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作者:刹时红瘦      更新:2020-11-25 00:29      字数:8546
  一阵后春归才知道二女的身份,前者是险些成为庭大奶奶的董姑娘,也就是晋国公的嫡孙女;后者也是险些成为庭大奶奶的陶姑娘,皇后娘娘另一个胞妹所生的女儿,得喊沈夫人一声小姨母,闺名唤作芳林。
  兰心妹妹张狂归张狂,但对于祖母还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信服,所以把董姑娘看作唯一的闺中知己。不过她和陶芳林的关系就一直不那么亲近了,这当然是因为沈夫人的缘故,这回这之所以邀请陶芳林,却是因为老太太的交待虽然说老太太和沈夫人明争暗斗,存在深厚的婆媳矛盾,但到底还顾忌着皇后,不敢彻底翻脸,这回兰心邀请诸位宴集,偏是打着小贺兄长高中解元的名义,就不好完全把姻亲排除在外,既然邀请了沈家的姑娘,礼仪上也不能漏下陶家姑娘。
  不表后话但说眼前,无论陶芳林是否对赵兰心怀有敌意,既为客人她都不能是春归针对的目标,而剑碧那句当众喝斥脱口而出后,她尚且没意识到自己或许就会失去抱幽馆大丫鬟的职场地位了,在她看来这位庭大奶奶无非是靠着曲意奉迎暂时哄骗住老太太,但如今想要落她颜面的人是二姑娘,是太师府唯一能称为掌上明珠的千金小姐,庭大奶奶无论如何也落不着好。
  故而当见庭大奶奶沉下面孔时,剑碧仍是不以为然,她挑起一抹讥讽意味十足的冷笑,挺着小胸脯凛然无惧。
  “好张狂的奴婢,看着二姑娘年纪小性情又好,
  寻常拉不下脸来管束你们这些家生奴婢,竟是养成了这样狂悖刁钻目中无人的习性,你明知在二姑娘的宴集上当着众多贵客面前逞威耍狂,客人们不论你这奴婢嚣张跋扈,只会惊疑二姑娘竟敢挑衅顶撞长嫂,却还存心如此意图谤毁二姑娘的品行,居心险恶,怎容你这刁奴悍婢再留闺侧,还不退下,一阵后随我去二夫人处领罚。”
  春归这番声色俱厉大出剑碧意料,那白皙的肤色更像罩上一层寒霜,看着就要再次口出恶言的模样,春归却不给她机会,莫说当着外客面前与一个奴婢唇枪舌箭绝非情理,便是当众斥责其实都有违大家风范了,但这可怪不着她,谁让兰心姑娘行事如此任性丫鬟剑碧又的确嚣张呢,倘若她不立即斥责反而忍气吞声,在座的这些贵女闺秀固然会笑话她懦弱无能,还会连累整个太师府的家风亦必遭到质疑。
  于是春归抢在剑碧面前开口,但神色却转而缓和,不再那么的冷肃严厉了:“剑碧是抱幽馆的奴婢,二妹妹身边的大丫鬟,论来当由二妹妹责管,不过二妹妹毕竟还是闺中女孩儿,寻常只当丫鬟奴婢像玩伴一般,拉不下脸来申斥管束,更不说今日原是二妹妹作为东道宴请闺交,怕也担心着搅扰了各位的兴致,所以我才替二妹妹作主,想来二妹妹不会怪我越俎代庖。”
  她这话是冲着赵兰心给予提醒,已经尽力不露责备的意味了,要若赵兰心还长着脑子,就该顺坡下驴敷衍过去这出,省得贻笑人前。
  但赵兰心似乎没长着脑子,恼怒的神情已经摆在了脸上。
  春归暗叹:看来是彻底没法圆场了,怎么办,亲小姑眼看就要担个少条失教的恶评,也不知将来会不会影响到婚嫁。
  好在二姑娘身边还不全是无脑嚣张的丫鬟,在此一触即发时刻,原本在亭台里侍立的另一个丫鬟藏丹意识到小主人正在搬起石头砸脚,忙忙上前:“二姑娘原是想着向各位引荐庭大奶奶,是因着庭大爷和大奶奶的婚礼是在汾阳操办,京城的亲友们都还未见过二姑娘的新嫂嫂,二姑娘本存着好意,没想却被剑碧毁了这份心思,确然该怨剑碧这越养越大的气性,竟然对庭大奶奶都敢傲慢无礼,不过二姑娘再是恼怒,也当千万顾着宴集的雅兴,就依了庭大奶奶的处治吧,该怎么责罚,让二夫人按规矩施行就是,二姑娘犯不着亲自斥责。”
