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作者:刹时红瘦      更新:2020-11-25 00:32      字数:5414
  ?”
  “迳勿道,稍安勿躁。”
  宁国公颔首:“那就是等着太孙自己作死了。”
  “舅公真是和迳勿心有灵犀。”
  宁国公频频颔首,忽然意识到不对:“什么叫心有灵犀,明明是英雄所见略同!”
  周王:……
  他又想到了那句话——舅公行步顾影否?
  把娇笑的形象换作自己,殿下忍不住再打一个冷颤,竖起了周身的寒毛……真是太诡异了,为什么在这句话前就一定要加上娇笑呢?谁在娇笑?是谁在笑话他自恋?为何那人娇笑,仿佛并不至于让他寒毛倒竖,反而还心荡神迷?真是太诡异了,这种诡异的情形究竟因何而起?
  宁国公此番却未留意周王的神不守舍,自顾分析道:“太后娘娘也是这么想,不能诱使太孙行恶,但娘娘确也认为太孙已然是无可救药,皇上的一番苦心必定付之东流。经过这回事件,皇上一定会对太孙厉行监督,最稳当的办法是彻底肃清高党,禁绝奸邪之辈仍然教唆太孙行恶,必定会授朝中忠直重臣辅教太孙言行心志。
  然而太孙又怎能甘心信服?他是中邪已深,万万无法归于正道,而且那隐藏幕后诱使太孙自寻死路的黑手,也必定不甘计划受挫,他们一定会再行阴谋促成废储。”
  意思是太孙作死是迟早而已,废储实在不需阴谋诡计。
  周王颔首,不及张口说话,宋国公就举手阻止:“知道了,赵迳勿也是这样说。”
  周王:……
  这一天兰庭刚好又轮到了“休假”,可以从翰林院回一趟家尽尽孝道慰慰娇妻,小两口刚从踌躇园出来往怫园里走,玉树临风的赵大爷就忽而觉得鼻子一阵闷痒,实在忍不住别过头去打了个喷嚏。
  兰庭:……
  春归:……
  夫妻两心有灵犀的抬头看了看金乌,觉着这天气实在不能是受凉。
  “有人在骂我了。”
  “有人在想你了。”
  异口几乎同声。
  兰庭一把捞起春归的小手,格外一本正经:“没人想我,一定是有人在骂我。”
  ------------
  第337章 引人嫉恨
  周王大婚十日之后,晋国公府举行认亲宴,再次广邀亲朋列宴庆贺,为易夫人认下了春归这么一个义女。
  如齐王妃、秦王妃等如今已然与周王妃是正经八百的妯娌,自然会赴宴道贺,就连乔才人陶才人一类的亲王妾室,固然没有单另收到晋国公府的邀帖,但也都跟着自家的王妃一同前来赴宴,恍眼看去晋国公府今日的宴会倒比嫁女儿还要热闹几分——毕竟,周王大婚那日,宾客们多是去了周王府而非晋国公府。
  也是直到此日,春归才是第一次面见周王的才人之一乔氏。
  眼前狠狠的一亮,春归暗忖:这位的艳名倒真是名不虚传的。
  桃红衫子未夺娇靥霞光,皎白垂珠不欺明眸璀色,静坐时如芳菲含苞,谈笑间似春色满园,姜才人曰:“哎呀,乔才人与顾娘子恍眼一看,还真像是一双孪生姐妹。”
  姜才人乃是秦王妾室,春归记得并留意她,全因此人曾经引起陶芳林无比疑惑的缘故。
  陶芳林曾说,姜才人不应是这位姜才人,这位姜才人仿佛应为甄怀永的妻子。
  春归不觉得自己和乔才人哪里相像,因为关注点不同,有点后知后觉姜才人这话里的暗藏挑衅。
  但先行表示不满的是乔才人。
  她歪着头,仿佛懵懂无知睫毛忽闪:“妾身和顾娘子哪里像了?一个是国色天香,一个是蒲柳之姿。”
  这话听着像是自谦,细细一品又十分不对劲,究竟哪个国色天香哪个蒲柳之姿?前后相应的话……“妾身”在前,“顾娘子”却是在后呢。
  春归一笑置之,不和她们计较,起身道:“几位才人慢坐,恕妾身失陪。”
  她可不是软杮子,任凭他人捏挤,容貌什么的都是浮云,毕竟大家的相公不同,实在没有攀比的必要,但所谓人与类聚……咱就不陪你们这帮洋洋自得行步顾影者进行毫无意义的唇枪舌箭了。
  可春归这一告辞,对于诸位才人而言可谓是另一种讽刺。
  乔才人瞬息就变了神色,冷哼道:“正室难道就能高人一等了?她的丈夫不过是个区区编撰,她连个诰命都没有,凭什么在咱们面前拿乔!”
