众的人才份上,林月洁若是在说亲阶段就跟诸葛均好言好语地商量,诸葛均恐怕会乐见其成,但她心中有鬼先斩后奏不说,还恬不知耻地收了关家的“聘礼”,其行为与卖女儿已经毫无区别。
  诸葛绢再好,林月洁收了人家那么多五铢钱,将来她在夫家还有什么底气挺直腰板?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人心就是那么奇怪,虽然十月怀胎生下了诸葛绢,但是林月洁从她落地的那一刻起就不喜欢这个唯一的女儿,反而对胞妹林月萍掏心肝地好。当初她求我替林月萍做媒不成,费尽心机四处钻营,终于拿出大半的家产助林月萍成功当上了官太太,直接导致了之后几年林家的资金周转不灵。而林月萍任性骄纵,嫁人之后不仅不知收敛还变本加厉,最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夫家,连尸身都没给林月洁瞧见。
  林月洁恨不能将对方抽筋吸髓,但人家一口咬定林月萍是染上重病死的,而且手中握有她在世时折磨死小妾、划伤小姑子的脸、谋杀妾生长子的铁证,不管林月洁告到哪里,都不占理。
  那些用壮汉抬去林月萍夫家的嫁妆,自然全都打了水漂。
  林月洁赔上了妹妹,又散尽了家财,在林家商铺规模急遽萎缩的情况下,不得不舔着脸上门来求。
  帮我销货只是借口,如果我答应牵线,哪怕只值百铢的货物,她也乐意拿出千铢给我。她求的是北蛮当地信得过的供商渠道,借着大战的东风,鲜卑商品在洛阳大受欢迎,只要能将货物成功运达便不愁销路。
  可是这其中数万里的距离,若没有丰富的押货经验,十有□□会在途中被杀人越货。
  北蛮货的利润虽然诱人,但以林家如今的实力,根本没能力接这样的生意。
  我随口说了几个北蛮货商的名字,想了想,还是规劝道:“弟妹家原本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即使有些风波,只要下番心思,仍旧大有可为。”隔行如隔山,得陇望蜀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头都不着好,还不如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回南阳收拾旧山河……
  谁知林月洁一句话就将我呛了回来:“妾身自有分寸,多谢公主关心了。”
  ……我以后绝对再也不会关心你了,好走不送。
  其实如果孔明和诸葛均有意拉林月洁一把,林家不会落到如此境地,但似乎这兄弟俩都热衷于纵着她作死,恨不得让她把家产败光才好。
  我依稀记得,当年孔明出面帮吕老四保的那桩媒,女方正是关家的女儿,要说里面没什么猫腻,就是傻子都不信。而且那年林月萍死后,我曾在公主府里见过她的公公一回,当时他站得远远地向我行礼,眼中充满了戾气,似乎是刚被孔明敲打了一番。之后,府中的库房里就多了许多来历不明的财物,虽然未曾见过具体名录,但听秋爽说似乎有些女儿家常用的金钗步摇,前后一联系,十有□□是林月萍当年的聘礼……
  至亲至疏夫妻,也许是事涉林月洁的关系,孔明从来不曾与我具体提过其中缘由,而我平日里忙碌非常,根本也没时间去搭理林家的破事。
  于是我乐得糊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有孔明和诸葛均这两兄弟在,林家的败落已经板上钉钉。
  不。也许,哪怕没有孔明和诸葛均,林月洁也守不住祖上留下的产业,昔日令人艳羡的万贯家财,全都便宜了他人而已。
  孔明和诸葛均只是帮诸葛绢抢回了属于她的东西,我毫不怀疑,等她出嫁时,诸葛家为她备下的嫁妆将是前所未有地丰厚,远胜当初关家送出的百万铢聘礼。
  而林月洁的晚景,是可以预见的凄凉。
  真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