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作者:刹时红瘦      更新:2020-11-25 00:39      字数:5657
  “这事儿呢,便是不先禀知皇上,你也该和太子妃商议,问我的主张有何意思?我这一双膝盖骨都埋在黄土底下了,日后还能替你们婆媳主持宫里的事务?”
  “妾身是担心,毕竟询儿媳妇而今只是太子妃。”
  “皇上把国政都交给了询儿主理,内宫事务太子妃也确该历练着了,册封大典都已经举行,你还在瞻前顾后?也好,我这把老骨头横竖闲着也是闲着,就再为你分担一回吧,请太子妃来,咱们娘几个好好剖析下这件命案。”
  圣德太后一边又拉了春归的手:“这事小顾正好擅长,也替太子妃出出主意。”
  春归是巴不得掺和的。
  ------------
  第714章 又惹“妒嫉”
  明珠从始至终都不知晓春归遭遇珍珑杀局这件事,她且以为春归是一直住在慈宁宫呢,因着太子还未迁入慈庆宫,明珠也无法日日来慈宁、寿康两宫问安,所以今日见春归在慈宁宫宫门处相迎,她尚觉得顺理成章,也不问王太后和敬妃因为何事召见,只拉着春归问“近日还好”。
  春归笑着应道:“娘娘是听说我因暗疾而至子嗣艰难,留我在宫里,是为让宫中的女医替我诊治。”
  这话倒也不假,从万春苑解禁后,自从当真来了慈宁宫,圣德太后的确请了于妇人症上颇有经验的女医替春归调治身体。
  “姐姐还年轻,子嗣之事也不用急于一时,放稳了心好生调养才是。”明珠一边安慰着,又听春归问起小皇孙来,一边笑应:“最近可以抬头了,和他说话,吚吚呀呀回应的时候也更多,昨儿晚上殿下抱着阿鲤逗趣,阿鲤皱着张小脸儿,大嗓子喊了一声出来,殿下硬说他是喊饿,自夸了半天呢,说什么虎父无犬子,多大点儿的小儿就学着说话了。”
  两人说说笑笑一齐进了偏厅,王太后先问说什么这么热乎劲,于是明珠又把阿鲤的“进步”说了一遍,王太后也觉得好笑:“阿鲤的确像他老子,六郎小时候就这样,饿不得,一饿就臭着脸,喊几声还没讨着奶吃的话,还会用脚踹人呢。”
  这样闲话家常几句,才又言归正题。
  明珠的态度倒比敬妃坚决得多了:“再是宫人奴婢,也是关系一条性命,不该马马虎虎就这样过去,便是宫人该当罪责,且也不应任由嫔妃私下打杀处死,应上报宫正司判处,当然贵妃娘娘是声称葵钏是投井,而非打死,未经察实自然不能问罪于贵妃,却也不应只听贵妃一面之辞便断定葵钏就是投井自尽。”
  “可贵妃娘娘那性情……若是宫正司前往永宁宫纠察,恐怕贵妃不会服气,就又得闹出风波事端来了。”敬妃一脸的犹豫和忧愁。
  “不能因嫔妃性烈便置之不问是非黑白,否则宫规律法岂不只能拘束好脾气的人?母妃而今既奉圣令执掌内宫事务,理应与崔宫正一同理断葵钏命案,核实葵钏究竟是
  投井呢抑或是被谋害。”明珠仍然坚持。
  敬妃倒也不怪明珠顶撞她,只讪讪笑道:“我这性情过于谨小慎微,还真不及明儿刚强。”
  王太后见她们婆媳之间确然未因意见不合便生龉龃,竟也“落井下石”:“你从前位置不同,谨小慎微当然不算缺点,可而今你的位置和从前可不能同日而语,遇事就应该刚强,尤其不能在原则底限上妥协退避。罢了,我也知道按你的性情,让你随境而迁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件事啊,莫不如便让明儿出头,你就在她身后做好靠山,给予支持就是,这靠山你可得做稳了,不到万不得已,莫来打扰我这老人家的安静。”
  敬妃和明珠齐声应喏。
  王太后又推了一把春归:“我看你和明儿,如今处得和亲姐妹也无甚区别,你既然都赶上这件事端,这回便给明儿做回臂膀吧,还是那句话,不到万不得已别来扰我清静。”
  春归也应喏。
  于是敬妃领衔,她们三个就这样“突击”永宁宫去了。
  萧宫令扶着王太后至廊庑下,还特意摒退了闲杂,才道:“若陶才人梦卜确乃实情……”
  “小顾容貌生得美,且心性又正,刚柔并济智计不俗,真要是和兰庭的姻缘不成,被沈氏荐我跟前儿,我确然会将她许给六郎,这自然也是因为看明儿和她都是好孩子,不至于互相仇视争宠夺权,六郎能得这样一双妻妾,内闱之事,何至于如皇上一般混乱?”