  另几位:……
  心里纵然这样想,你也别真说出来才是,说出来了岂不是更显得咱们和正室大妇有所不同,活该低人一等?
  陶芳林暗暗埋怨乔才人的愚蠢,莞尔道:“这你可就误解了顾娘子,她自来不是不懂尊卑的人,但今日的宴庆,她也算是主家,还有这多宾客都需要她去打个照面呢,自是无法陪着咱们长谈的,否则……易夫人也会埋怨她不识大体。”
  很好,一下子就挽回了才人们的颜面。
  但偏还有人不领情,姜才人就公然地冷哼一声:“我看陶娘你也别说什么尊卑有别的话,咱们至多也就是个才人,怎么比得顾娘子日后,妻凭夫贵,有朝一日人家成了诰命夫人,自然是可以不把我等看在眼里的,到时尊卑有别,可谓一语成谶。要说来,顾娘子能得这门姻缘,也多靠令尊眼高过顶,陶娘如今自以为高人一等,可高在何
  处?就不得不让咱们好生纳闷了。”
  陶芳林心中一沉。
  姜才人,不,姜晚溪怎么会是面前这个阴阳怪气牙尖嘴利的女人?她这番话……用意实在让人胆颤心惊!!!
  “诸位才人聊得好生热闹啊!”
  才人们一转身,看见的是周王妃的长嫂兰氏。
  乔才人便立即飞扬唇角:“嫂嫂来了?嫂嫂快些坐。”
  “不坐了。”兰氏也冲乔才人一笑,转脸冲着姜才人:“妾身刚听才人声称纳闷,不知为何事纳闷?”
  姜才人也微微一笑:“我是纳闷陶才人无端端自恃尊贵,竟敢低看顾娘子,要说来,顾娘子乃周王妃的义姐,夫家更是名门望族,不知陶才人仅只是周王府的妾室,缘何有此高人一等的想法。”
  陶芳林:!!!
  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和姜晚溪无仇无怨从没瓜葛,这女人为何像只蚂蟥咬着她的皮肉就不松口!
  兰氏笑意不减:“姜才人快别捉弄陶娘了,瞧把陶娘给吓得!陶娘本也该唤顾妹妹一声表嫂,听姜才人几位打趣表嫂,少不得维护几句,原本一句话的本意硬要曲解不怕找不出说法,陶娘到底年轻,口舌也不如姜才人伶俐,被您这一唬……看看,连脸色都变了。姜才人原本没有恶意,这时也该安慰陶娘几句,否则旁的人不知姜才人一贯诙谐,还以为您今日是来闹场子了。”
  姜才人把兰氏盯了一阵,方才弯起唇角:“既被兰娘子拆穿,妾身也闹不下去,陶娘快些松口气,我就是捉弄你呢,千万别当真。”
  陶芳林好容易才能继续强颜欢笑。
  心里却一个劲的报怨:这真是见了鬼了,我怎么可能胆小如鼠笨嘴拙舌,怪只怪怎么也没想到姜晚溪竟然摇身一变……不,明明她就是姜晚溪,只不过嫁的男人不同而已,怎么性情也判若天渊了?姜晚溪明明就是个贤良淑德的女人,闷葫芦一样的性情,谁都没想到她竟然会死得那样惨烈……
  不对,姜晚溪没有嫁给甄怀永,反而成了秦王妾室!!!
