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作者:刹时红瘦      更新:2020-11-25 00:30      字数:6893
  春归接了过来,微微笑道:“有劳女使代转,妾身恩谢娘娘赏赐。”
  “惠妃娘娘说了,今日的菜肴
  茶点都是皇后娘娘择定且亲自督促御膳房烹制,惠妃娘娘就是想着今日是顾娘子第一回 获召宫宴,且皇后娘娘又得专心于太后娘娘的寿诞,恐怕无法分心照恤顾娘子,娘娘这是替皇后娘娘分忧,不过娘娘十分牵挂太夫人,一阵后,还望顾娘子面见了太后娘娘及皇后娘娘,请顾娘子单独叙谈。”
  宫女说完话便行礼告退,礼仪周道似乎无可挑剔,可沈姨妈偏偏就觉得她被这宫女给小看怠慢了,冲着宫女婀娜的背影儿直瞪眼,再将春归的胳膊往过一拽,就是一连番的碎语:“春儿可别信惠妃的话,她就没安着好心!说起来她能入宫还多亏皇后娘娘引荐呢,如今可是翻脸就不认人,皇后娘娘今日再怎么忙碌,也不会疏忽了自家人,她倒上赶着献殷勤来了,春儿你心里可要有主意,别被这起不怀好意的人给利用撺掇。”
  春归:……
  难道要在大内御苑公然讨论废储夺储的事?这位沈姨妈……相比起自家婆母来还要口无遮拦,春归瞬间对皇后娘娘大是同情,这都什么亲眷手足啊,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正巧这时她和晋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易氏目光相遇,见对方冲她颔首微笑,连忙找了个脱身的借口:“易夫人在那儿,姨妈不如一同过去叙谈几句?”
  沈姨妈和易夫人是有嫌隙的。
  一来是性情不投,易夫人自来端方严正,沈姨妈说话却有些不着调,多年前被易夫人呛过两句,导致她一见易夫人心中就不由自主有些犯憷;再者因为晋国公一度热衷招兰庭为孙婿,沈姨妈却盘算着将女儿嫁进太师府,她自己把易夫人视作了对头,虽说后来哪方都没有如愿,但嫌隙算是结下了,沈姨妈就更不愿去易夫人面前讨没趣。
  连忙把春归一推:“我就不去了,和她一直说不拢,也犯不着应酬客套着,春儿也当着些心,这些自恃名门望族出身的贵妇,都把眼睛长在天门穴上,千万别被她们挑剔着错处把柄。”
  好歹春归没缠小脚,才未被这一推直接来个踉跄,她忍着趔趄稳稳站定,才能福身行礼以示告辞,暂时摆脱了和沈姨妈继续在凶险地方进行凶险话题的恐怖行动。
  又说董姑娘虽则因为兰心姑娘的冒犯彻底和她绝交,但晋国公府并未与太师府交恶,易夫人对待春归虽说不上多么的亲近熟络,然而也不存厌鄙疏远,她见春归往这边来,也主动向前迎了几步。
  “夫人这一贯安康?”春归先道
  “安好无恙,娘子的气色看着比上回更好了。”
  这原是一番场面话客套辞,春归却调侃道:“今日获诏太后娘娘的寿诞,我已是张惶了好些时日,昨晚干脆睁着眼一夜未眠,出门前上了老厚一层脂粉,总算才掩住了一脸的倦容。”
  连易夫人都被逗得一笑:“你这样诙谐,哪像话说的一样严重?我看你今日言行十分得体,早前还在惊异你这样沉得住气呢,想到我第一次参加宫宴时,可没你这样的稳重。”
  春归正要自谦,就听身后响起一个老大的嗓门儿——
  “芸姐姐,总算盼到了一见,如今我可真没了法子,你定要助我一助!”
