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金面佛      更新:2020-11-12 04:23      字数:4365
  丁医生催他离远点儿:“病菌也能经空气传播的,你小心着。小余,你记好了。赤脚医生要做的事情还跟城里头大医院的专家不一样。我们日常一定得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这些事情讲白了,技术含量不高,但意义重大。”
  余秋赶紧应声:“我晓得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才是关键。”
  丁医生高兴起来:“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用大医院的那一套来看待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不然你工作做不好是小事,还会让贫下中农吃大亏。”
  何东胜看这对师傅徒弟,脸上浮着笑,眼睛瞥向老大夫僵硬的腿:“怎么,丁大夫,你腿又犯了?”
  “作天阴,雨下成这样,不发病才怪。”丁医生拿盖子盖住了桶,眼睛只盯着河面搜寻。
  洪水发成这样,被淹死的鸡鸭鹅当然不少。幸亏杨树湾大队吸取了上个礼拜的经验教训,养猪场跟牛圈都防护好了,否则那损失就大咯。
  前头河面又漂浮过来一只羽禽,余秋正稀罕这儿的鸡毛色真鲜亮,凑近了才发现是只野鸡。
  她忍不住稀奇了:“杨树湾还有野鸡啊?”
  赵二哥来了精神:“我们这儿有的东西多了去。什么野鸡野鸭子,还有各种水鸟,后头我让宝珍带你去逮水鸟啊。”
  丁大夫立刻板起脸:“不要抓鸟,还有田鸡,那都是吃害虫的。你们以为用666、敌敌畏杀害虫是好事?能毒死虫子的也能毒死人。”
  余秋满心好奇,原来这时候大家就已经有生物防治概念了啊。
  她的家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乡下有不少人家搞稻田养殖,什么稻虾共生、稻蟹共生、稻鸭共生等等,农药倒是用的少,怕毒死了里头养殖的水产品,所以只能依靠生物防治。
  赵二哥虽然娶了媳妇,仍旧是个活泼的小伙子。
  他朝老大夫做了个鬼脸:“那您就别杀蚊子啦,刚好养蚊子给我们养田鸡,养肥了还能吃。”
  “净讲鬼话。”丁医生虎着脸,“蚊子传播的疾病可多了,什么大脑炎、打摆子,等你生病就晓得厉害咯。”
  赵大哥拍了下弟弟的后背:“撑船去,没看东胜都拿针了嘛。”
  何东胜自己开了丁医生的医药箱,摸出了针盒,笑着招呼老大夫:“脱衣服吧。”
  他抬头招呼了句余秋,“医者父母心,你也不用躲着。”
  余秋本不在意,听他这么特地提一句,还以为针灸的穴位在什么隐私部位,倒是有点儿尴尬。她没话找话:“你会针灸?”
  “上学的时候学过点儿。”何东胜微笑,“我高三上的是农医班。”
  丁大夫抱怨:“当初让你来卫生院你非不听,再培训两回就能当个正经大夫了,不是蛮好。”
  何东胜笑得眉眼弯弯:“那可不行,我自个儿心里头有数,拿到手的毕业证真是水淋淋。”
  “你表听他瞎讲。”丁大夫上衣脱掉了,露出瘦条条的肩胛骨。
  他招呼余秋,“小余,你学的是西医对不?刚好,跟东胜学学扎针灸。咱们乡下不比大医院,没那么多药,要遵循伟大领袖的指示,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治好病人。你别怕,大胆下针,我不怕被扎坏了。”
  何东胜只是笑,并不附和丁医生的话。他在丁医生的背后按了按,示意余秋伸手过来压老大夫肩颈交界的部位:“有没有觉得这下头有个条索样的东西。”
  余秋其实学过针灸,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都有门必修课叫《中医学》,其中有章节讲到穴位跟针灸。
  找穴位对余秋来说没难度,只要旁边有图谱对照就行。她伸手摁了摁,指腹果然感觉到了条索状的东西,她猜那其实是结缔组织。
  丁大夫像是吃不住的样子,哎哟叫唤出声。
  何东胜笑起来:“那就找准位置了。这儿是大抒穴,八会穴的骨会穴,强筋健骨的。”
  他拿消毒棉球在丁大夫背上的大抒穴上擦了擦,示意余秋,“扎吧,就扎这儿。”
  余秋傻眼了。
  她扎过针,但那是大三的事情,而且是扎自己腿上,就算没扎好也就是滴几滴血而已。
  大椎穴可在第一胸椎棘突下,万一穿过胸膜腔到肺部,造成气胸怎么办?