  难道……她也是重生再活一世?
  这就难怪了,她前世之所以落得那般下场,论来和赵兰庭不无干系,但与我何干?姜晚溪若是重生,就该知道赵兰庭待我根本就是狼心狗肺,怎么也不能因为赵兰庭而迁怒上我!可要说她不是重生……真正的姜才人为何嫁给了甄怀永,而她却顶替了堂妹委身秦王?!
  陶芳林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姜才人却再次找上了春归,把人神神秘秘拉到一个角落,塞过去一件事物。
  春归低头一看,抬头雾水。
  “这是?”
  东西一目了然,是张题了诗的手帕。
  “东风馆木末姑娘的物件,题诗赠情郎,情郎的名姓便隐于诗文里。”
  很好,赵兰庭三字俱全。
  春归笑道:“姜才人的用意,难不成是要让我大闹东风馆?”
  姜才人“扑哧”一笑,用肩膀往春归的肩膀轻轻一撞:“娘子是觉自己蠢呢,还是以为我会这样蠢?”而后又不由分说的挽
  了春归的手臂,仿佛亲密无间的关系:“我是想提醒娘子,东风馆的木末十分自作多情,赵修撰虽不搭理她,但指不定有人会用木末挑唆娘子和赵修撰的夫妻感情。”
  春归立即蹙紧了眉头:“谁有这样的祸心?”
  “陶才人。”姜氏几乎咬着春归的耳朵私语:“原本陶才人是有机会嫁给赵修撰的,奈何遇见个一心攀图权贵的亲爹,白白错过了一桩良缘,她对娘子可嫉恨得很,木末的事,想来陶才人也必然知情,说不定会在娘子耳边挑拨生事,娘子可千万别信,我是听我家王爷和王妃,寻常提起赵修撰来,都说赵修撰是个真君子,娘子有这样的福气,可千万别毁于他人的妒恨之心。”
  春归感激不已紧紧拉着姜才人的手:“多谢才人提醒,我也觉得我这样幸运,必定会引人嫉恨!”
  不远处易夫人正在石舫里陪着几位王妃饮谈,瞧着隔岸的长廊里姜氏拉着春归说了许久的话,且看着倒像是谈笑风生的情境,她便对秦王妃微微一笑:“姜才人比小女要年长几岁,但瞅着她们两个倒十分投缘。”
  秦王妃这时才往那边看了一眼,有些腼腆的笑了笑:“我那回初见顾娘子,就惊诧世间真有她这样美若天仙的人儿,心里便极想和她亲近,奈何我笨嘴拙舌的,对琴棋书画又是一窍不通,实在和顾娘子谈不到一处。便时常和阿姜说起顾娘子如何的诙谐,女红也做得精致,阿姜听了,对顾娘子也是好奇得紧,可不今日总算有了机会亲近,所以才一直拉着顾娘子说话呢。”
  齐王妃乜着秦王妃,把手里的团扇半挡了嘴角的浅笑:“姜才人确然伶俐,我早就听讲她很能帮得三弟及弟妇的手,今日算是亲眼证实了。”
  秦王妃压根没听出齐王妃的言下之意,尚还接着把姜才人一顿夸,齐王妃看着易夫人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下里不由把秦王妃讥笑一番:什么因着顾氏貌美就想和她亲近,谁不知秦王妃是个最最木讷无趣的性情,且最不擅长的就是交际应酬,要不是秦王想着拉拢赵兰庭,令她有意和顾氏攀谈,她怕是话都不敢和顾氏多讲的,生怕漏了才疏学浅蠢钝短见的底儿,结果秦王妃没能交好顾氏,秦王只能寄望着姜氏可以功成。但今日当着易夫人的面儿,就表现得如此急不可捺,可见姜氏也只不过看上去聪明罢了。
  易夫人的亲生女儿如今可是周王妃,姜氏竟还想着公然挖周王的墙角,岂不荒唐可笑?