  ------------
  第260章 英国公府
  和豪迈嗓门搭配的是宫装女子纤弱的身姿和颇为秀丽的容貌,这让春归回头的那一眼大觉违和,她虽不知来人的具体身份,但无庸质疑的是定然为某位内廷妃嫔,因她霞帔是用镂金翟鸟坠,裙佩垂苏也使用明黄色,这是嫔妃抑或王妃才能佩用的规制,但几位王妃春归都照过面了,对这女子却并无印象,所以判断出她应当是弘复帝的后宫妃嫔之一。
  果然便听易夫人礼见称呼道:“谢昭仪安康。”
  春归也跟着见了礼,她并没盯着谢昭仪更多打量,但就凭那下意识的一眼,捕捉到的还有谢昭仪眉眼间的愁绪,使她描得纤细柔长的一双新月眉几乎不堪重负一般,看来确然是有极其忧愁苦闷的烦难需要向易夫人求助,春归很自觉,果断不再久留碍眼,但因她人还没走远,谢昭仪又实在迫不及待,还是听见了一言半句他人的私隐。
  “芸姐姐可听说了英国公府的事?他们凭什么要休了四妹妹?”
  春归就加快了脚步赶紧离开这一桩是非。
  舒娘子这会儿也能够从寒喧应酬的圈子里暂时脱身,她早留意见春归在这边儿,所以迎了上前,过来时应当也已经望见了易夫人被谢昭仪拉着往广寒殿后的山廊走,就笑着打趣一句:“遇上多大件可怕事,瞧你这样儿,像是身后头有篷头鬼在追。”
  皇城里可没阴魂胆敢逗留,且阴魂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住在皇城里的这些人。
  春归也不瞒着舒娘子:“我正和易夫人寒喧呢,谢昭仪想是有什么急事要找易夫人商量,我不便旁听内廷密隐,这才慌忙避开,不想谢昭仪的确着急,还是被我听到了仿佛关系英国公府。”
  舒娘子便道:“谢昭仪的母亲是易夫人的姨妈,她们俩是姨表姐妹,至于英国公府……谢昭仪的堂妹嫁的是英国公程决的孙儿程瑞,成婚三年,已经育有一双子女,但如今英国公府却忽然要休了谢娘子,据说是谢娘子犯了七出,两家人为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谢昭仪着急也是情理之中。”
  “谢昭仪应当和谢娘子的情谊是极好的吧?”春归想当然道。
  “这和情谊好与不好可没必然关系。”舒娘子叹道:“谢昭仪和惠妃是同一年入的宫,膝下虽也有一位公主,但圣宠却远远不及惠妃,她的本家虽是官宦世族,自她父亲那一辈人却多的是一任官职就赋闲了,后头的子弟就更没杰出才俊,她的堂妹能嫁进英国公府,已经算是大好的姻缘,不想闹成这番境地,若真被休弃,谢家的女儿不管待嫁还是已经出了阁的,可都要承担诽议,谢昭仪都怕是要受到牵连的,她在这深宫里头,也难见到娘家人儿,今日好容易盼到能和易夫人见面,也只能从易夫人这里打听消息想想对策。”
  经舒娘子这样一解释,春归多少更明白了谢昭仪为何焦急。
  女子入宫,选为天子妃嫔,看上去虽说荣耀风光,却不是个个后宫妃嫔都能蒙受厚宠,没有皇帝的宠幸,就更需要依靠娘家的权势,如此在后宫内廷才不至于举步维艰,可谢昭仪的娘家眼看不济,更甚至再招祸殃,即便谢昭仪不会因为堂妹被休
  便被打入冷宫,但对于今后的处境更有如雪上加霜了。
  “辉辉可曾听说过英国公府程家?”舒娘子又问。
  “前不久我家宴庆时,英国公夫人也领着家中女眷前来道贺,听祖母说英国公和祖父乃同年,爵位是先帝所赐,我还知道英国公世子虽未经科举入仕,不过一门子弟许多都是进士出身。”
  “谢四娘的翁爹程放,如今职任江西布政使,程瑞是程放的长子,如今还只是个举人,程放深觉长子辱没家门,但我听说程瑞和谢四娘夫妻感情甚好,也没听说程瑞有那些纨绔子弟的劣行,反而是他的母亲蒋夫人……”舒娘子似乎斟酌一番言辞才道:“是个极其严厉的婆母。”
  春归脑子里立即闪过一张眼睛长在天门穴上鼻孔惯性朝天的面容。
  她对这位蒋夫人是有深刻印象的,犹记得那日接待时,蒋夫人对她一声冷哼连正眼都不看来的态度,原来这位就是谢四娘的婆母啊?
