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作者:刹时红瘦      更新:2020-11-25 00:36      字数:5006
  魏轩在临安虽有名士之称,但家境却着实不算富裕,他就是以造园为生计,打心
  底也不耐烦官场应酬那套,听兰庭既是这样说,干脆就把臂直呼痛快,果然不再称什么赵副使,以表字迳勿相称。
  听兰庭问起静玄命案来,魏轩也是知无不言:“实不相瞒,这案子我早就听说过,倒也不信龚小郎竟然如此……不过我结识洇渡在先,甚至还为卫公引荐了他。洇渡的父亲张况岜在临安声名不佳,但洇渡却不似他的父亲一样利欲熏心,和我也着实投机,他骨子里性情虽然放旷,实则却甚是谦虚,不像龚小郎那般的……倨傲。”
  在魏轩的口中,兰庭也算对张洇渡有了个更加具体的印象。
  仿佛是个放荡不羁却文质彬彬的少年。
  “他爱慕静玄,这不算机密,甚至龚小郎也是心知肚明,两人一回在我家喝酒,我还亲耳听他们约定‘各凭魅力’,那时怎么也没想到会闹成这样的地步!龚小郎这人,不仅仅是对静玄,闹出的绯闻也着实不少了,我有一个邻人,家中的闺女容貌出挑,性情也极泼辣,龚小郎偶然得见,便对那姑娘大献殷勤,后来硬是挨了那姑娘一个大耳刮,他终于才消停了。
  洇渡却不像龚小郎那般的……多情,他是真把静玄当作红颜知己对待,奈何是,唉,往往女子更喜缠郎,静玄就偏被花言巧语打动,洇渡不如龚小郎放骸,但他对待静玄的心意却更挚诚。”
  听说兰庭想让他引荐结识张洇渡,魏轩一口就答应了,也连连保证不会直言兰庭的身份,只说是卫公与他都认为知交的友朋,来了临安游历。
  第一次见,兰庭发挥自己关于造园以及烹饪的见解,更兼诗词一门的才华,简直和张洇渡有如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
  但后来兰庭主动去张家拜访时,他被拒见了!
  张洇渡的拒绝很婉转,他没有出面,张家的门仆直接声称“十一爷出门了”。
  兰庭当然是明知张洇渡没有外出他才登门的。
  有的事情似乎已经清楚了,兰庭没有犹豫,离开张家门前后,便直接去了临安县衙。
  周王原本就在这附近潜伏着,一看兰庭现身,胸膛一挺就率先直闯衙门。
  ------------
  第578章 入狱出狱
  周王对临安县衙早已是憋着一肚子怨气。
  临安县衙的衙役刚巧也是当日阻拦费聪告状的其中一人,而此时虽说童政直接干预了费惠命案,但童政并没有直接罢免唐李杜这个县官的权力,两人还有一场御前官司要打,谁胜谁负尚且悬疑,衙役们尽管知道了来人与童提刑关系密切,但并不敢在这时就站定童提刑的阵营,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阻拦,话算是说得客气了——
  “郎君稍候,小人立时通传。”
  却依然挨了一记窝心脚,衙役也难免被激发出一股戾气,他们才是铁打的营盘,连唐县令都是流水的兵,这伙人在临安县是横行惯了,猛然遭遇如此欺凌,有点颜面扫地的不甘心。
  但他立时看到了周王拿出的令牌。
  “滚开!唐李杜算什么东西,我还需得着等他允见!”
  虽然只是一晃眼,衙役只觉是金灿灿的一面令牌,甚至都没看清具体形制,但紧跟着就被周王的随从拔剑出鞘指稳了喉咙,衙役立时就不敢吭声了。
  兰庭很淡定的跟着周王闯进了“六扇门”。
  唐李杜此时正和自己的左右手卜观时处于焦头烂额的时刻,他们已经知道了童政亲自审断桃源村命案,料到童政必然会弹劾他们两个枉法赎职,这是一场硬战,但他们两个也只能指望袁箕能够扛住,不过他们当然也需要为自己的枉法找个说得出去的借口,这些天两人秉烛夜谈案牍劳形就是因为这一中心。
  听闻有人硬闯县衙,这就有如火上浇油,立时引燃了唐李杜的怒火。
  他的主薄也相随在后,登即认准了闯门者正是童提刑的“友交”,连忙低声说明。
  唐李杜越发的火冒三丈了。
  既然和童政已经是闹得你死我活的境地,唐李杜当然不会再有顾忌,他数声冷笑,昂首挺胸:“两位纵便有功名在身,硬闯县衙企图谋刺朝廷命官也该当死罪!来人,将此二逆犯拿下!”
