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作者:刹时红瘦      更新:2020-11-25 00:37      字数:5674
  “又因为偏偏是内子被劫,我又断定这伙人的目的根本不是劫杀殿下,或许就是为了让咱们自乱阵脚,殿下只要公然持金牌调兵,就会被诟为图谋不轨!连晋国公,都恐怕会因此被敌党弹劾!”
  “那难道我们就真要这样干等着?”
  “便是殿下而今调兵,可知该往何处救人?”兰庭闭目,他一直握紧的拳头就没有松开过,从春归被劫直到现在,他其实都一直不曾合眼,他一直在分析一直在判断,但他没有办法解开疑惑,他不知道那伙盗匪为何要劫走春归,如果只是为了逼迫周王调兵,何不干脆将他劫走?
  他这个副使被劫,周王更有可能自乱阵脚。
  这场突如其来的凶险,着实是让料事如神的赵副使都觉得心慌意乱,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完全不像表面上那般沉着冷静,全凭着一丝饶幸……他只能相信春归至少能够安抚劫匪,暂保一时平安,只要她还安然无恙,他就一定能想到办法救她安返。
  兰庭良久才睁眼:“我们必须等证据,倘若能够证实这起劫杀伤及殿下安危,关涉竞储,殿下便能凭金令征调池州锦衣卫部察逮不法!这不同于调兵,自然也不会引发朝堂弹劾。”
  他这话音刚落,便见辖理金堂村的保长冲了进来——
  原来是昨晚被劫走的一员青壮竟然被释,他是被蒙着眼送到了某处荒郊,那山匪竟然还给他留下了路资,他先是一路问回了青阳县城,才租了一辆驴车赶回金堂村,摸出劫匪塞在他怀里的一封书信,交给了被这起大案震惊亲自来金堂村坐镇的保长。
  保长不敢私拆信件,连忙送给周王和兰庭过目。
  这封信正是春归亲笔所书,渠出在一旁看着,都能看出信中内容多为那头目授意,大意是他们原本只想劫一笔钱粮及人手,结果刺探得有一帮过路的商贾正好在金堂村投宿,所以才绑走其中一人用以敲诈赎金,更没曾想到竟然绑走的是个女
  子,“肉票”生怕性命不保,出言威胁,自称为赵副使家眷,而且还有周王同行!
  劫匪当然就不打算只要五千金而已了,不但狮子大开口把赎金翻了几番,还要求让周王殿下亲自去送赎金。
  信末,春归仿佛生怕周王见死不救,也担心兰庭会舍她而全大义,苦苦哀求兰庭务必从旁劝说,她敢担保劫匪只是图财,不敢伤及周王毫发,为了打动兰庭,甚至还附了一首小令。
  ——字笔难尽忧惶。不盼誓约真白首,是盼君未忘。两载齐眉举案,岂忍青鬓即死别,莫只效君王。
  渠出在旁看着都甚至有些哭笑不得了,这首小令当然不是出自那头领的口授,没想到顾宜人在那样凶险的情境下,竟然还有心情诗赋传情,她难不成是真在担心周王和赵兰庭会见死不救?
  “我去!便由我去交赎金,我看那些山匪敢不敢杀了我!”周王并不在意春归借小令规劝他的左膀右臂别只顾君臣之义,舍弃夫妻之情的事体,立时就要赴险救人。
  “殿下若去,匪徒就敢杀人。”兰庭冷冷说道,而后他也起身,脚下竟然一个趔趄,他扶住桌角才能站稳,好半天才等得小腿不再僵麻,过去打开随身携带的笔盒,从里头取出一支铅椠来:“内子借小令给我们传达了关键信息,这还是一回我和她闲谈时,听她说起的机巧。”
  经过勾涂,那首小令便只余四字,渠出赶忙一看——不是齐王!
  “不是齐王?”周王也看清了小令剩余的四字:“那就定是秦王!”
