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作者:刹时红瘦      更新:2020-11-25 00:37      字数:6097
  春归留下丁氏一起用了午饭才把那一摞人事关联交给她去看记,然后又请了另外两位长史娘子来做“最后备战”,又往内苑各署去巡看了一番,忙得几乎忘了晚饭的时辰,这一日周王和兰庭又得接待各地官员,处理述职事宜,也是忙得半分空闲都没有,春归估摸着兰
  庭会干脆歇在外院,早早便沐浴安置了,养精蓄锐准备着次日的交际应酬。
  次日天都没亮,她便被青萍、菊羞唤醒,仍是过安乐院去陪外祖父用了早餐,和两位舅母一齐去内苑,最早赶来的是顺天府尹窦章的夫人,她也是春归特意请来的“外援”。
  一行人就先去了清晖园。
  陶芳林今日自然也是盛装打扮,用心配了条满绣金英的锦地长裙,她出面接待的第一位贵客便是南京户部尚书府上的女眷钱夫人,钱夫人籍出凤阳,而今是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所以随她同来的还有两个儿媳一个年近及笄的孙女,小姑娘四处一望,没忍住小声道:“阿娘,这园子里哪来的金英可赏?”
  就被老祖母给瞪了一眼。
  陶芳林便是一笑:“钱姑娘说得很是呢,这清晖园里本没有遍植金英,所以连我都觉得并不多么适合今日的宴会,只是顾宜人也有顾宜人的想法,钱姑娘莫要心急,等上一阵说不定就觉得有趣了。”
  “才人真有福气,身边有顾宜人这么个帮手,连王府如此要紧的盛会都省得劳心。”钱尚书的儿媳随口讨好一句。
  陶芳林便自鸣得意了,深觉虽说周王叮嘱让春归主持大局,可是在女眷们看来,顾氏无非是个臣妇,她才是今日宴会的女主人。
  “不是我有这福气,是殿下怕我愚钝,担心我招待不周慢怠了贵客,所以才请托了顾宜人帮衬。”
  钱夫人心思一动,也笑道:“殿下是怕才人操劳,殿下待才人这是真体贴。”
  陶芳林就越发看钱家的女眷们无比顺眼了,接下来言辞上更多吹捧,又有意把钱姑娘引见和兰心结识,她这还是用过去的认识衡量兰心,巴不得兰心给钱姑娘难堪,和钱家结下怨仇来,败坏兰心的声名。
  又别说兰心而今性情大大收敛,便是今日因为有华英作伴,华英也会斡旋化解矛盾,压根不可能让陶芳林得逞。
  而今日周太太也收到了邀帖,自是会来吴王宫捧场的,只是当她见到李家大舅母时未免几分愧怍,李琬琰却赶忙上前安慰:“周世母不必过意不去,是我家二妹妹没这福份,母亲和二妹妹必不敢怪怨周世母的,母亲还特意叮嘱了我,我这便带周世母去见陶才人。”
  周太太却推辞了:“陶才人今日这样忙碌,我便不多打扰了。”
  “陶才人是最和气的性情,我又有幸能得才人欢心,世母不用担忧叨扰才人。”李琬琰笑道。
  但春归已经留意见周太太到场,这时已经往这边迎了过来。
  所以周太太到底没有“叨扰”成陶才人。
  不过春归也没有太多空闲陪着周太太说话,将周太太迎去宴厅落座,客套应酬后便暂且告辞了,今日周太太是与长媳一同赴宴,婆媳两个按照春归的指引去观赏金英的途中,长媳便低声道:“怎么李家那位大姑奶奶竟是如此浅薄的心性?刚才是在母亲面前卖弄她甚得陶才人的赏识呢,足见贪慕虚荣,媳妇也见过李二姑娘,确然是豁达直爽的脾性,和李大娘子哪里像亲姐妹。”
  周太太的长媳和自家相公夫
  妻失和,不过对周太太却甚孝顺,周太太对长媳也并无不满,听这话后,只拍了拍长媳的手:“咱们家与李家的婚事都作罢了,就莫再理论这些是非,我们今日能得宴请,承的是顾宜人的盛情,宜人既然没有把我们引见给陶才人的意思,我们便不能往陶才人跟前凑,你记得这点也就是了。”
  “就是不知未来的弟妇是个什么性情,媳妇还不曾见过赵姑娘呢。”
  “这我哪知道,光听序儿说了句好学上进。”提起这事,周太太至今仍觉哭笑不得。
  长媳也“噗嗤”笑出了声:“小叔这是拿交友的标准找媳妇呢。”
  周太太叹了一声。
  她生的两个儿子,性情都是一模一样的古板,大媳妇却甚跳脱,所以才和大儿子说不到一块去,大儿子在岭南为官,大儿媳压根都不愿跟着去,就这样夫妇两都能为了孙儿的教养用书信争执,她只望着赵姑娘日后真能与小儿子和和美美,管赵姑娘是什么性情呢,小儿子欢喜就行。
  说是赏菊宴,春归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切题”的准备,她亲自设计,用菊花为主植造了风情各异的十八盆景,而今便摆在清晖园的皎星、明河两处庭榭分别供男宾女客观赏,周太太婆媳刚一进入皎星庭,便听见了满耳的赞叹声。
  十八盆景当然不是随意在皎星庭里堆放,根据风格不仅搭配着单独的几架,形成错落之序,每一盆景边上还悬挂有画幅或者诗文,主题当然都与金英相关,端的是别有意趣。
  周太太的长媳一边欣赏一边赞叹:“盆基和花石搭配当真是别出心裁,这断然不是商市上购回的成品,难不成吴王宫里还留有技艺不凡的花匠?”