  周王的亲卫齐刷刷拔剑出鞘。
  唐李杜脸色立时就像被“刷子陈”滚了一道白/粉。
  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除非这真是一拨反贼,否则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与县衙对抗?但这明显又不是反贼……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周王哈哈大笑,手往腰上一叉:“唐李杜,你要把小王污为刺客?”
  那面金牌这回是真真正正的亮了出来:“唐李杜,御赐金牌在此,见令有如面圣,你还直挺挺的站着?”
  不可一世的临安父母官顿时被惊得屁滚尿流,往地上一跪却呆若木鸡。
  这不现实。
  据他们的情报,周王明明还在金陵城,根本就不可能来浙江!!!
  且临安虽然是浙江大县,但还不足以引起周王的针对,更别说为了那么一起微不足道的平民命案,周王竟然就要与袁阁老一决胜负了么?不,这不符合策略,周王不可能这么冲动,这么短见!
  唐李杜登时有如醍醐灌顶,就算周王追究枉法赎职之罪,自己也是罪不及死,至多是被贬迁罢了,只要齐王能问鼎储位,自己立时就能东山复起,着实犯不着如此奴颜卑微,周王怎么了,周王而今并
  非储君!
  唐李杜于是顺势一拜,平息震惊之情:“未知殿下亲临,是下官唐突冒犯,不过下官断非故意,请殿下恕罪。”
  说是请恕,但他自己竟就站了起来,着实也是因为面对金令不得不拜,但金令毕竟不是皇上本尊,又就算皇上亲临,跪叩之后也可以起立回话。
  “唐李杜,你一犯赎职枉法,再有谤害无辜之嫌,本王今日便即罢免你与卜观时等人官职,另请朝廷下派临安县令及县丞接管县务。”周王仍然是不可一世的作态。
  唐李杜勃然大怒:“殿下这是血口喷人,下官哪里谤害无辜了?”
  这人也算聪明,并不争辩关于赎职枉法的罪行。
  周王冷笑道:“我说的是无穷苑玄静命案,你当心知肚明。”
  兰庭一直目不转睛盯紧了唐李杜的脸,他这时看见的是这张脸又白了几分。
  “龚望杀人,罪证确凿!”唐李杜已经明显有些外强中干了:“连浙江省提刑司对此案都无异议,直接上呈刑部复核,殿下纵然心存疑惑,也不能据此直接罢免朝廷命官,干预临安司法行政!”
  “这是御赐金令,唐李杜你还想抗争?御赐金令既然为本王掌握,本王便有先杀后奏之权,更何况只是罢免你等官职,接手地方司法行政?”周王冷笑。
  唐李杜不得不闭紧了嘴。
  实则他是知道的,不仅仅周王,齐王、秦王也有御赐金令在手,除了不能直接罢免地方将帅,干预军务,确实可以对司法、行政官员先斩后奏,行使直接任免大权!但有御令金牌在手,并不代表就能为所欲为,皇帝下赐特权,这对于三位亲王也有考较试探之意,非到万不得已,紧要关头,一般亲王不会动用特权。
  可这算什么万不得已、紧要关头?
  不要说张况岜和龚敬宜,就连他自己,也不过就是区区县令而已!
  除非是……唐李杜联想到一个可能,越发的冷汗直淌。
  这就造成了他更加不敢反抗。
  周王大发一场威风,终于顺理成章接管了临安县衙,立时就把唐李杜和卜观时软禁待审,这番雷厉风行,对他来说可谓易如反掌,但对于众多临安县的吏员而言,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剧变!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连费聪听闻时都觉得自己有如是在做梦。
  什么?请托他居中斡旋促成武家姑娘成为娄氏雇工,因为感恩图报才助他察实了害死妹妹真凶的人,是周王殿下和赵副使?
  世界顿时变得一点都不真实了,越来越不真实了。
  还是刘里长听说这震惊的真实后,恍然大悟——我说怎么小小桃源村的一起普通命案,竟这般巧合引来了国师高徒的关注,直接惊动省提刑司童大人插手,且分明童大人还对那赵郎君言听计从……赵郎君原来就是赵副使啊,难怪了。
  而后他的脑门就挨了一锅铲。
  刘里长怔怔转过身,看着手里还拿着锅铲的婆娘,他亲爱的彪悍的妻子。
  “这样说来,孩儿他爹你是真有望入仕了?”
  世界一点都不真实。
  但兰庭终于见到了,依然活着的龚望。
  他被锁在死牢里
  ,是个清瘦的少年,或许原本不像这样的清瘦,但数月以来的酷刑和囚犯生活摧折得他变得这样清瘦,他的手腕和脚腕还有显见的伤痕,但脸上的伤却愈合了,所以竟然一点不损他俊秀的眉眼。
  “金乌自西而升了啊,六月不曾飞霜,窦娥却得昭雪。”龚望依然倚着坚硬又冰冷的石壁,摊开双脚坐着,但神采飞扬。
  兰庭扬了扬手里的纸:“你认罪画押了?”