  她严重怀疑这年轻的农民是在报自己刚才压着他去打破伤风针的仇。
  卫生工作很重要
  余秋手抖得厉害。
  这要是在自己身上下针,她还没这么慌, 毕竟酸麻胀痛的得气感, 她可以自己感觉。
  可这是扎在人家身上啊, 她怎么知道到底要扎多深才对?
  何东胜跟丁医生还在鼓励她, 一个说扎这位置没关系, 扎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另一个则说扎坏了也不怪她, 医生就是在病人身上成长的。
  他们不说还好, 一说余秋更心慌手抖。她翻出那本《赤脚医生手册》, 跟抓到救命稻草似的:“我针太溪穴跟曲泉穴怎么样?也是治疗腿脚痛的。”
  好歹这两个穴位都在腿上。
  何东胜摇摇头:“这个穴位对丁大夫没用,他的问题是出在骨头上。扎吧, 动作快点儿。”
  余秋还想挣扎,这可是在船上, 又不是陆地。船一晃荡, 她扎错位置怎么办?针下的是人,又不是sd模拟人。
  可惜何东胜跟丁大夫压根不给她退缩的机会, 反而一个劲儿地催促:“动手啊,别磨蹭。”
  丁医生更是满脸严肃的强调:“干好赤脚大夫,会扎针灸非常重要。尤其是像我这种老寒腿,村里头十个老头老太太, 起码有六七个都有。剩下的,要么腰肌劳损要么颈椎病, 反正一变天就遭罪。”
  余秋想说颈椎病跟天气变化好像没关系, 可是现在摆在她面前的还是针灸这个大难题。
  她咬咬牙, 面上表情沉下去, 捏着针小心翼翼扎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针头锐利的很,下去之后,余秋压根就没感觉受到什么阻力。她不敢再贸然用力,只好轻轻地往里头捻。
  何东胜在边上看着不吭声,等到余秋额头上的汗珠都滴到船板上的时候,他才开口:“有没有感觉有东西吸住了针头?对,就是这个感觉,以后记住了,到这份上就是扎到位置了。”
  余秋忍不住喘出口粗气,差点儿没直接将针给拔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捻着银针,活像手上的东西有千斤重。
  她正想问到底要留针多久,面前就寒光一闪。
  余秋吓得往后退,惊魂不定:“你干嘛?”
  何东胜手里捏着根针,满脸理所当然:“另一边啊,大抒穴左右两边都有。”
  余秋咽下口恶气,捏着鼻子又针丁大夫脊柱左边。
  不知道是自带bgm还是为了鼓励她,两根银针一下,余秋左右捻了不到五分钟,丁大夫就发出夸张地叹息声,就跟如释重负一般。
  他自己抬起两条腿,活动左右膝盖,整个人看上去轻松了不少。
  等到余秋拔针后,他索性站起身,连充当手杖的树枝都不要,直接伸出竹竿去够水面上漂浮的水鸟。
  何东胜拿酒精棉球消毒银针,重新摆进盒子中。他抬头冲余秋笑:“怎么样,小余大夫,找到感觉了没有?”