  就听身后有人说道:“这可不是花匠的手艺,是陶才人亲手打造的盆景,李家弟妇若然有心请教,何不随我去见陶才人?陶才人势必乐意指点。”
  周太太婆媳两一转身,竟然又看见了仿佛如影随形的李琬琰。
  李琬琰未必不知这些盆景出自谁的手法,不过在她看来这是周王府的赏菊宴,周王和陶才人才是主家,春归自然不敢抢了陶才人的风头,所以随口就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压根就没想到陶才人已经对钱夫人等等声明了这些操劳事她都没有经手,以此才在众人面前划分清明她和春归谁是主从。
  又正好华英与兰心也陪着好些闺秀来了这处逛玩,华英听见自家姐姐当众胡说八道,难堪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躲躲,红着脸过来冲周太太见礼,自然也拉上了兰心。
  周太太倒也不是没有见过兰心,只是不谙兰心的性情而已,这时还哪顾得上陶才人,心思都用在了兰心身上,于是一行人便暂时离开了皎星庭,另换了清静地方说话。
  李琬琰却仍不死心,竟也跟上前去参合,当着周太太的面,把兰心好一番吹捧,但她却又说错了一句话:“我听陶才人说,往前常与二姑娘谈诗论赋,二姑娘的才华既然能得陶才人认可,想必是当真出类拔萃的,如皎星庭里的十八盆景,说不定就离不开二姑娘的建议。”
  兰心的小脸便立刻板成了铁片一般。
  ------------
  第626章 不请自来
  俗话说本性难移,赵二姑娘虽然把戾气有所收敛,且此时还算懂得了一些善恶是非,但不代表着就突然变得平易近人了,看在华英的颜面上,她对李琬琰说不上恶意,却并不曾把李琬琰多么放在眼里,没打算亲近,更何况李琬琰还把她和“死对头”的陶芳林相提并论,隐隐还有把陶芳林抬得比她要高的话外之意。
  这就触及了赵二姑娘的逆鳞。
  “陶氏也配和我谈诗论赋?可别玷污了诗词两个字,再讲李大娘子不是也心知肚明么?十八盆景明明是我嫂嫂栽植打造,想出这个妙法来弥补清晖园中此时无有金英可赏的缺憾,李大娘子竟然睁着眼睛说胡话,口口声声吹捧陶氏?她不过就是个周王府的侧妾,也值得李大娘子如此阿谀奉承?”
  李琬琰:……
  这下连华英都忍不得了,讪讪拉着李琬琰告辞,走开后才着急道:“姐姐说那些诳语有何意思?白白惹人不耻。”
  “这怎么能算是诳语?那些盆景虽然是顾氏准备,可今日谁才是主家?顾氏无非是服从陶才人的嘱令而已……我这样做,卖力为周家婆媳引见陶才人,还不是一心为了妹妹着想,你已经将姻缘都让给了赵姑娘,就该让赵姑娘和周家人念你的情,你可不能事事都指望着顾氏,陶才人也是赵姑娘的表姐,又是宗室妇,你要能得陶才人的心意,周家人和赵姑娘还敢不补偿你?”