  “我若不认罪画押,就活不到现在了,我不怕死,但怕了受皮肉之苦,且唐李杜也好,张洇渡也罢,分明想把我置之死地,我只有认罪,才能盼到一线生机,很好,生机被我盼着了,赵副使,你能不能解开我的枷锁,我太想伸个懒腰了。”
  兰庭满足了龚望的伸懒腰的愿望。
  但这人竟然得寸进尺:“能拿身干净衣裳让我换不?最好先许我沐浴,我自己都快被自己臭死了,要不是唐李杜一直锁着我,我早就一头撞死了干净,唉,赖活不如早死。”
  “你一会儿说求生,一会儿又说求死,到底想死想生?”兰庭失笑。
  “不想枉死,但也不想赖活,不过现在是不想死了,有了生机,有了重获自由的希望,还一心求死的人,那是傻子。”
  兰庭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他也很同情龚望的遭遇,没法想象在死牢里发臭的生活。
  所以他非但许了龚望沐浴更衣,甚至还张罗了一桌子美酒佳肴,两人在县衙里,但出了不见天日的囚狱,毕竟……遍布腐臭的地方着实影响食欲。
  龚望狼吞虎咽一番,终于是把筷子一丢,又连饮了三杯美酒,才敬兰庭:“多谢赵副使成全了。”
  “你不急着诉冤?”
  “不急,能见到赵副使这样的妙人,虽死无憾。”
  兰庭:……
  假想他若是个女子,此刻是想投怀送抱呢?还是一个大耳刮子招呼?这也许是个无解的难题。
  “你不用问,我都说了吧,我没有杀人。”龚望很惬意的往椅子里一靠,意犹未尽的伸了个懒腰:“我不傻,是因我一早就看穿了静玄,但我也很傻,是因我一直没看穿张洇渡。我还是从头说起吧,我结识静玄,全因张洇渡,他说他偶然认识了一个女子,诗才不俗,风骨凛傲,我听他形容,大为好奇,我想也许这回我真能找到梦寐以求的红颜知己。
  第一次见静玄,是在离尘庵,这庵堂的名号本就有些意趣,那天我去的时候,桃李开得正艳。
  静玄一身缁衣,神色冷漠,端的有如不食人间烟火,也确然与俗不同。说起诗词来,她说最喜的苏东坡笔下的柔奴,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点醒了多少得失心重。我那时,也确然爱煞静玄,我提出愿提供一安稳之地,庇她不受世俗所扰,她欣然认同,我对她就更生倾慕之情。”
  兰庭没有打断龚望的叙述,只是饮酒。
  “但后来,我看穿了静玄的虚荣与造作,她对我,是欲擒故纵,这是烟花女子惯用的手法,她用来颇生硬了,甚至不如烟花女子更加有趣。我对她大失了兴趣,连逢场作戏的念头都没有了,我其实应当将她送还张洇渡,但我没有这么做。”
  龚望一笑,露齿。
  ------------
  第579章 轰动一时
  露齿一笑后,龚望举目看了眼月色和星光:“洇渡于男女之事上,一直比我执着比我……呆滞。我那时相信他的心怀纯净,是个坦坦荡荡的真君子,我怕他被静玄欺骗,他和我是不一样的,他的父亲再宠他,但不会像我的父亲一样没有节制的一让再让,张况岜绝对不会认同洇渡娶静玄为妻,我那时想倘若洇渡为这样一个女子和父亲家族反目,太不值得。
  所以我没有提出让静玄离开,原本想着她就算一直留在我家,无非就是多她一人花耗而已,尽管比养个妾室还多,对我来说也无关痛痒。
  但静玄不甘心。
  我真不招惹她了,她却主动纠缠,请我吃酒,羞羞怯怯的表白,说她答应嫁我为妻,我何尝说过娶她为妻的话?一时没忍住,就坦言相告了,说她根本不是我想娶的人,过去是我唐突,误解了,多有挑逗的言行……然后我就挨了她一杯酒泼在脸上,闹得不欢而散。我并没有拘束静玄,所以这事很快就被她告诉了张洇渡,张洇渡冲我发火,我也没能摁捺住脾气,由得张洇渡把静玄带走,心想管他们如何呢。”
  说到这里,龚望又伸了个舒展的懒腰:“后来的事赵副使大抵都知道了,我并没有去无穷苑,莫名其妙就被逮来了县衙,才知道静玄竟然死了,虽说张洇渡诬陷我是杀人凶手,但你就当我蠢吧,我还是要替他说句公道话,我并不认为是他杀害了静玄。因为那段时间,他一直不遗余力想要劝服我,让我娶静玄为妻,他是痴情人,在我看来,他的确想让静玄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