  “经世母这么一说,我又想起来了,那日蒋夫人并没有让儿媳同行。”
  “谢四娘的小女儿刚出生不久,一来的确不便出席宴请,再者说不定那时就已经在闹休弃的事了,蒋夫人当然不会让她同行。”
  “不过英国公夫人倒是个和蔼的长者。”春归道。
  “可不是。”舒娘子又是一叹息。
  春归不知为何觉得舒娘子也是忧心忡忡的模样,仿佛也正为了英国公府的这桩事故烦难,但春归的印象中沈家和谢家又似乎并无姻亲友朋的一层关系,舒娘子总不至于为了他家事故忧愁。
  她虽诧异,但舒娘子并无意多说,春归也自然不好打问,就由得舒娘子岔开了话题。
  “谢昭仪既然都得了自在,过一阵儿太后娘娘就得召咱们去广寒殿里叙话了,她老人家其实最不耐烦排场礼规,但毕竟今日皇上在场亲自贺寿,排场也是免不得的,太后娘娘怕早就已经闷得慌了,一阵儿辉辉可得发扬擅长,把你那些笑话趣谈的多说几段引太后娘娘开怀,大可不必那样拘束。”
  春归笑着应了一声,又道:“阮中士也反复叮嘱过我,说圣德太后是极其仁厚的长者,性情又诙谐,教我不必过于拘礼,这样反而显得木讷无趣了。”
  “阮中士在太后娘娘身边服侍了大半辈子,最熟知娘娘的性情,我今日闻着你身上的熏香,可是得了阮中士的指点?”
  “正是呢,阮中士告诉的法子,不直接在衣上熏香,而辟一间静室,先把香饼在饭镬里蒸透,又在炉上摆个铜丝架,蒸透的香饼放在架子上,离火半寸,徐徐烘着,这样香味幽韵又不带烟气,就把衣裳拿进静室里,放上半日自然浸上了幽香,如此衣香更能显得若有还无,阮中士说太后娘娘不喜浓熏,寻常起居的地方,只供着佛手取其自然香气,但此时炎热,若完全不用衣香,难以掩住汗味,阮中士特意告诉了我这法子。”
  “就别提汗字了。”舒娘子摇头道:“这季候,还必须里三层外三层穿得密不透风,听见个汗字心里都觉燥闷。”
  春归十分感同身受。
  今日入宫参加太后寿诞,就算她还未得诰命,不用像舒娘子等人般的冠着命妇服饰,可也难免正装礼服,大热天的捂着几层衣裳,这滋味端是无比“销魂”。
  “好在这里是西苑,宴厅又设于琼华岛上,目睹着这片湖光山色多少能够消暑,待咱们见过了太后娘娘,我去求个恩许,和辉辉也沿着山廊往下走走,这岛北面山麓底下,沿着水边建有六十间的双层游廊,皇子宗亲们是在东向的游廊里饮谈,咱们往西向走也不怕遇着他们,待走乏了,让宫人们端上两盏冰饮,只要一张小几,坐在游廊上层吹吹风才不枉了此行。”
  春归光听着就觉心花怒放,她一个人当然是不敢任性游逛的,不过跟着舒娘子……连赵大爷都说舒娘子十分可靠不妨一同逛玩呢。
  从朝早直至此刻都觉寿诞索然无味,却又必须消磨不能早辞,剩余片刻时光能够自在逛玩都属惊喜不虚此行。
  又当真没等多久,萧宫令便来传召舒娘子和春归入见,春归已然是听阮中士提起过不知多少回萧宫令了,深知许多驻颜有术的方法实际上乃这位精通,如今一见本尊,完全不信萧宫令已经是岁逾六旬的人。
  萧宫令面若银盘,但又和江太夫人的富态全然不同,脸上丝毫没有赘肉,轮廓清晰可见,她的眉眼并不多么妩丽精致,肌肤也不算白皙,眼睑底下分布着几粒淡斑,不用厚粉掩盖,就这样坦然露出,却像反而添加了几分俏皮的风情,衬托得眉眼越发生动了。
  岁逾六旬的年纪,唯有眼角才露纹皱,却不显现苍老,让她看上去十分和蔼。
  嗓音也好,说话时韵味幽长,具有未经阅历的女子欠缺的意韵。
  在衣香鬓影中,她的穿戴并不显眼,可给春归的感觉却十分惊艳。
  如果当我风烛残年,还能有萧宫令的一二风姿,死也瞑目了!