  “也不是秦王。”兰庭丢了铅椠:“内子想传达的消息,并非只将齐王择清,她既用密文告知非齐王,实则就是告诉我们这事虽然关涉竞储,但至少就眼前情势看来,与齐王和秦王都并没有关系,否则凭内子的才智,只消把那首小令稍作改动,完全可以确定告诉我们幕后指使正是秦王,内子只说‘不是’,应当是那幕后人的名讳无法套用密文而又不被劫持内子的匪徒察觉,我以为,幕后指使应是魏国公郑秀。”
  渠出目瞪口呆:果然还是赵副使赵大爷和顾宜人能够心有灵犀啊,此事看来还真有转机了!
  ------------
  第601章 再次见面
  头目也冷笑:“赵副使既然洞悉魏国公的计划,何故还会中计?”
  “不是阁下用内子的安危威胁赵某么?赵某明知是计,也只能走这一趟,不过赵某既然来了,阁下的使命已然达成,也就无需在此废话了,赵某心急于安慰内子,请阁下成全。”
  “赵副使还真是……为了个女子竟然不怕与周王离心,舍得抛弃荣华富贵和大好前程!”
  “所以,倘若内子被伤及毫发,赵某敢担保……阁下及在场匪众,死无葬身之地。”
  “你现在可是在我们手中!”
  “阁下敢拿赵某性命否?”
  头目无言以对,他当然不敢,因为魏国公千叮万嘱——宁肯失手勿伤赵郎性命,所以他才会听信何氏的怂恿,认为先擒顾氏在手加以要胁方为万无一失,且魏国公也并没有交待不伤顾氏,万万没料到的是顾氏竟然识穿了他们的来历不说,赵兰庭也
  当真洞悉了魏国公的计划,且赵兰庭如此在意顾氏……
  头目但觉脊梁上遍布冷汗。
  还多亏得那顾宜人机智,要真是个糊涂的,他可就听从了何氏的蹿掇以全那女人的报复心,事情真做下,没有挽回的余地,赵兰庭哪能放过他?坏了魏国公的大计,他可不死无葬身之地?
  兰庭终于见到了春归。
  他把女子一把拥在了怀里,手臂先是温柔的,数十息过去才渐渐用力,此刻他所有的焦灼和担忧才有如铁陀重重砸放,他其实根本说不出安慰的话,因为他竟然都觉得脚底发虚膝盖发软,他还能站立着是多亏了春归的支撑。
  “我真是服了你们两夫妻。”山洞里只有跟进来的渠出在幽幽的说话:“这是什么样的天作之合?所幸玉阳真君在这一世成全了你们二人,好了,这下子当真是有惊无险,我就不在这儿碍大奶奶的眼了。”
  春归根本就看不见渠出魂在何处,她的额头紧紧抵在兰庭的胸口,她也能感受到兰庭几乎将全身的重量都往她这边压迫,令她几乎难以站稳,她伸手轻抚着兰庭的脊背,成为安慰的那一方:“迳勿,我没事了,你放轻松,我没事了。”
  山洞里仍燃着篝火照明,当兰庭终于放开春归后,他看见了春归的半侧面孔:“谁打的?”