  春归抬头盯了藏丹一眼,心说寻常在踌躇园撞见,只道这丫鬟寡言少语似乎过于沉静,大不像剑碧一般伶牙俐齿好出风头,真没看出来她在抱幽馆这多奴婢中倒是个最有份量的,亲小姑一看就在气头上,心里指不定多么懊恼,藏丹倒敢出头劝阻,应当是有把握她的话能被小主人采纳。
  果然兰心妹妹虽说暗暗把后槽牙磨了又磨,到底停止了和春归两败俱伤的不智行为,冷声说道:“退下吧。”
  这简短的三字儿,却是让剑碧气焰全消,煞白着一张脸惊惶失措,似乎想要立时膝跪求饶但又不敢纠缠,一声不吭的退下。但凡是个明眼人,不会看不出这丫鬟其实在赵兰心面前并不敢张狂跋扈,“二
  姑娘年纪小心肠软拉不下脸来约束奴婢”无非是套挽救的说辞,赵兰心的用意分明是想当众鄙贱春归,好让这些出身不凡的贵女们明白太师府的庭大奶奶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即便攀上高枝也是懦弱无能的货色,她的继母沈夫人就是看不得长兄娶了门当户对的贵女为妻,处心积虑欺压原配夫人所生的子女。
  可所谓的大家风范交际原则就是如此,只要赵兰心没有为了维护剑碧和自家大嫂当场争执,就没人能传太师府的赵二姑娘少条失教不悌长嫂的坏话,就算把这场还未闹起就息事宁人的风波当作笑话说给自家长辈知晓,各家贵妇也只会认为赵二姑娘虽说对嫂嫂有些不服,到底还不算狂悖愚蠢,品行不算存在太大瑕疵,在考虑自家子弟的婚配时,仍然不会把赵二姑娘直接剔除。
  总之春归“担惊受怕”一场,还算有惊无险的解救了亲小姑的名声大损,不至于让太师府的家教受到他人嘲笑鄙夷。
  她这才如释重负,对在座的姑娘们和颜悦色道:“我家御下不严,才闹出这等风波,让姑娘们见笑了。”
  闺秀们大多莞尔并不言语,兰心妹妹的神色也没能够立时缓和下来,倒是晋国公府的董姑娘这会儿子松开了眉头,起身给春归让座:“今日我们都是为了来贺赵二姑娘的长兄摘得桂榜头魁,又听二姑娘说原来太师府是双喜临门,一时心中都在好奇,想要见见今科解元娘子,若非我们都有这样的心愿,也闹不出这小小一桩风波,起因本在我们,哪敢劳大奶奶反过来赔礼呢,理当咱们给大奶奶赔不是才对。”
  她这话说得极是诚挚,真像没看出剑碧缘何胆敢犯主的样儿,未免让春归几分诧异,心说这姑娘倒是好实的心眼,不像其余大家闺秀那样七窍玲珑。只是起先看她对剑碧的态度格外不满,连带着把二妹妹都有心疏远了,足见为人处世秉持公正之道,性情和外表一样的端方板正,不偏不倚。
  忽又听那“目光闪烁”氏反客为主竟充当起引荐人:“表嫂还未见过这位吧,她便是董大姑娘,乃晋国公的嫡长孙女儿,论来也是太师府的常客了。”
  春归这才反应过来此位贵客的身份,也把“目光闪烁”氏字里言间的意味深长洞悉分明。
  但她当然是不动声色,再把座位礼让回去:“你们姑娘家的宴集,也不怕有我在这儿扰了开怀畅谈的兴致?董姑娘安心坐下吧,我原是不便多留的,应着二妹妹的邀请过来露一露面,就该识趣的走开了,在这儿伫得久了,碍着你们说交心知己话,不定心里怎么埋怨我不知机呢。”
  已婚的妇人和待嫁的女孩原本就属不同群体,若春归逗留得久了,姑娘们多半会觉得拘束,这也本是最基本的应酬之道,她这时调侃般的说出来,风趣知机的全身而退,也算彻底平息了一场风波,想着等她离开了,不在兰心妹妹跟前碍眼,小东道的神色才能逐渐缓和下来,不至于久久端着张懊恼的面孔。
  可偏有人不想让这桩风波轻轻松松过去,陶芳林再次跳将出来反客为主。
  ------------
  第162章 脱身失败