  “奴婢而今却觉担心,就不知太子殿下……会否因此遗憾行为不智之事。”
  “不仅你担心,我何尝不是忐忑不安,我自己养大的孩子我能不了解?六郎啊,有时候也的确一根筋!可如今他已然是居东宫的储君了,我还能再劝他放弃权位?我唯一觉得侥幸的是,无论小顾还是兰庭都是聪明人,他们夫妻两个又都心正行端,也确然是……虽然阴差阳错成就的姻缘,认真是两相倾心有如连枝比翼,我说句实话,我就不指望六郎能豁达放手,我啊,唯有指望兰庭和小顾二人可以机智应对,打消六郎的妄执。”
  萧宫令笑道:“其实娘娘也能震慑太子
  ,奴婢无非杞人忧天而已。”
  “震慑又有何用呢?那都是一时,我这把岁数了自己都不知啥时候一命呜乎,光靠震慑能拘束六郎多久呢?今后的天下,指望的都是六郎他们这一代年轻人,更何况内闱之事。人不能不服老,我们也都年轻过,我过去还有冲动之时呢,别人不知阿萧难道不知?我啊,弑君弑夫的念头几乎摁捺不住,要不是你替我摁着,说不定我早就和先帝同归于尽了。”
  萧宫令:……
  她好像记得自己都险些没忍住联合一帮宫人谋杀先帝。
  “我们啊,互相摁捺彼此的冲动,也终于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王太后笑道:“那时就怕先帝比我们命长,天可怜见,到底先收了他归西。”
  “娘娘,而今再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当真妥当么?”萧宫令苦笑。
  “不说了不说了,今后也都不再提起了,我啊,现而今就盼着小顾别像我一般命苦,早日调养好身体,就不提开枝散叶的话,论是儿郎还是女孩,总归能有兰庭和她的骨肉在膝下承欢,小顾喜欢孩子,今日啊,听明儿提起阿鲤的时候,瞧小顾那两眼放光的可怜样。”
  萧宫令“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连老奴这样终生未婚,也从来不奢想膝下有个一男半女的人,瞧着顾宜人的神情都心疼呢,娘娘就放心吧,东方女医最擅长的就是妇人症,且也说了顾宜人只不过是葵水初来的时候就没保养好,并非顽疾,按她开的方子慢慢调养着,有八成希望。”
  王太后颌首:“东方氏可不像那些油滑的医官,光会说些好听话,当年替我看诊,唯有她敢说我得的就是顽疾,子嗣无望,她要说小顾好生调养便能好转,就是实打实的大实话,无非就是再等几年罢了,对别的人也许不算好事儿,对小顾却不一样,兰庭护得住她,还怕等不起这几年?所以女人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得嫁良人,还别说陶氏恨得咬牙切齿的,就连我,都妒嫉小顾呢。”
  萧宫令:……
  娘娘这一定是自嘲,看她把顾宜人当作自家晚辈般疼爱,这是妒嫉?那就让这样的妒嫉来得更凶猛些吧。
  ------------
  第715章 神智不清
  郑贵妃此时正在陷入昏睡。
  所以当敬妃率领着太子妃及崔宫正、春归“杀到”永宁宫时,永宁宫的掌事女官吴氏,只好相求钱昭仪来“掠阵”,而钱昭仪也果然不负跋扈的名声,和明珠进行了一场唇枪舌箭。
  “太子妃而今还未掌宫务吧,为区区宫人之死,跑来永宁宫兴师问罪是何道理?”