  春归就特意看她行走时的姿态,一步步相当稳健,且脊梁挺直,难得的是还能丝毫不露倔傲的势态,人如玉润,原来就是此番形貌。
  “羡慕吧?”舒娘子似乎也全不在意寿诞还未真正结束,因为获召而成众人瞩目时,她也能轻松愉快的和春归闲聊。
  春归连连颔首。
  “萧宫令原本也是官宦之女,自请入宫担任女官,我和宫令深谈过,她直言不讳之所以入宫,是不愿嫁作内宅妇人。先帝曾想纳她为嫔妃,她宁死不从,竟直言有恶男之癖,先帝大怒,欲将她逐出宫廷,不过却因娘娘阻止……甚至当时申妃、彭妃都一同求情。最终先帝也只是将她罚为宫奴,没多久待先帝自己淡忘了,娘娘又把萧宫令调回身边,她这一生都困足于内廷,却比谁都活得自在,我们羡慕也是羡慕不来她这份坚持和荣辱不惊的风骨。”
  这话并没有特意压低嗓音,所以萧宫令回头,又冲舒娘子一笑:“恭人这又是在拿妾身调侃呢,可别吓坏了顾娘子。”
  吓坏……
  顾娘子认真品度这两字,对于萧宫令的崇拜之心瞬间涨高三尺。
  萧宫令和冯莨琦,真是同样的风流人物啊!!!
  ------------
  第261章 两宫太后
  虽说是两回贺见春归都只能看到圣德太后的膝盖以下,根本就不敢抬眼打量,但此时跟着萧宫令过来广寒殿里叙话,略微放松拘谨之后的一眼,春归还是发觉了太后已经不知在何时换下那身繁重的礼服,改着了更加轻便的常服穿戴。
  发上带的是金丝鬏髻,湖蓝地镶白领的小袄,一袭真红锦地马面裙,衣肩裙襕用金线绣着牡丹缠枝花纹,她是在殿中北面的罗汗床上垂足而坐,当然不会起身相迎,但就那样坐着,春归仍然能够看出圣德太后维持得毫没走样的窈窕身姿,心说难怪在这样的场合仍然择选袄裙,并不像多少上了年纪的妇人,需要借助褙子、比甲的宽大修饰身形。
  此时的宴厅时已经不闻礼乐声声,只有宫中伎人琵琶联弹,又有伎人踏乐起舞,她们是助兴的人,宴厅里女眷却没几个在欣赏乐舞的,所以春归倒是听见了不少的谈笑声,如此轻松的气氛自然也能缓和不少的局促紧张,至少不会让春归感觉众人瞩目。
  还是要按照规矩礼见,但免省了跪叩,王太后示意春归就坐在罗汉床前的朱漆蝶穿花枝的绣墩上,先对已经自觉往另一个绣墩上坐好的舒娘子笑道:“你两还没进殿门时,就在窃窃私语,引得锦华都停了脚步和你们又说又笑的,也不知在说什么趣话儿?”