  “表嫂这样说,那我们可不能就放您走了,别是表嫂看我们闹心,不耐烦应酬我们,反倒说成我们嫌弃表嫂。来来来,董大姑娘是贵客,表嫂不好受她的礼让,咱们却是一家人不拘那多客套。”陶芳林说着就起身过来,笑着拉了春归过去按在椅子里,又转身去边上的桌子拿了个干净的茶盏,一边往里斟茶一边笑道:“说来今日二妹妹邀咱们来,正是为了庆贺大表哥高中桂榜一举夺魁,表嫂也是正主,虽不便饮酒,总该受我们敬一盏茶吧。”
  经这番活泼说笑推拉礼让,陶芳林看了赵兰心一眼,见太师府这位刁蛮任性目中无人的二表妹果然兀自僵着脸,丝毫没有向嫂嫂引荐客人的热情,她又弯起眉眼:“二妹妹你发什么呆,可还在埋怨那不知礼数的奴婢?那就大无必要了,连表嫂都没怪罪你,你何必过意不去呢?快先敬表嫂一盏茶,就当赔礼揭过去了。”
  眼瞅着亲小姑就要摁捺不住,春归心里直叫苦,她转头盯着那俨然不怀好意的表妹,拉起一点唇角:“我是新妇,未及见过各家亲朋,听姑娘称我表嫂,竟然也不知姑娘是哪家的闺秀?”
  “这位是沈姨母的千金,陶家表姑娘。”藏丹度量着小主人的神色越发不好,连忙顺着春归的话代为引荐。
  春归心里便更有了数:“原来真是咱们家的表姑娘,难怪深知二妹妹的性情,一眼看出她仍因为身边婢女的无礼冲撞耿耿于怀呢,不过表姑娘和我是初次见面,应当不知我的性情,最是不和自家人见外的了,二妹妹要真因为区区婢女的冲撞,当着众位的面前向我赔礼告错,我反而会当她和我疏远。”
  她反正已经尽力了,亲小姑若再反应不过来,就等着被陶表姑娘奸计得逞吧。
  好在是兰心妹妹对芳林姑娘也素来没有好感,竟听出来了春归“同仇敌忾”的示意,到底是没再坐一旁兀自散发寒气,挑眼觑着陶芳林:“嫂嫂当然明白我,怎会放纵婢女让自家人难堪呢?揭不揭得过去也不靠一盏茶的赔礼,倒是表姐,今日赴请就
  极勉强的,恐怕是没想到大哥哥会桂榜夺魁,许是这会儿尚且觉得难以置信吧。”
  春归:……
  亲小姑可真不省心!
  纵然明白过来陶表妹在努力挖坑,也没得当众这样说话的道理,这言下之意难道是……陶表妹过去小瞧了赵大爷,有眼不识金镶玉,如今会懊悔不迭?
  春归原本不知还有沈夫人先前打算撮合陶表妹当她的长子媳妇,结果被陶姨父直言拒绝一出,所以才会因赵兰心的意有所指震惊。
  可她再看陶表妹,虽然因为赵兰心明显的讥刺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神色里却一丝不露懊恼:“二表妹这话何意?我哪能没想到大表哥高中解元,我没想到的是大表哥的亲事这么快就定下来,小姨母家中突然双喜临门。二表妹莫非是看我对大表哥自来便敬而远之,便以为我是小瞧大表哥罢?谁不知大表哥才华出众前途似锦,我哪里敢小瞧鄙夷呢,是一直听说大表哥严厉,便是对二表妹也从不松懈教导,我心里才生敬畏而已。”
  赵兰心显然不敌陶芳林的段数,口头上落了下风,神色里更见僵冷,轻哼一声不言语了。
  “只此时一见大表嫂,我也方才醒悟,难怪二表妹急着要向咱们引荐嫂嫂呢,原来表嫂竟是这样的风姿,眼见着表嫂,我这才有些明白了古曲里唱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也才能想到子建之赋,‘转眄流睛,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是何等绝代。我也才能理解就算二表妹自负貌美,见识表嫂的风姿后也惊为天人,等不及向我们炫耀的心情呢。众位可是一直知道的吧,二表妹最最敬重的人可就是大表哥,如今得了一位和兄长乃是天作之合郎才女貌的嫂嫂,她还哪里忍得住心头的欢喜,就怕今后,连董姑娘都得往后站了,二表妹最亲近的人定就换成大表嫂。”
  这个什么陶表妹,年纪小小哪里来的机心深沉和铜唇铁舌,一番话直接戳中亲小姑的逆鳞,这下子可要引炸亲小姑那腹腔里积存的枪药了!