  “宫人亡于永宁宫,敬妃娘娘及崔宫正有权核实,娘娘为历练妾身,允妾身监察此案,钱昭仪却无故阻止,才是有犯宫规。”
  “葵钏是自己投井的而亡,贵妃娘娘有何过错?总不能贵妃娘娘作为一宫之主,连斥责笨手笨脚的宫人也犯宫规吧?太子妃,敬妃固然为太子庶母,品阶尚在贵妃娘娘之下,敬妃毁谤娘娘亦为大罪,更何况太子妃身为晚辈却大逆不孝!”
  “妾身何曾指控贵妃娘娘犯过?只不过质疑钱昭仪阻拦敬妃娘娘及崔宫正核实禁内命案,有犯宫规,钱昭仪却牵连贵妃娘娘,谤陷妾身大逆不孝,钱昭仪是何居心?”
  “我为太子妃庶母,太子妃竟敢冒犯?!”
  “内宫礼法,自来依循品阶,妾身敬钱昭仪为亲长,故给予礼遇,却在钱昭仪看来妾身反而是冒犯!本宫敢问钱昭仪,玉牒宗谱,太子殿下嫡母为皇后,庶母为敬妃,钱昭仪何时得享东宫庶母之尊位?”
  春归微不可见的抿了一抿唇角,极其欣赏明珠的机辩。
  此时礼法,虽有庶母一说,且丧服制还规定诸子当为庶母守制,但先不论皇室宗亲了,就算在普通世族,可不是所有妾室都能享有庶母这一称谓。就拿太师府作比,杨氏为赵太师妾室,是载入族谱的,名下育有二子,即赵清城与赵淅城,所以杨氏为这两位的庶母,赵江城与赵洲城两位嫡子,乃江氏所出,基于礼节,可以称杨氏为庶母,直接称杨氏为姨娘也并不违犯礼法孝道,且嫡子也不用为杨氏服丧,倘若杨氏寿终,该当服丧者只有赵清城、赵淅城及其妻妾子孙。
  好比春归是太师府的嫡长孙媳,礼节上愿意称杨氏为庶祖母,但要若杨氏真摆起尊长的架子威逼春归,宗族首先不容的是杨氏,这就是妻妾有别,嫡庶有差。
  而于皇室而言,内命妇的尊卑是按品阶制定。
  皇后无品,于内宫享帝王之尊,除了屈服于同样无品的太后之下;而皇后之下,太子妃尊为一品,跟着才是皇贵妃、贵妃、诸妃、诸嫔。
  也就是说明珠的品阶,其实甚至高于敬妃,不过太子记于敬妃名下,敬妃作为太子庶母,同样为明珠庶母,明珠理当对敬妃持孝。
  郑贵妃于太子、太子妃而言都不存在庶母之尊,更何况钱昭仪?
  本朝的昭仪,位列诸嫔之下,甚至不具品阶,要真按礼法来说,宫里的尚宫、尚仪等等女官,完全可以对钱昭仪加以训诫,更何况堂堂太子妃殿下?
  诸多命妇而言,有哪些敢称殿下?
  无非太后、皇后、太子妃、诸公主、亲王妃、郡王妃而已了。
  纵使位享皇贵妃
  之尊,亦不能被称殿下。
  钱昭仪是何处境?当弘复帝驾崩,她都可能难逃殉葬,且绝无可能附葬帝陵附祀太庙,根本没有资格在太子妃面前摆庶母亲长的威风。
  当然,绝大多数如钱昭仪一般的皇室姬妾,她们并非不知悉这些规制,但她们完全将规制视若无睹,也是因为长久以来,礼崩乐坏,就像多少士人尚且以为位高权重就能胡作非为一般,禁苑深宫里的女子,更加不将礼法视为必然,在他们看来,皇权能凌驾礼法之上,他们必须服从的仅有,帝心。
  郑贵妃不算宠冠后宫,但事实是胡作非为已久,弘复帝从来没有加以贬责,钱昭仪认为有郑贵妃为靠山,她也可以在后宫横行霸道。
  但这样的认为,不能够摆上台面争辩,明珠占尽上风。
  钱昭仪虽然不愿偃旗息鼓,奈何吴掌宫已经察觉事态不妙,再是胆怯,也只好唤醒郑贵妃来救场了。
  郑贵妃眼睛里大片恍惚,一星怒火。
  她甚至都没先看太子妃,而是看向春归,冷笑一声:“长得如此娇媚,还敢来永宁宫现眼,把她给我押到浣衣局去,告诉周大同,毁了她的容貌,让她专洗恭桶,对了,周大同那干儿子不正好缺个对食?这贱婢纵使毁了容貌,也还配得上周大同的干儿子。”
  春归:???
