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卷2-31章 召公虎 ? 贰(下)
作者:姬为毅      更新:2021-06-08 08:01      字数:2076
  聚众闹事的国人们见他们拥戴的周公御说舍生取义,这才如梦方醒,大多悻悻然转身离开。
  待人群散去,被阻塞的城门这才得以打开。召公虎赶忙派人前往收敛周公御说遗体,围观的国人面有惭色,不再阻拦,都纷纷让出道路。
  却不料,突然跳出三个国人,拦住召公虎车驾的去路,高喊道:“太保且慢!请太子和国人盟誓!”
  “盟誓?盟誓什么?”
  召公虎心中已经气得火冒三丈,这些刁民,居然提出如此大逆不道的非分要求,但他依旧耐着性子,同国人交涉,以防节外生枝。
  为首的一人道:“请太子静同国人盟誓,即位之后,不得再用‘专利’之策,给国人减税负,开井田!”
  “什么?”召公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盟誓!”“盟誓!”身边的国人纷纷附和。
  堂堂大周天子、马上就要登机的新王,竟然被国人要挟着盟誓,如此荒谬的要求让召公虎十分难堪。
  眼前,是情绪再次被煽动的国人们,他们的眼神里充满着期待。
  身后,周公御说尸体未寒,这位老者和召公虎并肩作战多年,共和执政,是召公虎的精神导师和忘年交,他老人家的鲜血又岂可白流?
  正踌躇间,却恼了召公虎身旁的那位勇士师寰,只见他一个箭步冲上前,用刀柄冲撞那为首闹事的国人,伸脚将其绊倒。
  对方还想负隅顽抗,却哪里是师寰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师寰把他反手扣住,动弹不得。
  师寰这一动武,倒把国人们给激怒了,瞬间炸锅,所有人都在斥责召公虎为何抓人。而对于召公虎而言,他对师寰的冲动也是始料未及,惊疑地看着师寰。
  只见师寰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道:“太保大人莫慌,众人也莫吵闹,听我一言。”
  召公虎见他倒是信心满满,心下稍安。
  师寰指着自己捕获的那人道:“你们以为他是国人吗?前日,我可在陆浑戎大营中见过他,他是奸细!”
  二话不说,师寰拔出匕首,割破那人的衣袖,只见那人的手臂上,赫然一个黑色的羊角标识。
  “卫巫!他是卫巫!”
  一看见那黑羊角,二癞子的身影从方兴眼前闪现,那正是卫巫的标记!
  “什么,这人是卫巫?”国人们开始不淡定,比起对卿大夫的敌意,国人们显然对卫巫更加仇视。他们至今无法忘怀,十几年前卫巫捕杀无辜国人的惨案,历历在目。许多人开始惊慌失措,露出惶恐的神色。
  又是卫巫!
  召公虎再也无法淡定,压抑许久的怒火瞬间爆发,这时他再也不顾什么身份,什么涵养,拔出佩剑,直抵这卫巫的喉咙,怒道:
  “好你卫巫!你挑唆陆浑戎首领叛乱在先,现又潜入城里煽动国人对抗周廷,害死太师,胁迫太子,你到底是何居心?!”
  那卫巫眯着眼,一副轻蔑的样子,奸笑道:“太保莫急,请这叫师寰的莽夫松松手,我找个重要物件大伙看看。”
  师寰哪里肯放,赶忙道:“太保不可,小心有诈。”
  召公虎道:“不妨!看他还有甚把戏。”
  南仲见状,担心召公虎的安危,也赶紧走到近前,持戈抵在卫巫胸前。
  卫巫缓缓拧了拧脖子,费力地伸出左手,袖口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块黑丸,迅速塞入口中。
  “不好!他要服毒自尽!”
  南仲、师寰来不及制止,对方已经毒发身亡,七窍流血。
  眼前的这一幕太过突然,可谓是震人心魄。国人们见状,心中很不是滋味,都怨愤自己被小人蒙昧,听信挑唆,反而为卫巫作伥,害死了周公御说,冲撞了王室公卿,都羞愧难当,不一会儿就各自散去。
  召公虎下令,将这卫巫枭首,并同陆浑戎贼酋允狳的首级一起,祭奠完周公御说,便悬挂在镐京西门之上,以儆效尤。
  恶人虽除,但卿大夫们接二连三地遭遇挫折和变故,皆面无人色,如霜打的庄稼般,灰头土脸。而那些参加周厉王会葬的诸侯国君们,也是唏嘘不已。
  回到城内,召公虎安排卫队把周公御说的遗体送回太师府中,自有家人筹办丧事,不提。
  然而,卿大夫们也没闲暇料理周公御说的后事,只因周厉王的国丧还没差最后一个环节,于是众人在进城之后,马不停蹄赶往祖庙。
  周厉王国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哭。
  在宗庙中,大宗伯捧着周厉王的神主牌位,放置在大周历代先王、列祖列宗的灵位之后,所有人也最后一次哭奠死者。
  依照周礼,反哭仪式一般都不过分悲伤,吊丧者节哀即可。可是今日,众人先是在渭水河边逃过一劫,其后又在城外痛失太师周公御说,积聚在众人心头的悲戚、委屈、痛苦一股脑发泄出来,哭声、喊声、嚎声直冲云霄。
  反哭过后,周厉王的治丧正事结束。然而,召公虎却觉得自己肩头的重担不仅没有松懈,反而更加沉重。
  接下来,各诸侯国君、王室宗亲还要参加太子静的冠礼,行完冠礼之后,太子静将正式继位为新的周王,接受普天之下的朝拜。
  入夜时分,整个镐京城顿时安静下来,就仿佛白天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寂静无声。
  今夜,召公虎并没有回自己的府邸,他已经下定决心,自己要为周公御说守灵。
  十四年之前,当时的召公虎还未到而立之年,血气方刚。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公御说的老成稳重,这让召公虎倍感亲切。
  两人虽然年龄相差三旬,但在共同抗击大周王室的波动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舟共济,互相扶持,这才稳定住了动荡的局势。
  多年来,两人形成了十足的默契,召公虎的坚毅果断和周公御说的稳重沉着形成了绝妙的互补。在他们的精诚合力下,大周才在动荡诡谲的十四年内,化解了一次次的危机。
  如今,眼看太子静就要继位,十四年的担惊受怕即将告一段落,周公御说却早一步而去,又如何不让召公虎扼腕叹息?