  春归表示叹为观止,又如临大敌。
  好在因为“大表嫂”也绝非无能之辈,及时抢在了赵兰心炸膛之前开口:“我想到了一件陈年旧事,不妨说来博各位姑娘一笑?”她也不待各位姑娘是否认同,就把故事连忙开讲:“那时我也是姑娘家,还在祖籍汾阳,有一位族姐,因着闺交随同父母来了汾阳游历,便专请了这位闺交又请了我们一帮姐妹作陪,我们听说族姐的闺交是京城来的贵女,尽都觉得惊奇,那时年岁还小,还以为京城的女孩儿必定和我们见识不一样,懂得不少稀罕事,是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春归擅长的便是说故事,但这回的故事却是她急中生智凭空编造出来,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只能在语气的抑扬顿挫上下足功夫,说了一段免不得稍作停顿杜撰下文,但就这样还能引起姑娘们的兴趣,有一个年纪还小和兰心妹妹不相左右的闺秀便忍不住问:“后来呢?”
  她也想知道京城的女孩儿和汾阳的女孩儿差别多大。
  “族姐的闺交倒是说了不少京中的景致,如那些规模宏大的佛寺道观,又如唯有京城才有的紫禁城,但对小姑娘而言,并不关注这些,是以咱们追问着日常消遣,诸如除了元宵灯会寻常能不能出门乱逛呀,父母长辈准不准出门的时候骑马呀,还有据说是京城里的一个文人,写的杂记话本里记录不少鬼怪妖魔,不知族姐的闺交有没有见过呀,甚至还有个姐妹问起闺交看没看过美猴王,到没到过花果山……”
  “花果山是在东胜神洲,又不是在京城,还有你们难道不知‘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妖魔鬼怪?!”竟然连兰心妹妹都听了进去,表示汾阳的姑娘们也太异想天开了。
  “可不是这样,但我们那时又哪里明白京城和汾阳景致习俗虽有不同,但闺阁女孩儿却都是被养在内宅,原本也没有多大的差异呢?姐妹们七嘴八舌,说起来咱们所见的一位奇人,反而是族姐的闺交竟然没有见闻过的怪异,让她很是惊叹了一番呢。”
  ------------
  第163章 渠出藏丹
  闷养在内宅的大家闺秀,论来生活乏味甚至比尼庵庙观也过无不及,对于奇人异事都存在天生的好奇心,于是在座者全都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春归眼角余光所到的那一圈儿,发现只有陶表妹眼眸里凝敛着根深蒂固的冷意,显然对她绘声绘色的讲述毫不关注,满脑子仍在计划着怎么让兰心妹妹遗臭万年。
  春归很诧异,不明白这两位乳臭未干的丫头之间什么时候结下了血海深仇,但她这时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陶芳林身上,剩余一小半故事还是需得讲下去的。
  “是我们古槐集上的一个人,尤其爱惜他的一把长须,不知怎么的突然脱落得一干二净,他十分沮丧,曾经两载没有出门,到底也没重新养成一把美须,于是便不知从哪里定制了几套假须,染成赤、橙、青、紫、蓝五色,装进布袱里悬在腰上,每走十步,便换一种色彩的假须带上,行为相当诡异。”
  众闺秀想一想那人疯癫般的作态,都觉荒谬可笑,并不在意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果然只当作笑话来听。
  “那次聚会,我们没听着什么京城的稀罕事,倒是让京城的客人听了一件汾阳的笑话,事后便有人问那族姐,既然京城来的贵女也不见得比我们懂得更多的见闻,族姐又何必请了她来专程炫耀呢?族姐回应道,谁说我是为了炫耀?是真有闺交远道而来,方才设宴款待以尽地主之谊,原是你们误解了才是。我们这才省悟,族姐也是在京城长大,后来才随族伯回的汾阳,当然明白我们以为的那些奇闻诡事莫说是在京城,世间任何一处怕也难见,她知道无论京城还是汾阳,闺秀见历并无多大差异,又怎会想到利用闺交炫耀呢?”