  这番话一说,让华英越气越躁,话便说得有些直率了:“姐姐要讨好谁,休打着为我着想的旗号,这般势利事体我可羞耻做为。”
  姐妹二人首回闹得不欢而散,但华英的气辱只是一时,李琬琰却暗下向陶芳林抱怨妹妹不识好歹,陶芳林哪有闲心去管这姐妹两个间的嫌隙,只拉着李琬琰细细打听兰心和周杰序间的事,当确定兰心果真钟情对方时,陶芳林微微冷笑,很是期待她今日的一番安排。
  却说周太太婆媳二人近距离“领受”了赵二姑娘的暴脾气后,周太太有点怔忡,倒是周大嫂“噗嗤”又笑出声:“赵姑娘这性情,与小叔还
  真是绝配,我刚才恍惚间,几乎有种小叔子在指责李大娘子的错觉了。”
  周太太哭笑不得:“你还别说,这两个孩子还真都是一副直肚肠,这情境若换一个人,就算再是如何不满陶才人,在未来婆婆和妯娌跟前儿哪能够这样说话的?多半和李二姑娘一样岔开话题就是,偏偏序儿和赵姑娘就是极少数,他们两个竟然还聚了头……”要万一婚后生了磨擦,吵闹起来那还了得,岂不有如两把火铳互射弹药,周太太这会儿单是遐想一番那等情境都觉头疼耳鸣。
  “婆母也莫太过担忧了,在儿媳看来,赵姑娘待李二姑娘可大不一样,李二姑娘讪讪拉着她姐姐走开后,赵姑娘跟我们讲起李二姑娘来,可都是好话,说明赵姑娘对于她自己看重的人并不刁蛮,赵姑娘既钟情于小叔,应当待小叔也能包容。”
  周太太盯了长媳一眼,无声的叹了口气。
  她真是不明白了,长子和长媳分开来看品行都没什么不当,怎么两个在一起就是相互看不顺眼呢?为丁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得不可开交,冷战起来没完没了,儿子嫌儿媳话多不够稳重,儿媳嫌儿子睡觉鼾声太吵,过去都在金陵时,一月里有二十多天都在分房睡,难不成就是因为不是彼此钟情的人?
  也罢了,赵姑娘毕竟是小儿子自己择中的配偶,脾气别管有多大,那小子都只能自己捏了鼻子忍着。
  又说周杰序,今日他当然也来了吴王宫赴宴,不过是和父祖就座于男宾席,又因遇见了好几个同窗和友朋,自是和同龄人去高谈阔论了,此时还未开宴,这一桌人便趁着早前观赏了明河榭十八盆景的兴致,以此为题切磋起诗词来,也不用专备笔墨纸砚,谁先有了腹稿谁就开口吟诵,众人一齐评判,说好了“榜尾”者过会得罚酒三杯。
  周杰序依旧夺了魁首,他既不谦让也无沾沾自喜。
  他的同窗有个姓纪名闻远者,忽然给了他一个胳膊肘让他看那边,周杰序瞥了一眼,只见两个男子带着个女子落座,就收回了目光,暗忖道:这有何大惊小怪的?
  “我上回在一次文会上见过那二位,温守初温学兄,另一位与你是同姓,他二人都是从京城来,那位周学兄听说是追随着木末姑娘前来,莫非那白衣女子便是大名鼎鼎的木末姑娘?”
  周杰序:“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你可不知道,据说东风馆的木末姑娘可清高得很,等闲人连见都见不着她一眼……”
  “有甚好见的?我看过她的诗作,不符盛名。”周杰序道。
  同窗不吱声了,只能一眼眼的往那边座席瞥。
  周王也留意见了木末,立时觉得头昏脑胀,百忙之中还不得不抽空请来木末“谈心”:“你来添什么乱?”
  “我怎是来添乱?殿下今日设宴,我可是特意来给殿下捧场助兴的。”
  “我记得我没请温守初和周佳储吧?”