  语气异常森冷。
  说实在其实何氏那一巴掌虽狠,但不至于打得春归半张脸高肿,这时巴掌印都已经消褪了,只是嘴角还有微毫伤痕,连春归都闹不清她家赵大爷怎么就能笃断她挨了耳光,不过她原本也记着仇,准备告状的,这时自然不会隐瞒:“何氏,她非但打了我一耳光,也是她撺掇这伙人的头目把我劫来了这里,还打算着要毁了我清白,整得我身败名裂不得好死呢。”
  “哪个何氏?”兰庭压根就不记得还有这么号人物了。
  “三婶娘的弟妇,因为害杀侄儿侄女被休,也因她罪行暴露多得莫问,所以迁恨了我。”
  “她怎么和劫匪头目勾搭上了?”兰庭蹙着眉。
  “我是听莫问曾经提起过,何氏和丹阳子有些瓜葛,应当是丹阳子得她求救,请托了魏国公插手,何父带着何氏回陕途中,遇山匪劫道,何氏不知所踪,她既出现在此,不用说那伙山匪是哪伙山匪了,我也是因为认出了何氏,才断定劫匪是魏国公的人。”春归只好再次用莫问小道解释。
  兰庭用指腹轻触春归嘴角的伤痕,虽没发觉春归有任何疼痛的反应,但仍然目光森凉,他自不问“疼还不疼”这类废话,只不过这下子牢牢记住了何氏这么一号人物。
  “劫匪不会这么快放我们离开,我还闹不清他们另有什么目的,不过他们不敢伤咱们毫发。”兰庭重重呼出一口气,他扫视这处山洞,发觉只有一堆干草可供坐卧,他拉着春归一起坐下,此时实在难以抵御放松后潮水一般涌来的倦意:“好困,我得休息一阵,辉辉不用担心,危险已经渡过了,你也放宽心休息一阵。”
  他就这样半坐着,让春归靠着他的肩,只隔了十余息,意识便模糊了。
  ------------
  第602章 擅自行动
  周王果然先往池州城。
  但他并没有听从兰庭的建议留在池州城内,当凭着春归那封书信为据以及出示金令调动池州锦衣卫部护侍后,周王立即动身赶回青阳县衙,而此时他遣出的耳目已经探明了劫匪的窝点。
  “其实便在野狼岭不远,不过劫匪绕着野狼岭故意兜了老大几圈,属下不敢跟得太紧,待赵副使被他们带进山足有一刻后才敢尾随,废了一些时间才终于找到劫匪藏身的山坳。”
  周王听了禀报,便对池州锦衣卫校尉薛成道:“劫匪手持箭弩,断非普通山匪,且挟持赵副使家眷为诱,可见意图是对本王不利,谋害亲王罪比逆上,池州锦衣卫理当察明逆案。”
  当然周王将春归的信交给薛成时,已经把兰庭用铅椠的勾画擦除,锦衣卫并不知道劫匪不是齐王的信息,他们原本是只听从圣意,并不为周王差遣调动,不过而今周王既是御令钦差,手中还持有皇帝陛下的赐的金令,事涉逆上之罪也并非周王言过其实,薛成确然应当察实,且也不敢拒绝金令不救兰庭这位钦差副使。
  “是,属下这就安排,不过得请殿下府上的亲卫带路。”薛成决定听令行事。
  “本王随薛校尉一同去。”周王道。
  “殿下不可亲自犯险!”王府亲卫与薛成异口同声阻止。
  “赵副使伉俪二人是为本王所累,本王务必亲自督阵搭救二人安全,尔等不需多言延误时机,否则,倘若赵副使伉俪发生不测……薛校尉也难免被皇上追究失职之罪。”周王极其坚决。
  亲卫与薛成面面相觑,显然仍在迟疑。
  “况且本王若留在青阳县衙,锦衣卫务必会分派人手护侍本王安全,校尉可有把握成功救援人质安返?更可能会中匪徒调虎离山之计,若其集中人手进攻青阳县衙伏杀本王,本王反而会陷祸殃!”周王说服道。
  这下薛成不敢再反驳了,他没有被卷进这场事端也就罢了,但此时他已经遵从御赐金令被牵涉进来,要真让周王和兰庭出现任何闪失……至少一个失职之罪是怎么也跑不掉的。
  周王终于能
  够说明他的营救计划:“我们虽说已经察明了劫匪的窝点,不过赵副使伉俪尚且在劫匪手中,必须担保他们二人的安全,白昼围攻,太容易暴露行迹,唯有夜间偷袭才更有胜算,史舯,你既已察探清楚劫匪藏身之地,有无详细勘明窝点地形?”