  明珠:!!!
  敬妃:……
  倒是吴掌宫先就急了,挨着郑贵妃耳边说道几句。
  “顾宜人?哪个顾宜人,我可没听说过宫里还有宜人的品阶,再者论是她宜人也好,夫人也罢,碍了我的眼,就活该她落这下场,你们还愣着做什么!”
  “贵妃娘娘请自重!”明珠气得眉毛都竖立起来。
  贵妃轻轻扫了明珠一眼:“这又是哪里来的贱婢?模样眉眼倒还算中规中矩,口气却太狂妄了一些!也给我一同发作去浣衣局,不,不用去,就让她留在永宁宫,专给阿吴你提恭桶。”
  吴氏:……
  春归直视郑贵妃的眼眸,窥出了恍惚和狂悖,不由微微蹙眉。
  郑贵妃这神态……仿佛心智都濒于崩溃?
  又见郑贵妃一手摁着衣襟,冷笑时外加个极其难看的白眼:“魏氏,你越来越放肆了啊,带着这么两个贱婢你就敢来我永宁宫闹事?便是而今你年老色衰,没法子再引诱皇帝来给你撑腰,你不是生了个小崽子么,让秦询那小崽子随同你来啊?你且看着,看我敢不敢让他这东宫太子有来无回。”
  贵妃是真疯了,春归无比惊奇,总不至于是因为宫人葵钏之死,自己吓疯了自己?
  敬妃却并未察觉郑贵妃的那异状,且还当这位是因为恼火而口不择言呢,只觉就算如此也未免太不成体统,再兼又不敢忘自己有靠山的责任,总不能让明珠这当小辈的和郑贵妃据理力争吧,且敬妃深深认为明珠遭遇郑贵妃无异于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于是敬妃开了口:“娘娘这话可就欠妥……”
  “什么东西也敢冒犯贵妃娘娘,你们还
  愣着干什么?没听娘娘下令将这些目无尊卑的人统统赶出永宁宫去么?!”钱昭仪有了贵妃撑腰,跋扈更涨数倍。
  不过在春归看来,她还是外强中干。
  怎么不干脆听令行事真把她这外命妇发作去做宫奴给太监做对食,留堂堂太子妃在永宁宫洗恭桶?钱昭仪恐怕,也知道郑贵妃现在是意识不清,她这是心虚,打算迅速了事,害怕再激得郑贵妃狂性大发。
  “贵妃娘娘饮醉了酒胡言乱语,钱昭仪你也意识不清了么?本宫且看永宁宫的宫人谁敢暴力抗法。”太子妃冷冷扫视众人:“吴宫令,贵妃娘娘不适,你先掺扶贵妃娘娘歇息吧,当立时请医女替娘娘诊脉,以防娘娘因此落下疾患。”
  吴氏稍经犹豫,便上前对贵妃好言相劝。
  看来做为贵妃的心腹,这个宫人也情知贵妃此时神智不清,宫人倒比钱昭仪也机智多了。
  “钱昭仪,葵钏尸身何在?”明珠问。
  钱昭仪因为出了头就不能轻易脱身,只好硬着头皮应对:“一个自寻死路的宫婢,难道还要留她在永宁宫里治丧?当然是抬出宫去了,怕是这会儿子已经抛尸在乱葬坑了吧?”
  “那倒不会。”明珠挑起一边眉梢:“敬妃娘娘已经嘱咐下去,先将葵钏尸身截留,交仵作勘验真实死因。”
  钱昭仪变了脸色:“那太子妃问为有何意义?”
  “正是为了当着永宁宫这多宦官宫人的面前,告诫尔等,葵钏是否寻死投井可不难察证,切勿听从任何人指使作出伪诈供诉,否则无论是否真凶,均当从犯处治。”
  这话是出自春归的建议,不过明珠说来更加具有威慑效力——永宁宫不说全部,至少绝大多数宫人心里还是有数的,三宫六院的内务,迟早都会交给太子妃主理,且就论眼下不论长远,主理宫务者也是敬妃,郑贵妃虽有能力自保,不过却保不住他们这些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