  “你也可以当医生啊。”余秋来了精神,积极游说面前的年轻人。
  其实比起当赤脚大夫,她更愿意做的是接生员,毕竟专科专治。她又不是全科医生。
  眼前的这位青年农民显然接受过一定的医学培训,初步具备担任全科医生的能力。
  何东胜笑眯眯的,笑得眉眼弯弯:“我不敢,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医生的。”
  他一口牙齿晶莹洁白,显出了出去念过书的文化人身份。
  杨树湾村民并没有刷牙的习惯,她跟田雨刷牙的时候,秀秀还在边上好奇地看了老久。
  对,要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
  余秋放弃了继续游说何东胜,毕竟,人家连卫生院医生的位置都看不上,凭什么要当名不正言不顺的赤脚大夫啊。
  生产队长挺好,大小也是个村官。搁在三十多年后,富裕地区的村官,没有一定的背景,一般人还当不上呢。
  船一路往前,穿过群山,到了渡口才停下。
  何东胜跟赵家两兄弟该走陆路去卫生院打破伤风针,余秋跟丁医生则拎着木桶上山,找到高处挖了个足足有一人高的深坑,将死掉的禽畜埋进去。完了,丁医生还在上头撒了厚厚一层漂白粉。
  日头越来越大,村里头还有不少事情要做,两人匆忙掩盖好土坑。
  丁医生抬头擦汗的时候,瞥见前面的草丛,顿时眼睛一亮:“来来来,真巧了,老天爷送药上门。”
  余秋看着前头根茎泛红的野草,疑惑道:“这是治什么病的?关节炎?”
  “也能治,不过杀虫效果更好。”丁大夫已经动起手上的铁锹铲药草,“辣缪草全株都能入药。你看看《赤脚医生手册》上,灭蚊的那一节专门讲过这个草。”
  余秋也跟着动起来,其实她觉得如果手头有镰刀的话,直接割鲜草会比较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丁大夫笑得厉害:“这个好长,辣的很,畜生根本不吃它们。这山上应该不少。”
  两人一路循着草走,不仅采了辣缪草,还铲了一种叫做紫花树的乔木的树枝。原先用来装淹死禽畜的木桶很快就被装满了,丁大夫不得不伸脚下去踩了踩,好让草药压实点儿。
  余秋跟他一块儿抬着木桶往下走,没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她没想到鲜草药居然也挺沉的。
  还不晓得要怎么把东西运回杨树湾呢。
  丁大夫倒是不急不慌:“怕个啥,东胜他们肯定会回头找的。”
  他话音刚落,山脚下就响起喊声:“丁医生,你们还在不?”
  果不其然,打完了针的年轻农民们全都折回头,不仅帮他们将木桶的草药运上船,还又额外割了小半个船舱的鲜草药跟树枝叶,个个都累得满头大汗。
  余秋有些不好意思:“劳烦你们受累了。”
  赵二哥诙谐的很:“不累不累,给我们杨树湾最标致的姑娘干活,绝对不累。你说是不是啊,东胜。”
  何东胜嘴里头叼着刚才在山上摘的野毛桃,笑容满面:“哎哟,回头我跟宝珍二嫂讲,你耕田的时候,就让她端着板凳坐在你前头插秧,保准你就一点儿也不累了。”
  船上的人都笑了起来。赵二哥一张晒得黧黑的脸涨得通红,赶紧跑去摇桨。
  时值盛夏,大河两岸草木葱郁,倒映在水面上,倒叫人一眼看不出河水的浑浊。
  赵二哥使了好力气,小小的乌篷船跟离弦的箭一般,飞快地朝前驶去。
  余秋小时候也长跟着奶奶坐船,知道夏天水面最闷热。可此刻,船一走起来,河风就钻窗吹进来,连六月的烈日都不能打败这夏天的风。
  赵大哥骂了一声弟弟:“作甚,你当是赛龙舟呢?”
  何东胜诙谐,故意打趣赵二哥:“二哥是急着回家看二嫂吧。”
  赵二哥回头狠狠地瞪他,作势要丢下船桨:“你来划船。”
  何东胜立刻做了个告饶的手势,人靠在船舱门口,直接拿把菜刀开始卡擦擦跟切菜似的切起草药来。
  余秋下意识地问了句:“我们不先洗一下吗?”
  难道中药炮制过程这么不讲究?总归要去除一下灰尘吧。
  这话不知道哪儿触动了何东胜的笑经,二十来岁的生产队长居然乐不可支。
  他指着余秋示意丁医生:“你没告诉她,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
  “消毒啊。”余秋茫然,“丁老师说这个灭虫消毒的效果很好。”
  “盖粪坑用的。”何东胜摇摇头,“666跟敌敌畏不够用,茅坑的消毒主要靠这些草药。昨晚上水淹成这样,茅坑肯定也漫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