  春归迎着陶表妹眼眸深处透露那点冷光,莞尔一笑:“表姑娘刚才一番夸奖,把我听得脸红心跳的,倒是心花怒放轻飘飘,只有一件却得代我家的二妹妹申明,就不说二妹妹自己了,单论在座的诸位,也包括表姑娘,哪一个不是正值青春亭亭玉立,怎会见了我不过是眉眼生得齐整,就想着要炫耀呢?更莫说我和董姑娘,一个是二妹妹的嫂嫂,一个是闺中好友,亲友之间何必非得分出亲疏远近?”
  不是她非得追着陶表妹进攻,谁让这位的确不怀好意呢?字里言间,透出小姑不及嫂嫂貌美,还公然挑唆小姑和董姑娘的关系,隐隐的又把董姑娘也往低踩,暗指她也是容貌不敌才错失良缘,春归若不抢先还击,难道要等小姑子被挑唆得炸膛,当众对自己恶言相向?
  赵兰心也终于醒悟过来自己差点又中算计,撇了一眼春归又扫了一眼陶芳林,还算作出了个明智的抉择:“嫂嫂早前说的那桩旧事,倒是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原来多少大惊小怪妄自揣度,都是见识浅薄以己度人而已,我是受教了,就不知陶表姐受没受教?”
  这牙尖嘴利得理不饶人的亲小姑哟!
  但春归却没再多此一举忙着圆场了,她也算懂得了几分所谓高门望族间的交际之道,虽说无理取闹会大失风范,但今日
  明眼人也都能看穿陶表妹的居心不良,兰心就算反击得过于明显,旁人也仅会认为她不够圆滑而已,不至于从根本上质疑兰心妹妹的品性,这已经很好了,此时若不功成身退更待何时?
  这回提出离席,再未遭到阻拦,不过春归极为疑惑陶表妹对亲小姑的恶意,便过了遍脑子召来渠出在此继续窥听,且没忘过脑子时特意交待让她重点关注陶芳林。
  许是这回交待得有些琐碎,终于惹恼了玉阳真君,春归只觉脑子里突然响起个阴冷的男声:“你知道猪是怎么死的吗?”
  春归:……
  刚才谁说世上没有妖魔鬼怪来着?!脑子里现在这道魔音贯耳要不让她也听听?
  紧跟着她理直气壮用脑子回应:人怕出名猪怕“撞”,猪的死和懒惰无关。
  玉阳真君对此人类彻底放弃治疗了,拒绝再和懒惰的人类进行神识沟通,春归的脑子里恢复了宁静。
  回去的路上她分明看见了渠出从头顶飘过,但这魂灵根本没有搭理她,大约又再为玉阳真君打抱不平吧。
  刚出连通怫园西闺的角门,春归便见青萍迎面上前,已经是秋意深浓的季候,她脑门上竟然还能焦灼出一片热汗来,一见春归的人影,步子迈得更大,没等站稳就连忙通风报讯:“剑碧去了二夫人院里喊冤,说是大奶奶不满二姑娘,却迁怒于她逼着二姑娘降罪,她担心二姑娘着急和大奶奶争辩起来把事闹大,所以主动去二夫人那里领罚,二夫人把剑碧带去了踌躇园,说什么自从大奶奶进了府,从前循规蹈矩的仆婢竟接二连三撒刁放泼,连她都真不知道怎么管束了,竟是想要怪罪大奶奶惹是生非的意思,大奶奶还是快些去老太太跟前分辩吧。”
  春归叹一声气,她就知道从抱幽馆脱身事件才算完了一半。
  却问道:“二叔祖母过来没有?”