  秦王的生母是那样一个东西,郑贵妃这养母还把他恨之入骨,凭他也敢觑觎储位?!又或者是真如自家王爷所料,秦王无非是被郑贵妃及魏国公利用而已,替皇八子在做嫁衣?
  总之秦王如何完全不用关注,重要的是周王有了晋国公府这样一门强势的岳家,他会不会也生夺储的野心!
  太师府轩翥堂可是王爷的死敌,自家是不用想争取拉拢的,但不是不能利用他们先把太孙拉下储位,最好是如王爷所愿,最终是太孙及赵氏一门两败俱伤。
  那么最好当然是阻止魏国公府和轩翥堂联手,齐王妃十分期待易夫人接下来会怎么叮嘱她今日刚刚认下的义女。
  ------------
  第338章 姐妹易嫁
  齐王妃没想到的是春归竟然主动寻易夫人打听起了姜才人。
  “可是觉得姜才人有何不妥?”易夫人不答反问。
  “儿确然觉察出姜才人有意挑拨离间,她让儿提防陶才人,最好是在明珠妹妹跟前说陶才人的坏话,打压陶才人,让周王府后宅妻妾相争,可让儿想不通的是,这对姜才人又或说秦王有什么好处。”
  “春儿连这都想不通?”易夫人压根不信。
  “难不成……秦王竟想谋储?”
  “秦王想不想谋储无法确定,但郑贵妃及魏国公当然是不愿太孙以及齐王日后登位的,否则他们日后再无荣华富贵可享,甚至极大可能在劫难逃。在他们看来,晋国公府必定会佐助周王,而陶才人呢,她是皇后娘娘的外甥女,注定和晋国公府不是一条心,要若明儿打压陶才人,不管谁胜谁负,都会导致后族与晋国公府矛盾冲突,他们就有了机会渔翁得利。还有一个好处是,信了姜才人的挑拨,就会领她的人情,日后便大有可能被她利用游说兰庭相助秦王,秦王呢,又只能依靠魏国公府,这样一来轩翥堂实则就是和魏国公府联手,不过魏国公府究竟是辅佐秦王还是辅佐八皇子,那又是两说了。”
  春归其实和易夫人的看法八九不离十,所以听这番话时就连连颔首:“我家大爷昨晚还叮嘱我,今日必定会有人刻意亲近,让我当心醉翁之意不在酒,可儿与秦王妃已经有过数面之缘,倒不觉秦王妃的城府。”
  “秦王妃原本就是心无城府的人。”易夫人道:“秦王的婚事,靠的是郑贵妃替他选妃,郑贵妃自来便厌恶秦王,且性情也执拗,不肯替秦王礼聘名门望族的闺秀,口口声声遵循祖制,坚持在平民及寒门里为秦王选妃,秦王妃的祖父只是普通农户,父亲年过四十才考中举人,授了个县典史的职务,熬到如今也只是堪堪入流而已,秦王妃压根就不熟知官眷应酬之道,行事自来谨小慎微,但秦王妃心地是极好的,秦王也自来赞同秦王妃多行善事,对正妃倒也爱重。”
  又才说起姜才人来:“当年还是魏国公屡屡相劝,才说服了郑贵妃替秦王择了个世家出身的侧室,姜才人的父亲是正经科举入仕,现任国子监司业,当年十分抵触让女儿屈为侧室,奈何圣令下来不能抗旨,为此姜司业还气得大病一场,直至如今,对姜才人也是不闻不问。”
  春归诧异道:“连姜司业都不敢抗命,姜才人岂非更无奈,缘何姜司业会迁怒姜才人?”
  “姜才人的祖母出身甄氏,就是和曹国公府联姻的甄家,老太太原本有意亲上作亲,所以常让侄孙儿甄家大郎去夫家听学,甄家大郎和姜才人也能称作青梅竹马了,两家尊长其实都默认了这对小儿女日后的婚事,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和甄家大郎定亲的成了姜才人的堂妹,再结合姜司业的态度,便有不少人都在猜测姜才人没相中甄家大郎,再后来,姜才人和魏国公府的二姑娘交好,许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被郑贵妃择中为秦王的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