  史舯便是那名负责跟踪的亲卫,做为周王委以重用的心腹,他办事一直得力,此时连忙将窝点地形画成一幅草图供周王参考:“窝点位于一处山坳,三面环有坡林,背靠一处绝壁,属下为了勘明地形,趁夜攀上一面坡林,潜伏至天明,亲眼目睹赵副使与顾宜人从绝壁处的山洞出来,似乎……是在散步。”
  “散步?”薛成显然有些惊疑。
  “赵副使与顾宜人虽未被绑缚,不过山洞之外有十余劫匪看守,且劫匪虽许赵副使步出山洞,但紧随其后不曾放松警惕。”
  “赵副使明知劫匪意图在本王,早就与本王商量了他会尽力与劫匪周旋,为本王安排营救争取时间,凭赵副使的智计,赢得劫匪信任是情理当中。”周王这番解释是针对薛成的惊疑,他用手中的长尺,指着史舯曾经潜伏的那面坡林:“此面坡地距离山洞最近,大部兵力可从此处突袭。”
  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战争,但周王俨然是把此次围剿行动视同战争。
  “可我们从这里突袭,岂不显明是为解救赵副使?”薛成觉得周王的计划不妥。
  “我们而今不知匪首何人,但只要突袭山洞,匪首势必现身指挥对抗,擒贼先擒王,这正是本王目的。”
  “要若匪首以赵副使用作威胁应当如何?”
  “他不会。”周王将手中长尺一抛:“匪众想要伏杀者为本王,并非赵副使,又既然他们先在金堂村伏击,必定已然跟踪了一路,摸清了本王的行迹,匪首认得本王,本王一现身,他必定会下令匪众拼死刺杀本王,在他看来,本王为的是将他逮获逼他供出主使,不会在意赵副使的生死,他用赵副使威胁本王根本没有作用。
  本王既为伏击目标,匪首就势必放松人质的看守,届时包抄的兵力便能趁其不备先救下赵副使伉俪,我们的胜算,全
  在趁其不备四字!但只要能够实现偷袭,就势必能够大功告成!”
  他相信兰庭的判断,但他不能放过那些胆敢掳劫春归为质的人,他也不愿意在这件突发祸事上坐视旁观,说到底他不甘心。
  如果那女子,认定只有赵兰庭才能为了她舍生忘死,今后更加不会再多看他一眼了。
  周王以为他如今所求的,也无非是不能再与那人更加疏远一步而已。
  他盯着史舯沉声下令:“先让咱们的人手做好准备,让他们熟记今晚行动路线,备好长剑弓弩,告诉他们,只要今晚能够听从指令顺利解救人质,日后本王,必按功行赏!”
  史舯道诺而出,自是不敢丝毫怠慢,他没有留意这回新从金陵前来会合随护皖南私访的其中一个亲卫,趁着备战的机会,悄悄与青阳县衙内一个吏员接头私语,也更没人留意那毫不起眼的吏员溜出县衙,进了邻街陌巷一家同样不起眼的小客栈。
  吏员是去见住在客栈的一个壮年男子,他乃是镖师打扮,眉梢一条疤创斜斜伸往额角,一身的江湖气倒也符合他而今的穿着,不过根据当他听吏员一番低沉又急切的说话后,边冷笑边回应的言辞就可知他绝对不是什么镖师了。
  “虽说不知为何发生节外生枝,不过好得很,到来头还是得在野狼岭……周王看来注定要伏尸于此了!”
  周王全然不察危险正从身边展开,他一直盯着一轮金乌,今日似乎正无比缓慢的,像个缠着小脚的女人往西移动,他好容易才等到暮色一点点在视线之远酝酿,他换上了适合夜行的黑衣,不忘下令将所有坐骑的铁蹄罩上软布,他这是担心那伙劫匪会在野狼岭不远的山坳入口处布下看卫,妨碍了这回至关重要的出其不意的突袭,所以行动必须慎密。
  夜色也许可以掩盖人影,不过在那片寂静的荒郊马蹄声极可能惊动看卫,为了将动静减至最小,周王甚至决定在入口两里之外便弃马步行。
  但他甚至还没有抵达野狼岭,就被拦断了去路。
  阻拦的人是周王万万没有想到的两个。
  丹阳老道和莫问小道。
  ------------
  第603章 命有此劫
  “你们为何在此?”周王当然会惊奇。
  自从临安县时分道扬镳,丹阳老道一行人理当直赴东白山,但他们却出现在了池州治域青阳城外,而且是在如此千钧一刻的时候。
  “老道当然会在此,否则殿下只怕在劫难逃。”丹阳子此刻异常的沉着。
  这时无边的黑暗已经笼罩四野,唯有月色星光才能照亮人面的依稀眉目。
  “道长怎会知晓本王行踪。”周王的语气似比夜色更加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