  “二老太太已经来了斥园,也听说了这件纷争,但她老人家却说……说这点小事大奶奶自能处理,犯不上她赶来救火。”
  春归笑道:“学着些叔祖母的沉稳吧,多大点事,看把你急得一脑门的汗。”
  “大奶奶可别过于不放心上了,积毁销骨这话是大有道理的,前头出了舅太太和曹妈妈两桩事,虽说多数下人们都明白了大奶奶在大爷心头的份量,不敢再对大奶奶不敬,可暗中仍然有人议论,说什么大爷听了大奶奶的蛊惑,连亲长乳母都不认了……要是这回大爷再因大奶奶训斥了二姑娘,还不定那些人怎么诋毁大奶奶呢,大爷毕竟是要走仕途的人,可不能全然不在意这些舆论。”
  这话春归倒是听进去了,但却无可奈何。
  说到底兰庭和朱家翻脸以及遣散曹妈妈,根本不是因为她的缘故,她在隐约知道根结的情况下,怎么能劝诫兰庭忍气吞声?这个红颜祸水闹得赵大爷家宅不宁的黑锅也只能暂时背着,至于今日抱幽馆的事,她又哪有别的选择呢,要是忍一时之气就能天下太平,当她愿
  意和小姑子争锋相对么。
  少不得在老太太面前再打一场官司,只不过争取莫再把赵大爷给牵连进来罢了。
  春归一边往踌躇园里走,一边问:“二夫人领着剑碧去老太太跟前理论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苏嬷嬷特意来了一趟知会。”
  “苏嬷嬷?”春归挑起半边眉头。
  “苏嬷嬷还特意叮嘱,说朱夫人过世得早,二姑娘当时连娘都没学着喊,便没了生母照顾,事后老太太又知晓了朱夫人遭的是无妄之灾,一来出于对朱夫人的愧疚,再者也确实心疼二姑娘,便把二姑娘抱去了踌躇园亲自抚养,二姑娘满了十岁,才搬去怫园里头单住,总归老太太待二姑娘可不一般,连剑碧也是老太太亲自过眼替二姑娘择定的丫鬟,老太太也直以为剑碧乖巧伶俐,这回……总之大奶奶不能掉以轻心,可得小心应付了。”
  春归却想,那苏嬷嬷可是老太太跟前第一心腹,最最得用的仆婢,阖府上下就连彭夫人都得殷勤讨好着,但她可从来没有上赶着奉承,苏嬷嬷怎么就对她另眼相看了?要是苏嬷嬷是得了老太太的指令……老太太若真偏心她,又何必多此一举遣了苏嬷嬷来叮嘱她小心应付,这件事里还真透着不少的蹊跷古怪。
  且不说踌躇园里春归怎么和彭夫人再经一轮过招,先说渠出飘去了抱幽馆,阴着一张脸从天而降,一眼就看见了立在二姑娘身边的藏丹,她轻轻一撇唇角,神色间竟有股说不明的意味,也不知是怨恨更浓,又或嘲谑更深,她这时也不戒防神情还能被旁的人觑见,越发不加掩饰的冷冷一哂:“过得真好。”
  可情绪里汹涌的怒气似乎让她自己都觉难以忍受,多看一眼都像心如刀割般难受,渠出终于是别开了脸。
  亭台里的大家闺秀们说着滔滔不绝的废话,各种敷衍应酬时不露声色的显示风范,彼此间有奉迎讨好也有勾心斗角,总归看似花团锦簇、谈笑风生,实则充斥着虚情假意、口是心非,渠出把目光一一从这些面孔上扫过,似乎穿透了明媚鲜妍底下的机心城府,她有些诧异这些人生活的意义,诧异这么多凡胎**包裹着的灵魂,历经生死转世轮回的修行究竟意义何在?
  渠出端的是快跑神了,这场宴集也总算临近尾声,她眼看着赵兰心把客人们送走,懒洋洋地坠在最后,又眼见着春归交待的重点人物陶表姑娘已经登车,渠出本想着振作精神跟上,却听仍在依依不舍拉着董大姑娘告别的赵兰心说出句自以为真诚深情的话来
  “你真要信我,可真没陶家表姐说的那想法,怎么会为了顾氏和你反而生疏呢?她算什么,就没一点能和董姐姐你作比的,凭她也配和大哥哥称什么天作之合?董姐姐放心,我才不会真心认同她作我嫂嫂呢,在我眼里唯有董姐姐才是大哥哥的良人,董姐姐也莫要灰心,我定
  能想法子让大哥哥回心转意,待大哥哥休了顾氏,再往晋国公府亲自求娶董姐姐为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