  舒娘子不答,只笑着说:“知道娘娘耳聪目明,且得意得很,找着机会就要奚落咱们这些晚辈,年纪轻轻的眼睛就成了半瞎,一丈之外就看不清了,妾身从来都是心服口服,好容易才求得萧宫令上回点拨了一个保养眼睛的方法,但用了一段儿,还没太明显的效果,娘娘就紧着这一段儿奚落吧,指不定下回入宫,妾身也能锻炼一双火眼金睛了。”
  王太后便去看萧宫令,似乎责备的口吻:“虽说阿舒确然是个泼猴儿的情性,我说句公道话,锦华你也不能这样损她,你给了她个什么方法?火眼金睛?这是要让她把自己放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烧足四十九日啊,仔细没烧成火眼金睛,倒把皮脸儿给熏得焦黑,她家相公怕是要来我慈宁宫里讨说法了。”
  王太后跟前本围着不少嫔妃女眷,听这话后都捧场呵呵笑了起来,春归是真心忍俊不住,没法在脑子里描画舒世母皮焦脸黑的模样。
  她这样一笑,就更引起了王太后的注意,略偏着头好一番打量,又才笑道:“阿舒跟我耳边,可提了不少回小顾如何了,不过她的话自来就不可信,我是想不出世上哪有人比她这只泼猴儿更要古灵精怪的,今日一见小顾,果然是阿舒在打诳言,明明就是个端秀斯文的孩子,我看都不忍多看几眼,生怕看重了让她脸红羞躁起来。”
  春归慌忙起身:“妾身自来怯弱胆小,不知舒世母因何误解妾身胆敢大闹天宫。”
  王太后怔了一怔,挑起眉头大笑道:“看看,可不就是阿舒胡说八道!”
  舒娘子忍不住用手里的团扇伸过去往春归手臂上一打:“小顾这可就不实诚了,妄废了我一片的真心相待,结
  果非但不帮着我,反而和太后娘娘一齐打趣调侃起我来……娘娘您可看清楚了,您这火眼金睛盯着她看了这么久,她脸皮上可红了丝毫?怯弱胆小才是诳语呢,我可不是杜撰。”
  春归莞尔道:“胆小是真胆小,不过妾身脸皮生得厚实,所以看不出来羞容。”
  她这话音刚落,就被王太后伸手拉了一把:“来,来我身边儿坐着,仔细瞧瞧你这脸皮生得多么厚实,比不比得过宫墙。”
  春归本是低垂眉眼,所以先就看见了王太后的指掌,柔嫩有若少女的肌肤,且骨节均匀修长,真是一双妙手。
  她直到这时仍然不敢与太后正视,因为不用张望,也知道广寒殿里少不得后妃在座,王太后看来的确不拘小节性情豁达,可王太后不介意礼规教条并不代表其余宫中贵人都能容忍放诞,她必须得小心翼翼不让他人抓住把柄诽议斥责——心累啊。
  王太后却能放心打量春归,见她虽是低垂眉眼小心谨慎的模样,唇角那丝笑意却十分舒展,像明明平静无奇的水面,浅浅一圈涟漪便生潋滟波光,这莞尔舒展的笑意顿时就让眉目鲜活妩丽漫生了。
  脂粉施得浅薄,未夺肌肤自然亮泽,生着好一张标致的鹅蛋脸,轮廓匀润,既不失秀巧又不显得过于尖窄;造物优厚,赐了她樱桃樊素口,且下巴颔上浅浅一道美人沟;鼻如玉葱,玲珑剔透;乌蕊丝般的眼睫轻挡住一双秋波,眉色黑亮并未修成纤细,这使妩丽的容貌更添几分英气。
  果然不管她怎么打量,那莹白的面颊上都没透出羞红来。
  王太后便对沈皇后道:“我都不记得是从哪本杂书上看来的了,那写书的人评论美人儿,说世人往往都爱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仿佛女子面貌仪态需得十全十美才能称之绝色,殊不知往往得有些缺憾,如目朗而睫疏,樱口却颔圆,小缺憾反而能显大风情,我过去也常想,如西施不是也因病弱才有捧心之美?于是就信了他这套理论,怎知今日一见小顾,这样标致可人儿,五官面廓都无可挑剔,却哪里就显得刻板无味了?纵然是古往今来存世多少大家所画的仕女图,笔墨之下都能成就这番绝色姿容。”
  她便召召手:“皇后这也是第一次见小顾吧,过来一齐说说话,你妹妹的眼光不错,看看小顾,果然和咱们今科的状元郎,才真正称得上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呢。”
  沈皇后也果然过来,坐在罗汉床的另一边儿,把春归细细看了几眼便莞尔道:“真是个齐全的孩子,既然母后喜欢,日后不如常常召她入宫陪着母后说笑。”
  这话既无趣又功利,且十分让春归抗拒,但她也只好憋着。
  忽而又听一人说话:“姐姐这样夸这孩子,也快让她过来等我好好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