  “他二位是受邀于钱郎君,殿下,温郎与周郎可都有心想助殿下一臂之力,这段时间二位忙于结识金陵世族子弟,探听得不少隐情,所以今日才借着钱郎的邀约,想与殿下详谈。”木末一派气定神闲。
  周王懒得和她辩析外务,只警告道:“你莫再纠缠迳勿,否则非但不会让他心生好感,必定会适得其反,你的事我会想办法,但你需要静候时机。”
  “我只是希望尽绵薄之力,早日助殿下及迳勿成事而已,那时迳勿便不会再受俗务拘束,他可以重新据发心选择。”木末微微抬着下颔:“殿下可知道,淮安府同知元亥三日前病故,可这事钱尚书的幼子竟然先行就露了口风,我也亲耳听其说过元亥又臭又硬这样的人必遭天谴的话,温郎觉得这其中应有阴谋,元亥多半是死于非命。”
  元亥只是淮安府的同知,并不在周王这回下令前来述职的官员之列,当然也没有特意邀其赴宴,不过周王却是听闻过元亥的赫赫大名。
  他乃弘复元年的状元郎,并且曾经公然上书反对兰庭草拟的税制改革。
  “我会抽空见一见温守初。”
  周王抛下这句话,便转身去找兰庭了。
  ------------
  第627章 凄凉万古
  周王找兰庭是急于辩解。
  “这回认真和我没有丝毫干系,我瞅见木末来时也狠吃了一惊,迳勿一定要信我,我总不至于在这么重要的宴席上给迳勿添堵,且我也已经警告了木末不能纠缠你……”
  “殿下又何必多此一举向我解释此事?”
  周王又把木末的话说了一遍,再谈他的看法:“迳勿提醒了我温守初这人不能信任,不过他一再示好,我倒想摸摸他的底细,试探一番他究竟揣着什么诡计,所以我打算一阵间听听他想说什么,迳勿认为如何?”
  “元亥病故一事应当内存蹊跷,不过矛头竟然是指向钱柏坡,这可又是一个袁箕党羽,的确应当听听温守初怎么说。”兰庭是就事论事。
  周王见他不像着恼的模样,不无夸张的吁了一口气,挨过去往兰庭的肩膀一撞:“我可不是给木末说好话啊,她还的确有些作用,要是能和令内和平共处……”
  兰庭凉凉的刮了周王一眼:“本就是毫无瓜葛的两人,说什么和平共处的话。”
  “罢,罢,当我没说。”周王识趣的挪远了一些,讪笑道:“我安排的暗线,我自己去跟,再不敢劳动赵副使还不成?话说回来我怎么好半天都没瞧见龚望这小子的人影了?难不成他只顾追着楚楚她们大献殷勤?这僚客当的,等忙过了今日我可得好好和他谈谈心了!”
  “仿佛是内子叮嘱了他一件什么事儿,我刚才还瞧见他正和周家子一帮文生高谈阔论呢,并没有不务正业。”
  周王“啧啧”了两声,忍不住笑了出来:“周家子周家子,有你这样称呼未来妹婿的么?我可算知道了何为长兄如父,赵副使,你可知道你这番作派,像极了一个就快把掌上明珠嫁出去的老父亲,明明女婿也是你挑中的,却横竖看不顺眼。”
  兰庭难得的被周王挤兑得理屈词穷。
  又说回“周家子”,他其实并没有被龚望纠缠,甚至两人都没有正经交谈几句,而年轻子弟的酒宴并不和长辈们摆在同处厅堂,散得也更快一些,酒宴后周杰序就被纪闻远拉去了一处略显僻静的亭子里,这处正好摆布有一套棋具,两人便坐下在棋盘上“厮杀”起来,不觉间便过了一个时辰有余。
  这时已经渐有宾客拜辞,所以当宫人慕姿过来传话,说赵副使有请的时候周杰序并未生疑,他且以为未来舅兄这会儿子有了空闲,应当是要和他叙话。
  倒是纪闻远觉得奇异:“赵副使怎会单独见你?”
  因为两家还不算正式定亲,所以周家并没有把这桩婚事张扬开来,周杰序也不是轻狂的人,不曾对同窗提起,这时只反问回去:“赵副使怎么就单独见不得我?”
  纪闻远拍了拍脑门:“我想起来了,赵副使的内室是李公的外孙女,你们家又与李家乃通家之好,应当是因李公引荐,赵副使才想与你叙话吧,可真是让人羡慕,赵副使可是连中三元的传奇人物,要是你能入了赵副使的青眼……”
  “那我也不会有连中三元的本事。”
  纪闻远:……
  连连苦笑:“你有无连中三元的本事我不知,我倒知道你还真有把天聊死的本事,
  跟你说话,仿佛随时都会坠崖一般,又险又累。”
  “对不住了,我也不是刻意。”周杰序很真诚的道了声歉。
  “我还不知道你的性情?也习惯了你这直肠子脾气。”纪闻远摆摆手:“不过茂选,我今日所作那首七绝,你能否诵给赵副使,请副使大人点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